敞晴齋原文
石棧過雨弗作泥,筍輿款款為攀躋。
四鄰雲斂樹姿現,一徑煙開花氣迷。
山莊駐久茲始到,一到適然得吾好。
誰雲不得平則鳴,試聽蟬吟與鵲噪。
詩詞問答
問:敞晴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敞晴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
參考注釋
石棧
在山間鑿石架木作成的通道。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元 馬祖常 《海子橋》詩:“石棧通星漢,銀河落水渠。” 陳去病 《泰山絕頂登封處題壁》詩:“石棧千尋迥, 汶 流一綫長。”
筍輿
竹輿。 宋 王安石 《台城寺側獨行》詩:“獨往獨來山下路,筍輿看得緑陰成。” 宋 陸游 《大醉歸南禪弄影月下有作》詩:“天風吹筍輿,快若凌空游。” 清 趙翼 《山行雜詩》:“我老不能行,筍輿代步履。”
款款
(1) 誠懇;忠實
(2) 慢慢地
款款而行
攀躋
亦作“ 攀隮 ”。猶攀登。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體別》:“休動磊落,業在攀躋,失在疏越。” 唐 孟郊 《和皇甫判官游琅琊溪》:“唯當清宵夢,髣髴願攀躋。” 宋 陸游 《宿上清宮》詩:“盤蔬采掇多靈藥,閣道攀隮出半空。” 清 戴名世 《<野香亭詩集>序》:“余讀相國之詩,雄健峭削,如長松千尋,孤峯萬仞,而不可攀躋也。” 康有為 《大同書》乙部第二章:“自平原以至山巔,必經山麓之攀躋乃能登焉。”
四鄰
周圍的鄰居;左鄰右舍
街坊四鄰
一徑
亦作“ 一逕 ”。1.一條小路。《晉書·賈充傳》:“ 充 帳下都督 周勤 時晝寢,夢見百餘人録 充 ,引入一逕。”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逕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溪南重迴首,一徑出修篁。” 宋 楊萬里 《桑茶坑道中》詩之八:“山根一徑抱溪斜,片地纔寬便數家。” 清 錢謙益 《香山寺》詩:“千峯匼匝更分明,磵復岡迴一徑清。”
(2).徑直。《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明日捉個空,便一逕到 臨安府 前叫起屈來。”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衝軍陣,鞭駿馬,一徑地西南上迓。” 元 關漢卿 《望江亭》第一折:“姑姑,你姪兒除授 潭州 為理,一徑的來望姑姑。”《水滸傳》第四二回:“再停兩日,點起山寨人馬,一徑去取了來。”《孽海花》第四回:“長班要去通報, 雯青 説:‘不必。’説著,就一逕向 公坊 住的那三間屋裡去。” 魯迅 《野草·狗的駁詰》:“我一徑逃走,盡力地走,直到逃出夢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3).方言。一直。謂持續不斷。《海上花列傳》第十二回:“只要 王老爺 一徑搭 沉小紅 要好落去,故末算是耐 沉小紅 本事大哉。” 朱自清 《葉聖陶的短篇小說》:“後來又在一個鄉鎮-- 甪直 --里住了四五年,一逕是做著國小教師。”
開花
(1) 植株花朵綻開,比喻出現好的事物或局面
這棵百合早開花了
荒漠開花
(2) 比喻經驗傳開或事業興起
先進技術全面開花
(3) 像花那樣散開
高射炮火遍地開花
山莊
山中的村莊;別墅
一到
(1).到一次。 唐 劉禹錫 《再經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詩:“故池春又至,一到一傷情。” 宋 楊萬里 《憩懷古堂》詩:“朝來偶一到,又覺景特奇。”
(2).猶一來,一經來到。《朱子語類》卷八:“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許地山 《別話》:“一到樓口,那腳步又退後走,不肯下去。”
(3).一旦到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療病》:“一到疾痛無聊之際,勢必念及私愛之人,忽使相親,如魚得水,未有不耳清目明,精神陡健,若病魔之辭去者。”
適然
(1).偶然。《韓非子·顯學》:“故有術之君,不隨適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兩處取名,適然相同。”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九:“人之賦形,有羊白,有兔缺,有六指,非適然而有,由星氣胎感致之。”
(2).當然。 漢 賈誼 《治安策》:“至於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慮不得於耳目,以為是適然耳。”《漢書·禮樂志》:“至於風俗流溢,恬而不怪,以為是適然耳。” 顏師古 註:“言正當如此,非失道也。”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平則
使法則公平。謂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質美惡制定徵收稅賦的標準。《周禮·夏官·大司馬》:“均守平則,以安邦國。” 鄭玄 註:“諸侯有土地者均之,尊者守大,卑者守小;則,法也。” 孫詒讓 正義:“ 劉台拱 云:‘平則,所謂以地美惡為輕重之法。’案 劉 説是也。此則與《大宗伯》‘五命賜則’義同,即《大司徒》土均之法也。”
試聽
試行收聽。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關於其他,尚可取來試奏試聽。”
蟬吟
蟬鳴。蟬聲悠曳多情味,故云。 漢 徐幹 《於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詩:“冽冽寒蟬吟,蟬吟抱枯枝。” 南朝 梁 吳均 《與顧章書》:“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緜緜成韻。” 後蜀 顧夐 《臨江仙》詞:“蟬吟人靜,殘日傍,小窗明。”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端陽游賞》:“蟬吟涼杪,蟬吟涼杪,燕遶疏簾日色高。”《花月痕》第五二回回目:“故人麟閣千秋重,遺蛻蟬吟一殼輕。”
鵲噪
(1).鵲鳴聲。俗謂喜兆。《禽經》“靈鵲兆喜” 晉 張華 註:“鵲噪則喜生。”《宋史·孫守榮傳》:“一日,庭鵲噪,令占之,曰:‘來日晡時,當有寶物至。’明日, 李全 果以玉柱斧為貢。”
(2).指鼓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三:“於是 日本 的學術界和新聞界便鵲噪了起來。傳到我們貴國更錦上添花,竟說到 西園寺 和我成了至交。”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敞晴齋原文_敞晴齋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