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荏苒翠華移,祥風左右吹。
千官陪警蹕,萬姓仰威儀。
御道如弦直,名山入畫奇。
二陵佳氣繞,步馬動留思。
詩詞問答
問:《恭奉皇太后迴鑾車駕發盛京得詩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八
參考注釋
荏苒
(1)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漸漸過去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潘岳《悼亡詩》
光陰荏苒,轉瞬又是一年
(2) 草葉柔弱的樣子
翠華
(1).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 李善 註:“翠華,以翠羽為葆也。”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
(2).為御車或帝王的代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 不守,翠華南幸。” 宋 陸游 《曉嘆》詩:“翠華東廵五十年,赤縣神州滿戎狄。” 清 陳維崧 《游顧龍山》詩:“聞説當年翠華廵,朱旗暗卷殘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想翠華,守枯 煤山 幾枝花。”
祥風
(1).即景風。夏至後和暖的風。古代所指八風之一。《文選·班固<東都賦>》:“習習祥風,祁祁甘雨。” 李善 注引 宋均 曰:“即景風也。其來長養萬物。” 南朝 梁 江淹 《曲赦丹陽等四郡詔》:“而玉燭未調,祥風尚鬱。” 唐 韓愈 《岐山下》詩之二:“和聲隨祥風,窅窕相飄揚。” 高旭 《愛祖國歌》:“我願為祥風兮,恣披拂掃蕩而莫我遮。”
(2).預兆吉祥的風。《尚書大傳》卷五:“王者德及皇天則祥風起。” 漢 班固 《 * 通·致仕》:“德至八方則祥風至,佳氣時喜,鐘律調,音度施,四夷化, 越裳 貢。”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上僊公主 靈座有祥風瑞虹之應。” 明 劉基 《步虛詞》之一:“太微啟靈宇,紫殿含祥風。”《三國演義》第八十回:“近有祥風慶雲之瑞。”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千官
眾多的官員。《呂氏春秋·君守》:“大聖無事,而千官盡能。” 唐 曹唐 《三年冬大禮》詩之三:“千官不動旌旗下,日照南山萬樹雲。” 葉葉 《書壬 * 駝記後》詩:“千官春殿新朝禮,萬壽桐棺故主屍。” 魯迅 《亥年殘秋偶作》詩:“塵海蒼茫沉百感,金風蕭瑟走千官。”
警蹕
古代帝王出入時,於所經路途侍衛警戒,清道止行,謂之“警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厲王 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 漢 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為法令,擬於天子。”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警蹕,所以戒行徒也。 周 禮蹕而不警。 秦 制出警入蹕,謂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故云出警入蹕也。至 漢 朝 梁孝王 ,王出稱警,入稱蹕,降天子一等焉。一曰,蹕,路也,謂行者皆警於塗路也。” 清 黃遵憲 《不忍池晚游詩》:“前呼後擁蕭蕭馬,猶記將軍警蹕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他同戎政大臣商定,從京營中挑選三千精兵,從後天黎明時起沿途‘警蹕’。”
萬姓
萬民。《書·立政》:“式 商 受命,奄甸萬姓。”《漢書·元帝紀》:“相守二千石誠能正躬勞力,宣明教化,以親萬姓,則六合之內和親,庶幾虖無憂矣。”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朱雀門外街巷》:“﹝ 迎祥池 ﹞唯每歲清明日,放萬姓燒香游觀一日。” 郭沫若 《長春集·歌頌中朝友誼》:“萬姓歡呼連草木,滿腔熱血涌波濤。”
威儀
(1) 儀表威武嚴肅;軍容整齊的
(2) 指隨從
御道
供帝王通行的道路
弦直
(1).語本《後漢書·五行志一》:“ 順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因以“弦直”指正直。《後漢書·李固傳贊》:“ 燮 同 趙 孤,世載弦直。”
(2).指挺直。 宋 蘇轍 《任氏閱世堂前大檜》詩:“君家大檜長百尺,根如車輪身弦直。”
入畫
納入畫中,形容景色的美麗
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畫
二陵
即二 崤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晉 人御師必於 殽 , 殽 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後皋 之墓也;其北陵, 文王 之所辟風雨也。” 楊伯峻 註:“二陵者, 東崤山 與 西崤山 也。” 唐 劉長卿 《送王端公入奏上都》詩:“途經百戰後,客過二陵稀。”
佳氣
(1).美好的雲氣。古代以為是吉祥、興隆的象徵。 漢 班固 《 * 通·封禪》:“德至八方則祥風至,佳氣時喜。” 唐 李白 《明堂賦》:“含佳氣之青蔥,吐祥煙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鄉子》詞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蔥蔥佳氣浮。” 明 高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詩:“ 秦皇 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遠望宮殿嵯峨,滿山翠柏,麗日陽春,佳氣騰騰。”
(2).泛指美好的風光。 唐 儲光羲 《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氣多。”
(3).清雅的氣味。 唐 杜甫 《枯楠》詩:“涷雨落流膠,衝風奪佳氣。” 宋 王安石 《朱朝議移法雲蘭》詩:“幽蘭有佳氣,千載閟山阿。”
步馬
牽馬調習、訓練。《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左師 見夫人之步馬者,問之。” 杜預 註:“步馬,習馬。”
留思
(1).猶留心,關心。《淮南子·人間訓》:“是故聖人者,常從事於無形之外,而不留思盡慮於成事之內。”《後漢書·楊震傳》:“﹝陛下﹞留思庶政,無敢怠遑。”
(2).留念,懷戀。《楚辭·劉向<九嘆·憂苦>》:“留思北顧,涕漸漸兮。” 王逸 註:“言己所以留精思,常北顧而視 郢 都,想見鄉邑,思念君也,故涕漸漸而下流。”
(3).謂文思滯澀。《新唐書·韋承慶傳》:“﹝ 承慶 ﹞累遷鳳閣舍人,掌天官選。屬文敏,無留思,雖大詔令,未嘗著藁。” 宋 陳亮 《<謫仙歌>序》:“欣觀《李白集》,高吟數篇,皆古今不經人道語,騷章逸句,洒然無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