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九首·其六原文
馬祖才升堂,百丈便卷席。
春風一陣來,滿地花狼藉。
詩詞問答
問:頌古九首·其六的作者是誰?答:釋善悟
問:頌古九首·其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釋善悟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善悟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陌韻
2. 以上同上書卷九
參考注釋
馬祖
(1).星宿名。即房星(天駟星)。《周禮·夏官·校人》:“春祭馬祖,執駒。” 鄭玄 註:“馬祖,天駟也。《孝經説》曰:‘房為龍馬。’” 賈公彥 疏:“馬與人異,無先祖可尋,而言祭祖者,則天駟也,故取《孝經説》房為龍馬,是馬之祖。” 唐 張說 《大唐隴右監校頌德碑》:“若夫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敬其本也。” 清 彭孫貽 《擬明郊祀歌·馬祖》:“馬祖皇炎炎,光鋭入於漢。”
(2).海神名。 清 郁永河 《海上紀略一》:“海神惟 馬祖 最靈,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難,有禱必應。”
(3). 馬祖列島 的簡稱。在 福建省 東部 閩江 口外,主要有 馬祖島 、 長嶼山 等島。
升堂
(1).登上廳堂。 唐 韓愈 《山石》詩:“昇堂坐階新雨足,芭蕉葉大支子肥。”
(2).舊謂官吏登堂理事為“昇堂”。 清 翟灝 《通俗編·居處》:“《定命録》: 張文瓘 少時,曾有人相之云:‘當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脹痛。按,凡州縣臨廳事,今皆謂之昇堂。”
(1).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唐 顧況 《公子行》:“入門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階月。” 清 葉廷琯 《鷗波漁話》卷六:“升堂拜遺像,入室讀其書。”
(2).比喻學問技藝已入門。《論語·先進》:“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誡兵》:“ 仲尼 門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顏 氏居八人焉。”《雲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辭云爾。” 清 王士禛 《繪川書院詩為湯荊峴侍講賦》之一:“ 湯公 起 梁 宋 ,攝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學舌學得太不象,還是我大哥僅學了半年的 日本 話還沒有升堂,那樣的一句話完全沒有打響。”
(3).舊謂官吏登公堂審訊案件。《二刻拍案驚奇》卷二:“那 幽州 路總管 泰不華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隨牌進府,遞將狀子上去。”《檮杌閒評》第三六回:“ 許顯純 叫下了軟監,就將參本上道他侵挪十餘萬錢糧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惡狠狠的夾打一番。” 清 李漁 《奈何天·助邊》:“來此已是宣撫衙門,不免在廊下站立一會,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三:“縣衙的差役們……一齊放開那蒼老低沉的嗓音大聲嚎叫:‘大老爺升堂--!’最後這個‘堂’字,喊得長而且響。”
(4).見“ 升堂拜母 ”。
舊時官吏到公堂辦公,謂之“陞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鑾儀衛》:“儀猶相沿 明 制,凡冠軍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趨賀,悉如大部制,故其秩雖次領侍衛府,而威儀過之。”
百丈
(1).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尺墮,遊絲百丈飄。”《北史·西域傳·小月氏國》:“其( 小月氏國 )城東十里,有佛塔,周三百五十步,高八十丈……所謂百丈佛圖也。”
(2).牽船的篾纜。《宋書·朱超石傳》:“時軍人緣 河 南岸,牽百丈, 河 流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輒為虜所殺略。” 唐 杜甫 《十二月一日》詩之一:“一聲何處送書雁,百丈誰家上瀨船。”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百丈》:“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問之 蜀 人,雲,水峻岸石又多廉稜……故劈竹為大瓣,以麻索連貫其際,以為牽具,是名‘百丈’。”《醒世恆言·獨孤生歸途鬧夢》:“從此一路都是上水,除非大順風,方使得布帆,風略小些,便要扯著百丈。你道怎么叫做百丈?原來就是縴子。” 清 黃遵憲 《下水船歌》:“百丈橫牽上瀨舟,三朝三暮見 黃牛 。”
(3).借指井繩。 唐 杜甫 《銅瓶》詩:“銅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4). 唐 代名僧 懷海 ,住 洪州 百丈山 ,因以為號,稱“百丈禪師”。參閱《景德傳燈錄·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
卷席
翻卷蓆子。多形容氣勢兇猛,像卷蓆子一樣將全部事物捲走。 元 耶律楚材 《為子鑄作詩三十韻》:“一旦義旗舉,中原如捲席。”《秦併六國平話》卷中:“ 始皇 吞噬似長蛇,智力威雄實可夸。 魏國 山河如捲席,風前飛絮雨中花。” 毛 * 《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詞:“七百里驅十五日, 贛水 蒼茫 閩 山碧。橫掃千軍如捲席。”
象卷蓆子,把東西全部卷進去。喻迅猛急驟。 陳毅 《過太行山書懷》詩:“人民革命軍,狂潮如卷席。”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一陣
一段時間
一陣笑聲
狼藉
(1) 亂七八糟;散亂、零散
聞其兒為吏,放縱狼藉。——《後漢書·張酺傳》
滿目狼藉
杯盤狼藉
(2) 也作“狼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