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邑伯何公原文
天南保障仗元戎,智略淵深識竇融。
兒女姻婭還愛我,英雄事業不如公。
閒鷗慣睡江頭月,戰馬頻嘶嶺上風。
百戰山河終有主,佇看麟閣紀膚功。
詩詞問答
問:答邑伯何公的作者是誰?答:袁德裕
問:答邑伯何公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答邑伯何公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天南
指嶺南。亦泛指南方。 唐 白居易 《得潮州楊相公繼之書並詩以此寄之》詩:“詩情書意兩殷勤,來自天南瘴海濱。” 唐 周繇 《送楊環校書歸廣漢》詩:“天南行李半波濤,灘樹枝枝拂戲猱。” 唐 戴叔倫 《屯田詞》:“艱辛歷盡誰得知,望斷天南淚如雨。” 宋 楊萬里 《潮陽海岸望海》詩:“身行島北新春後,眼到天南最盡頭。”
保障
(1) 保護(權利、生命、財產等),使不受侵害
保障國家安全
為國重鎮,不能保障江淮。——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確保;保證做到
保障供給
保障人民 *
(3) 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元戎
主將
元戎十乘,以先啟行。——《詩·小雅·六月》
不是元戎令,誰敢亂爬蹅。——《西遊記》
智略
才智與謀略。《六韜·上賢》:“無智略權謀,而重賞尊爵之。”《宋書·王叡傳》:“ 叡 字 元德 ……果敢有智略, 武帝 甚知之。” 宋 司馬光 《將軍行》:“自言不喜讀兵法,智略何必求 孫 吳 。”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韓槖駝》:“其子少病傴,號 韓槖駝 ,頗有智略。”
深識
(1).謂見識深遠。 漢 班彪 《王命論》:“超然遠覽,淵然深識。”《後漢書·杜林傳》:“古之明王,深識遠慮。”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華 著論言龜卜可廢,可謂深識之士矣。”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 海瑞 ﹞真是錚錚一漢子,但只是有些風顛,又寡深識。”
(2).指有深刻見識的人。 晉 葛洪 《抱朴子·接疏》:“以長才而遇深識,則不待歷試,而相知之情已審矣。”
(3).深知,深刻了解。 明 李贄 《初潭集·師友六·隱逸》:“ 李德裕 稱之曰:‘隱而有名,顯而無事,不窮不達, 嚴光 之比。’非但善狀 志和 ,亦且深識 嚴光 。”
兒女姻
兒女親家。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劉小魯尚書》:“ 劉小魯 ,先大父同年進士,亦 夷陵州 人,與 江陵 相兒女姻也。”亦稱“ 兒女姻親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後 永之 同舉戊午鄉榜,官至糧道,晚年結兒女姻親。”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事業
(1) 人們所從事的,具有一定目標、規模和系統的對社會發展有影響的經常活動
他的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制度的事業。——《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2) 特指沒有生產收入,由國家經費開支,不進行經濟核算的文化、教育、衛生等單位
公用事業
(3) 個人的成就
他立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江頭
江邊,江岸。 隋煬帝 《鳳艒歌》:“三月三日向江頭,正見鯉魚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詩:“江頭斑竹尋應遍,洞裡丹砂自採還。” 元 沉禧 《一枝花·詠雪景》套曲:“這其間江頭有客尋歸艇,我這裡醉里題詩漫送程。” 蘇曼殊 《碎簪記》:“又明日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頭觀潮。”
戰馬
訓練後用來作戰的馬(主要供騎兵使用)
戰馬嘶鳴
上風
(1) 風吹來的那一方
在上風方向噴灑農藥
(2) 比喻優勢或有利地位
占了上風
百戰
多次作戰。《吳子·料敵》:“三軍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擊倍,百戰不怠。”《晉書·索綝傳》:“大小百戰, 綝 手擒賊帥 李羌 。” 唐 羅虬 《比紅兒》詩之六九:“幾拋雲髻恨金墉,淚洗花顏百戰中。” 宋 王安石 《烏江亭》詩:“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迴。”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超勇親王》:“王陣擒賊首二,皆百戰渠魁,賊帥 小策零 墮騎,裸身跨白駝遁。”
山河
山嶺和河流,指國家的疆土
錦銹山河
有主
(1).謂死後立有神主。 清 夏炘 《學禮管釋六·釋大夫士廟主》:“《左傳》稱 孔悝 反祏。又《公羊》:‘大夫聞君之喪,攝主而往。’注義以為攝斂神主而已,不暇待祭。皆大夫有主之文,大夫以下不雲尺寸,雖有主無以知其形制。”
(2).舊指女子已有未婚夫。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封三娘》:“﹝ 孟生 ﹞察知佳人有主,忿火中燒,萬慮俱斷矣。” 趙樹理 《登記》二:“依我看都差不多,不過那兩家都有主了,如今只剩下 小飛蛾 家這一個了!”
佇看
行將看到。《水滸傳》第八二回:“一封恩詔出 明光 ,佇看 梁山 盡束裝。” 梁啓超 《中華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總論》:“天如假我數十年乎!我同胞其有聯袂而起者乎!佇看近世史中,我 中華 學術思想之位置何如矣。”
麟閣
亦作“麐閣”。“ 麒麟閣 ”的省稱。 南朝 梁 虞羲 《詠霍將軍北伐》:“當令 麟閣 上,千載有雄名。”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獸類·猿》:“ 紇 子 歐陽誦 ,面似猴。 長孫無忌 嘲之曰:‘誰於 麟閣 上畫此一獮猴。’”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麐閣 糟邱樣子殊,罡風正厲片時無。”
膚功
見“ 膚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