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花原文
金英赩赩穗馣馣,慚愧梅嬌與杏酣。
信有仙方殷七七,參來佛偈後三三。
試占爾許佳音兆,漫道無多生意含。
快剪并州應莫藉,焰輪悟處且和南。
詩詞問答
問:燈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燈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燈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金英
(1).金屬之精華。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干將 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南朝 梁 蕭子范 《七誘》:“收 苗山 之鋌,採 邪溪 之銅,既雲時吉,亦曰天中。金英內曜,銀精外通。”
(2).黃色的花。 唐 白居易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詩:“金英翠蕚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
(3).特指菊花。 唐 裴夷直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軍中宴會之什》:“酒泛金英麗,詩通玉律清。” 宋 王禹偁 《池邊菊》詩:“未到重陽歸闕去,金英寂寞為誰開。”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四:“ 遼 相 李儼 作《 * 賦》,獻其主 耶律弘基 。 弘基 作詩題其後以賜之云:‘昨日得卿《 * 賦》,碎剪金英填作句。’”
(4).指菊花酒。 唐 方乾 《漳州陽亭言事寄於使君》詩:“ 謝守 登城對遠峯,金英泛泛滿金鐘。”
赩赩
赤色光耀貌。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赩赩嶺丹,渾渾泉黑。” 宋 洪邁 《夷堅丁志·仙舟上天》:“舟徑由開處入,天即合無際,而開處尚赩赩如霞。”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仙方
迷信中的可使人起死回生、長生不老的藥方,或指神仙開的藥方兒
殷七七
唐 代道士,名 天祥 ,又名 道筌 ,自稱 七七 ,以善幻術著名。《太平廣記》卷五二引 五代 沉汾 《續仙傳·殷天祥》:“﹝ 七七 ﹞醉歌曰:‘彈琴碧玉調,藥鍊白硃砂。解醖頃刻酒,能開非時花。’”《太平廣記》卷五二引 五代 沉汾 《續仙傳·殷天祥》:“ 七七 酌水為酒,削木為脯,使人退行,指船即駐,呼鳥自墜,唾魚即活……凡諸術不可勝紀。” 宋 蘇軾 《後十餘日復至吉祥寺》詩:“安得道人 殷七七 ,不論時節遣花開。” 清 趙翼 《戲為迭字型寄邵耐亭》詩:“消寒欲過 燕九九 ,催花擬喚 殷七七 。”
佛偈
佛經中的頌詞。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為句,四句合為一偈。《紅樓夢》第七一回:“兩個姑子先念了佛偈。”
三三
(1).謂三乘以三。《宋書·律曆志上》:“黃鐘之律長九寸,物以三生,三三九,三九二十七,故幅長二尺七寸,古之制也。”
(2).童謠名。 宋 蘇軾 《會雙竹蓆上奉答開祖長官》詩:“算來九九無多日,唱著三三憶舊遊。” 王文誥 輯注引 馮應榴 曰:“《唐書》童謡:打麥三三三。” 明 袁宏道 《法華庵同諸開士限韻》:“農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
(3).指三三徑。 清 曹寅 《寄題東園》詩之六:“桃塢下多蹊,三三別一徑。”參見“ 三三徑 ”。
(4).三同、三讓、三虞的合稱。《逸周書·酆謀》:“初用三同:一戚取同,二任用能,三矢無聲。三讓:一近市,二賤粥,三施資。三虞:一邊不侵內,二道不毆牧,三郊不留人。王曰:‘嗚呼!允從三三無咈,厥徵可因。’” 孔晁 註:“言三讓、三同、三虞無違,言善徵可用以立功也。”
爾許
猶言如許、如此。《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浩周 之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此鼠子自知不能保爾許地也。” 宋 楊萬里 《自音聲岩泛小舟下高溪》詩:“舟穩何妨小,波恬爾許平。” 郭沫若 《南冠草》附錄《夏完淳》:“故余意以為《吳志》較為真切,且倉卒自縊之人,不會有爾許閒暇咬文嚼字也。”
佳音
好的訊息
佇盼佳音
漫道
莫說,不要講。 唐 王昌齡 《送裴圖南》詩:“漫道閨中飛破鏡,猶看陌上別行人。” 宋 陸游 《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詩之五:“漫道貧非病,誰知懶是真。” 毛 * 《憶秦娥·婁山關》詞:“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多生
佛教以眾生造善惡之業,受輪迴之苦,生死相續,謂之“多生”。 唐 白居易 《味道》詩:“此日盡知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塵侵。” 宋 蘇軾 《入寺》詩:“多生宿業盡,一氣中夜存。” 清 吳偉業 《同孫浣心郁靜岩家純祜過福城觀華嚴會》詩:“今日 雲門 纔喫棒,多生 山谷 少安禪。”
并州
古州名。相傳 禹 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 并州 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 河北 保定 和 山西 太原 、 大同 一帶地區。《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州之國……正北曰 并州 ,其山鎮曰 恆山 。”
和南
佛教語。佛門稱稽首、敬禮為和南。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願疏》:“皇太子某稽首和南,十方諸佛,一切賢聖。” 唐 白居易 《六贊偈·贊僧偈》:“故我稽首,和南僧寳。”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伍彌相公》:“ 班禪額爾德尼 來朝,上命公護送……公不與談,不和南稱弟子。”參閱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七三、 宋 贊寧 《僧史略·禮儀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