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奉皇太后昆明湖觀水獵原文
水虞應節習昆明,緁獵輕舟罨綵旌。
漢武唐堯溯往跡,燕南趙北效前行。
舉求便眾鹹稱樂,取戒多鷗未致驚。
景麗春和欣日永,福增慈履視滄瀛。
詩詞問答
問:恭奉皇太后昆明湖觀水獵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恭奉皇太后昆明湖觀水獵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恭奉皇太后昆明湖觀水獵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七
2. 淀池水圍明近皇祖時歲舉行之朕亦偶試二次茲以昆而便故奉皇太后觀之
參考注釋
水虞
古代官名。掌管川澤的政令。《禮記·月令》:“﹝季冬之月﹞乃命水虞漁師收水泉池澤之賦。”《國語·魯語上》:“古者大寒降,土蟄發。水虞於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 韋昭 註:“水虞,漁師也。掌川澤之禁令。”
應節
(1).應合節拍。《列子·湯問》:“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又指蝦蟆及諸行蟲燕雀之屬,使舞,應節如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
(2).適應節令。《後漢書·郎顗傳》:“王者崇寬大,順春令,則靁應節,不則發動於冬,當震反潛。” 三國 魏 曹丕 《讓禪令》:“風雨應節,禎祥觸類而見。”
昆明
中國雲南省省會。市區面積2199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29萬.中國西南重鎮,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南交通樞紐。別名“春城”
緁獵
次序;先後順序。《漢書·揚雄傳上》:“徽車輕武,鴻絧緁獵。” 顏師古 註:“緁獵,相差次也。”
輕舟
狹長的,兩舷彎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輕質材料(如樹皮、獸皮、帆布、輕質木料、輕金屬)製成
一葉輕舟
漢武
漢武帝 劉徹 的省稱。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 燕昭 無靈氣, 漢武 非仙才。” 唐 李白 《大獵賦》:“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何足以爭雄?” 魯迅 《墳·看鏡有感》:“ 漢武 通 大宛 、 安息 。”
唐堯
古唐帝,帝嚳次子,其號曰堯;史稱唐堯,又稱放動,繼其兄摯為天子,有德政,後即傳位於舜,在位九十八年卒
往跡
往事;陳跡
一切都已成了往跡
燕南趙北
泛指 黃河 以北地區。 唐 楊炯 《唐贈荊州刺史成公神道碑》:“以某年月日,歸葬於某原。 碣石 、 恆山 , 燕 南 趙 北,禮儀光被,宗族相臨。” 宋 蘇軾 《定州到任謝執政啟》:“ 燕 南 趙 北,昔稱謀帥之難;尺短寸長,今以乏人而授。” 宋 陸游 《涉白馬渡慨然有懷》詩:“ 太行 之下吹虜塵, 燕 南 趙 北空無人。”
前行
前鋒。《吳子·應變》:“募吾材士,與敵相當,輕足利兵,以為前行。”《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 乃立 章邯 為 雍王 ,置 楚 軍中。使長史 欣 為上將軍,將 秦 軍為前行。” 唐 韓愈 《再與鄂州柳中丞書》:“握兵之將,熊羆貙虎之士,畏懦蹙蹜,莫肯杖戈為士卒前行者。”
(1).以前的行為。《荀子·議兵》:“ 武王 之誅 紂 也,非以甲子之朝而後勝之也,皆前行素脩也。此所謂仁義之兵也。”《孔叢子·論書》:“ 公 ( 定公 )曰:‘先君 僖公 功德前行,可以與於報乎?’”
(2).向前行走。《晉書·長沙王乂傳》:“想來逆者,當前行一尺,卻行一尺。” 唐 李白 《登太白峰》詩:“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莊紹光 也起來洗了臉,叫小廝拴束行李,會了帳,一同前行。” 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見了貧弱而外,也沒有什麼異樣。”
(3). 唐 宋 制,尚書省六部分前行、中行、後行三等。 宋 王溥 《唐會要·尚書省分行次等》:“故事,以兵吏及左右司為前行,刑戶為中行,工禮為後行。”
(4).用作對吏員的尊稱。《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小娘子簌地兩行淚下道:‘告前行,到這裡隱諱不得。覓幅紙和筆,只得與他供招。’”
稱樂
舉樂。《逸周書·糴匡》:“大荒,有禱無祭,國不稱樂。”
麗春
(1).美麗的春天。亦比喻詞藻華美。《南齊書·文學傳贊》:“學亞生知,多識前仁。文成筆下,芬藻麗春。” 清 沉廷桂 《虞美人傳》:“有 若耶溪 君子聞而慕之,聘以菱花玉鏡臺,當麗春時節,以木蘭船載之而歸。”
(2).花名。 唐 杜甫 《江頭五詠·麗春》:“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廣 * ·花譜二五·麗春》:“麗春,罌粟別種也。叢生柔乾,多葉有刺,根苗止一類而具數色……頗堪娛目,草花中妙品也。”
日永
(1).指夏至。夏至這一天白晝最長,故云。《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孔 傳:“永,長也,謂夏至之日。”
(2).指夏天白晝長。《藝文類聚》卷三引 晉 郭璞 《夏詩》:“融風拂晨霄,陽精一何冏。閒宇靜無娛,端坐愁日永。” 唐 韋應物 《立夏日憶京師諸弟》詩:“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 明 夏完淳 《端午賦》:“朱明日永,麗節天中。”
滄瀛
(1).滄海,大海。 南朝 陳 沉炯 《歸魂賦》:“百萬之虜,俄成魚鱉。千仞之阜,倏似滄瀛。” 明 黃洪憲 《山海關》詩:“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 上京 。” 清 龔自珍 《投李觀察宗傳》詩:“汪汪無盡意,對面即滄瀛。” 周實 《哭洗酲》詩:“其時狂奴負狂名,少年眼底隘滄瀛。”
(2).指東方海隅之地。 唐 李白 《東海有勇婦》詩:“舍罪警風俗,流芳播滄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