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鄉人孫友讓

作者:葉蘭 朝代:元代

贈鄉人孫友讓原文

息交遊俠兒,委絕倡優女。

雖慰眼前歡,追悔曷雲止。

走馬上五陵,鬥雞入三市。

買笑傾黃金,徵歌散華綺。

紛紛盡同心,靡靡悉知己。

囊空義遂歇,胡得共生死。

管鮑去不回,惜哉今已矣。

詩詞問答

問:贈鄉人孫友讓的作者是誰?答:葉蘭
問:贈鄉人孫友讓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出處:鄱陽五家集卷十

參考注釋

息交

謂謝絕交遊,不問世事。 晉 陶潛 《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絶游,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八:“﹝ 劉斯立 ﹞屏居 東平 ,杜門卻掃,息交絶游。”《明史·孫慎行傳》:“數請假裡居,鍵戶息交,覃精理學。”

遊俠兒

古指輕生重義、仗己力以助“被欺凌者”的人。這裡指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年輕人

市中遊俠兒得佳者籠養之,昂其直,居為奇貨。——《聊齋志異·促織》

委絕

(1).衰亡,衰敗。委,通“ 萎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戰代以來,棄德務功,銘辭代興,箴文委絶。” 唐 李白 《擬恨賦》:“恨桃李之委絶,思君王之有違。”

(2).引申為憔悴,衰老。 唐 杜甫 《晚晴》詩:“汩乎吾生何飄零,支離委絶同死灰。”

(3).斷絕。《周書·劉璠傳》:“遡 河 陰而散漫,望 衡 陽而委絶。”

倡優

(1).古代稱以音樂歌舞或雜技戲謔娛人的藝人。《管子·小匡》:“倡優侏儒在前,而賢大夫在後。” 漢 司馬遷 《報任安書》:“僕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蓄,流俗之所輕也。”《漢書·灌夫傳》:“所好音樂狗馬田宅,所愛倡優巧匠之屬。” 顏師古 註:“倡,樂人也。優,諧戲者也。”

(2).娼妓及優伶的合稱。倡,指樂人;優,指伎人。古本有別,後常並稱。 唐 元稹 《誨侄等書》:“吾生長京城,朋從不少,然而未嘗識倡優之門,不曾於喧譁縱觀。” 清 龔自珍 《御試安邊綏遠疏》:“又禁內地倡優淫巧不許出 關 ,以厚其風俗。”《清史稿·食貨志一》:“且必區其良賤,如四民為良,奴僕及倡優為賤。” 魯迅 《三閒集·我和<語絲>的始終》:“現在不過用男作家,女作家來替代了倡優,或捧或罵,算是在文壇上做功夫。”

眼前歡

一時的快樂。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七:“拿 祥子 掙來的--他是頭等的車夫--過日子,再有自己那點錢墊補自己零花,且先顧眼前歡吧。”

追悔

後悔

追悔不及

走馬

(1) 騎著馬跑

平原走馬

(2) 善跑的馬

團長有一匹棕色馬,是匹好走馬

五陵

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在長安附近。當時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後世詩文常以五陵為富豪人家聚居長安之地

五陵少年爭纏頭。——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鬥雞

(1) 雄雞之間斗架的一種遊戲或比賽,有時用於 *

(2) 用於鬥雞遊戲或比賽的雄性雞

三市

(1).指大市、朝市、夕市。《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頫眺三市,孰有誰無?” 李善 注引《周禮》:“大市,日仄而市;朝市,朝時為市;夕市,夕時為市。”

(2).泛指鬧市。 隋 江總 《 * 嚴寺碑》:“前望則紅塵四會,見三市之盈虛。”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桂林集句》詞:“繁會九衢三市,縹緲層樓傑觀,雪片一冬深。” 元 關漢卿 《蝴蝶夢》第一折:“我這裡急忙忙過六街,穿三市,行行里撓腮撧耳,抹淚揉眵。”

買笑

指花錢買樂。即狎妓

黃金

(1)

(2) 銅

黃金折。——《戰國策·齊策四》

太傅齎黃金。

(3) 金

天作黃金色。——《廣東軍務記》

(4) 金黃色

黃金絡馬頭。——《樂府詩集·陌上桑》

(5) 見“金”

徵歌

謂徵招歌伎。 唐 李白 《宮中行樂詞》之二:“選妓隨雕輦,徵歌出洞房。”《剪燈新話·滕穆醉游聚景園記》:“徵歌調《玉樹》,閲舞按《梁州》。”《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當 元宗 天寶 改元以後……除了選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聞不問。”

散華

(1).為供佛而散撒花朵。《無量壽經》卷下:“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2).佛教語。佛教稱經之散文為“散華”。華,花。 隋 智顗 《法華經文句·序品》:“佛赴緣作散華貫華兩説,結集者按説傳之,論者依經申之。” 隋 吉藏 《法華義疏·序品之二》:“一者隨國法不同,如 震旦 有序銘之文, 天竺 有散華貫華之説也。”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同心

(1) 思想或認識一致

同心同德

(2) 共一中心或核心

同心圓

同心度

(3) 共同的心愿;心思相同

神佛原有同心

(4) 志同道合;情投意合

昔時同心人,今日兩離分

靡靡

(1).猶遲遲。遲緩貌。《詩·王風·黍離》:“行邁靡靡,心中搖搖。” 毛 傳:“靡靡,猶遲遲也。”

(2).引申為逐漸,漸漸。 晉 陶潛 《己酉歲九月九日》詩:“靡靡秋已夕,淒淒風露交。” 元 鄭彝 《續蘭亭會補山陰令虞國詩》:“靡靡時運近,期焉撫岏巑。”

(3).草隨風倒伏貌。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薄草靡靡,聯延夭夭。” 晉 陸機 《擬青青河畔草》詩:“靡靡江離草,熠燿生河側。”《雲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藍之花,輕而堅勁,一枝千花,千年一開,隨風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天台山日記》:“循路登絶頂,荒草靡靡,山高風冽。”

(4).引申為隨順貌。《書·畢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賢。” 孔穎達 疏:“靡靡者,相隨順之意。”《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 宋 葉適 《修職郎吳君墓志銘》:“世有能操養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則威望自尊,而士靡靡從之,何咎之有?”

(5).紛亂貌。 南朝 齊 謝朓 《杜若賦》:“枝靡靡而葉傾。” 宋 洪邁 《夷堅乙志·海中紅旗》:“顧見洪濤間,紅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啟 《九日無酒步至西汀閒眺》詩:“悠悠寒川駛,靡靡晴巒矗。”

(6).柔弱,頹靡。 宋 蘇軾 《謝南省主文啟·歐陽內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風俗靡靡,日以塗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鳳陽士人》:“音聲靡靡,風度狎褻。” 梁啓超 《讀<陸放翁集>詩》:“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銷盡國魂空。”參見“ 靡靡之音 ”。

(7).華美;明麗。《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間徙倚於東廂兮,觀夫靡靡而無窮。”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註:“靡靡,細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鳥行》:“美人自搗明月珠,赤玉盤中光靡靡。” 清 龔自珍 《與吳虹生書》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則憶君一分。”

(8).綿延不絕。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觀靡靡而無終,何渺渺而難殊。” 宋 王安石 《留題三祖山谷寺石壁》詩:“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圍。”《剪燈新話·太虛司法傳》:“ 大異 回顧,猶聞諠譁之聲,靡靡不已。”

(9).娓娓動聽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張茂先 論《史》《漢》,靡靡可聽。”《舊唐書·馬周傳》:“ 馬君 論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選·陸機<嘆逝賦>》:“親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張銑 註:“靡靡,少貌。” 明 高啟 《秋懷》詩之十:“靡靡皋蘭衰,嗈嗈渚鴻吟。”

知己

(1) 了解、賞識自己

(2) 親密的朋友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莫愁前路無知己。——唐· 高適《別董大》

(3) 彼此相互了解而關係密切的

知己話

空義

不切實際的理論。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及其末流,以空義相演,以摹仿擅長,於是 常州 人士,倡言 西漢 今文之學,雜採讖緯之書,旁及曲詞之音。”

共生

兩種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對彼此都有利,這種生活方式叫做共生。例如白蟻腸內的鞭毛蟲幫助白蟻消化木材纖維,白蟻給鞭毛蟲提供養料,如果分離,二者都不能獨立生存。

管鮑

春秋 時 管仲 和 鮑叔牙 的並稱。兩人相知最深。後常用以比喻交誼深厚的朋友。 晉 傅玄 《何當行》:“ 管 鮑 不世出,結交安可為。” 宋 范仲淹 《得李四宗易書》詩:“須期 管 鮑 垂千古,不學 張 陳 負一朝。” 明 許自昌 《水滸記·約婚》:“ 蕭 曹 協力同寅, 管 鮑 交情全斷。”《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這等一個人,便在宦途世路上遇著了,還不免弄成個避面 尹 邢 ,怎的肯引他作同心 管 鮑 。”

不回

正直,不行邪僻。《詩·大雅·旱麓》:“豈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註:“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後漢書·侯霸傳》:“﹝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書·郗士美傳》:“﹝ 士美 ﹞自拾遺七遷至中書舍人,處事不回,為宰相 元載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遜。”

已矣

(1)

(2) 語氣詞連用,加強語,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可譯成“啦”

(3) “已”為動詞,止,完結。“矣”為語氣詞“了”。“已矣”可譯成“完了”,“算了”

老夫已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而今已矣。——清· 袁枚《祭妹文》

詩詞推薦

贈鄉人孫友讓原文_贈鄉人孫友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