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杖

作者:劉跂 朝代:宋代

藜杖原文

雨衣類襏襫,野屩號不借。

扶此枯藜根,行田北山下。

詩詞問答

問:藜杖的作者是誰?答:劉跂
問:藜杖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藜杖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禡韻

參考注釋

雨衣

用不透水或抗水材料做的外衣,供雨中穿著

襏襫

古時指農夫穿的蓑衣之類

不借

草鞋。絲製者稱履,麻制者稱不借。《急就篇》卷二:“裳韋不借為牧人。” 顏師古 註:“不借者,小屨也,以麻為之,其賤易得,人各自有,不須假借,因為名也。”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及其後,則綦下不借。”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七:“操二三量不借,掛屋後楮上。” 宋 王安石 《獨飯》詩:“窗明兩不借,榻浄一籧篨。”參閱《方言》第四、《釋名·釋衣服》。

枯藜

(1).指藜杖。 宋 范成大 《冷泉亭放水》詩:“古苔危磴著枯藜,腳底翻濤洶欲飛。” 宋 范成大 《唐懿仲諸公見過》詩之二:“莫怪山翁行步澀,更無空處著枯藜。”

(2).老翁常杖藜,因以為其代稱。 宋 沉遼 《德相所示論書聊復戲酬》詩:“不復 叔夜 煅,真得 孫登 攝。 九華 一枯藜, 青溪 一孤楫。”

行田

(1).賦田,授田。《漢書·溝洫志》:“ 魏 氏之行田也以百畝, 鄴 獨二百畝,是田惡也。” 顏師古 註:“賦田之法,一夫百畝也。”

(2).謂經行於田間。 元 袁士元 《喜雨三十韻》:“別院始看庭積霤,前村已見水行田。”

巡視農田。《晉書·王羲之傳》:“比當與 安石 東遊山海,並行田視地利,頤養閒暇。”《宋書·張興世傳》:“我雖田舍老翁,樂聞鼓角,可送一部,行田時吹之。” 唐 張又新 《行田詩》:“欲追 謝守 行田意,今古同憂是長人。”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註:“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註:“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後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詩詞推薦

藜杖原文_藜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