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篇

作者:鄭廷玉 朝代:元代

么篇原文

正面上排祖宗。又不是安樂窩。

割捨了我打會官司。唱叫揚疾。

便待如何。孛老云:兀那弟子孩兒。你敢打我不成。

正末云:我便打你呵。有甚么事。唱:我這裡便忍不住。

氣撲撲向前去將他扯攞。休休休我則怕他衣衫襟邊又印上一個。

詩詞問答

問:么篇的作者是誰?答:鄭廷玉
問:么篇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么篇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注釋

1. 出處:元曲選 忍字記 第四折

參考注釋

面上

(1).指墳土之上。 唐  杜甫 《不歸》詩:“面上三年土,春風草又生。” 仇兆鰲 註:“面上,墳土之上。”

(2).情面;面子。 元  楊文奎 《兒女團圓》第二折:“大嫂,凡百的不是,我則看著你的面上,著院公送孩兒學堂里去來。”《水滸傳》第十一回:“ 柴大官人 面上,可容他在這裡做個頭領也好。”《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八:“客人可看平日鄰舍面上,到家説知此事,一來救了奴家出去;二來脫清了 楊二郎 。”

(3).方面。《說唐》第二九回:“ 羅成 便從懷中取出,老夫人接過一看,不覺墮下淚來,叫聲:‘我兒,你母親面上,只有這點骨肉。’” 茅盾 《子夜》八:“這個姓 趙 的雖則精明,女人面上卻非常專心,女人的小指頭兒就可以挖出他肚子裡的心事!”

祖宗

祖先

不是

(1)

 

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

 

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安樂窩

(1) 安逸的生活環境

(2) 小巧、溫暖、舒適的處所或房間

割捨了

見“ 割捨得 ”。

官司

(1) 訴訟

打官司

一到任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至案下。——《紅樓夢》

(2) 舊指官府

後來不合偷了店主人家錢財,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問罪。——《水滸》

唱叫揚疾

高聲吵鬧相罵。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二折:“呀!是誰人唱叫揚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飛。” 元  鄭廷玉 《後庭花》第三折:“則聽的唱叫揚疾鬧怎么?我與你觀絶罷。” 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說謊》套曲:“巴的今日,羅街拽巷,唱叫揚疾。”

便待

就要;正要。《水滸傳》第三十回:“ 武松 見夫人宅眷,都在席上,吃了一杯,便待轉身出來。”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孛老

古代戲曲中老年男子的俗稱。外、末、淨各種角色均可扮演。 元  曾瑞 《四塊玉·嘲妓家》曲:“孛老嚴,坡撇狠,錢上緊。” 元  張可久 《寨兒令·妓怨》曲之一:“大姆埋寃,孛老熬煎,祇為養家錢。” 清  焦循 《劇說》卷一:“末、旦、浄、醜之外,又有孤倈兒、孛老、邦老、卜兒等名目……《貨郎旦》,浄扮孛老;《瀟湘雨》,外扮孛老;《薛仁貴榮歸故里》,正末扮孛老;《硃砂擔》,沖末扮孛老。是扮孛老者,無一定也。” 王國維 《古劇腳色考》:“ 金  元 之際,鮑老之名分化而為三:其扮盜賊者,謂之邦老;扮老人者,謂之孛老;扮老婦者,謂之卜兒。皆鮑老一聲之轉,故為異名以別耳。”

兀那

指示代詞。猶那,那個。可指人、地或事。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一折:“兀那彈琵琶的是那位娘娘?”《清平山堂話本·契約文字記》:“孩兒然後去兀那墳前,也拜幾拜。”《水滸傳》第十四回:“兀那都頭不要走!”

弟子孩兒

罵人話。娼妓生的孩兒。 元  鄭廷玉 《忍字記》第一折:“這個窮弟子孩兒,要錢則要錢,題名道姓怎的!”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這樁事都是那長老禿驢弟子孩兒,我明日慢慢的和他説話。”《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尀耐這沒廉恥的小弟子孩兒!”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正末

元 雜劇里扮演男主角的腳色行當,相當 明 以後戲劇里的“生”。 元  關漢卿 《魯齋郎》楔子:“正末扮 張珪 引祇候上。” 元  馬致遠 《任風子》第一折:“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

甚么

什麼。 唐 呂岩 《贈江州太平觀道士》詩:“不知甚么漢,一任輩流嗤。” 元 劉唐卿 《蔡順奉母》第二折:“要我這婆婆好,不問要甚么,都得捨。”《水滸傳》第五四回:“ 李逵 道:‘你使的甚么鳥好,教眾人喝采!’”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對江煙火更大,江橋被煙包圍著,甚么也看不見。”

詩詞推薦

么篇原文_么篇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