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碧台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浮碧台原文

鎮日聽鳴泉,冷然沁心骨。

一望碧空浮,聊可自怡悅。

詩詞問答

問:浮碧台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浮碧台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浮碧台是什麼體裁?答:五絕

注釋

1. 五言絕句 押詞韻第十八部

參考注釋

鎮日

從早到晚;整天

鎮日心不定

鳴泉

(1).淙淙鳴響的泉水。 唐 張鷟 《遊仙窟》:“激石鳴泉,疏巖鑿磴。”

(2).使泉水淙淙鳴響。 唐 李嶠 《楚望賦》:“眇乎忽然,高山之顛。露團團而濕草,風烈烈而鳴泉。”

(3).泉水名。 宋 蘇軾 《<鳴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時弗與民鹹思之鳴泉故基堙圮殆盡眉山蘇軾搔首踟躕作<鳴泉思>以思之》詩:“ 鳴泉 鳴泉 ,經雲而潺湲。”

冷然

(1).形容涼爽;寒涼。 元 揭傒斯 《饒隱君墓志銘》:“花氣襲衣,竹陰滿地,使人冷然忘歸。” 明 何景明 《秋夜》詩:“冷然感秋思,況復聽征鴻。”《紅樓夢》第六六回:“ 湘蓮 聽了,冷然如寒冰侵骨。”

(2).形容超脫、冷淡的神情。 宋 蘇軾 《葉濤致遠見和二首複次其韻》:“永謝湯火厄,冷然超無方。” 魯迅 《花邊文學·過年》:“古 埃及 的奴隸們,有時也會冷然一笑。這是蔑視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經過敏?你不是對於世事的蜩螗已經很能冷然處之而不悲觀么?” 丁玲 《韋護》第一章一:“ 韋護 冷然望著他,略帶點可笑的神氣。”

(1).形容聲音清越。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日試曾磨 漢水 邊,掌中恄慄聲冷然。”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實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冷然希音。”一本作“ 泠然 ”。

(2).輕妙的樣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王褒 構采,以密巧為致,附聲測貌,冷然可觀。”一本作“ 泠然 ”。

心骨

(1).猶心,內心。 唐 元稹 《連昌宮詞》:“我聞此語心骨悲,太平誰致亂者誰?” 宋 黃庭堅 《鷓鴣天·明日獨酌自嘲呈史應之》詞:“萬事令人心骨寒,故人墳上土新乾。” 郁達夫 《沉淪》:“朝夕的涼風,同刀也似的刺到人的心骨里去。”

(2).志氣;意氣。 唐 李賀 《送沉亞之歌》:“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

一望

(1).眺望一下;看一下。 南朝 梁 王僧孺 《落日登高》詩:“憑高且一望,目極不能捨。”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蓼岸風多橘柚香, 江 邊一望 楚 天長。”《西遊記》第三六回:“佇立草坡,一望並無客旅。”《兒女英雄傳》第五回:“隔牆一望,裡面塔影沖霄,松聲滿耳,香菸冷落,殿宇荒涼。”

(2).指目力所及的距離。亦泛指較近的距離。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一折:“則見貝闕蓬壺一望中。”《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武昌 一望之地,最為緊要。”《西遊記》第九三回:“我這寺一望之前,乃是 舍衛國 。”

空浮

(1).指天空。 宋 洪邁 《夷堅丁志·司命府丞》:“既而 筌 乃來受上清籙,是夕仙樂聞於空浮之上。”

(2).空洞浮泛。 茅盾 《追求》四:“他們的話都像是特地搜尋出來的,空浮的。”

自怡

自樂;自娛。 唐 張九齡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詩:“行李豈無苦,而我方自怡。” 明 鄧雅 《偶題》詩:“阿女顧予哂,予心還自怡。” 明 李贄 《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前論》:“《藏書》者何?言此書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書》也。” 清 戴震 《沉處士戴笠圖題詠》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為適然,獨孜孜不怠,以學自怡,竟老而不劵。”

詩詞推薦

浮碧台原文_浮碧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