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謝朓登三山還望京邑寄六弟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原文

驅車背郊園,殊鄉復異縣。

春色滿上都,雜遝眩聞見。

危樓日輝輝,絳闕雲練練。

那思赴修畛,豈復憶遙甸。

佳人戛鳴瑟,開懷具芳宴。

但願酒如澠,詎計花如霰。

緬懷棄繻志,彬蔚期豹變。

詩詞問答

問:《次韻謝朓登三山還望京邑寄六弟》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霰韻

2. 豫章本卷四

參考注釋

驅車

乘車或駕車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

郊園

城外的園林。《南齊書·高帝紀上》:“秬草騰芳於郊園,景星垂暉於清漢。” 唐 張九齡 《酬王履震遊園林見貽》詩:“宅生惟海縣,素業守郊園。” 元 揭傒斯 《淵明歸去來圖》詩:“悠悠川途迥,忽已造郊園。”

殊鄉

不同的趨向。鄉,通“ 嚮 ”。《文選·揚雄<羽獵賦>》:“壯士忼慨,殊鄉別趣,東西南北,騁耆奔欲。” 李善 註:“鄉,音向。 毛萇 《詩》傳曰:‘趣,趨也。’”

異鄉;他鄉。 晉 王嘉 《拾遺記·軒轅黃帝》:“帝乘雲龍而游,殊鄉絶域,至今望而祭焉。” 唐 王勃 《夏日登韓城門樓寓望》詩序:“流離歲月,羈旅山川,輟仙駕於殊鄉,遇良朋於異縣。” 宋 張炎 《南樓令》詞:“風雨客殊鄉,梧桐傍小窗。”

異縣

指異地,外地。 漢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饑渴。”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上都

(1).古代對京都的通稱。《文選·班固<西都賦>》:“寔用西遷,作我上都。” 張銑 註:“上都,西京也。”此指 西漢 京都 長安 。 明 何景明 《七述》之三:“乃有上都貴人,戚里公子,迎晨而出,及暮乃止。”

(2).古對陪都(下都)而言,稱首都為上都。(1) 北齊 以 晉陽 為 下都 ,故稱 鄴 (今 河北 臨漳 西南)為 上都 。《太平御覽》卷一五五引《晉書》:“ 北齊 高洋 以 鄴 為 上都 , 晉陽 為 下都 。”(2) 唐肅宗 寶應 元年建東、南、西、北四陪都,因稱首都 長安 為 上都 。《新唐書·地理志一》:“ 上都 ,初曰 京城 , 天寶 元年曰 西京 …… 肅宗 元年曰 上都 。”

(3). 元 初於 灤河 北岸建 開平府 , 世祖 中統 五年(1264)加號 上都 ,歲常巡幸,終 元 一代與 大都 並稱兩都。故址在今 內蒙古 多倫 西北 上都河 北岸。《元典章·詔令·建國都詔》:“ 中統 五年八月日欽奉聖旨中書省奏: 開平府 闕庭所在,加號 上都 ,外 燕京 修營宮室,分立省部,四方會同,乞亦正名事。準奏。”

(4).指天宮。《後漢書·張衡傳》:“羨上都之赫戲兮,何迷故而不忘?” 李賢 註:“上都,謂天上也。”

雜遝

(1) 眾多雜亂的樣子

人馬雜遝。——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2) 亦作“雜沓”

駢羅列布,鱗從雜沓兮。——《漢書·揚雄傳》

聞見

(1).聽到和看見。《戰國策·秦策二》:“羣臣聞見者畢賀, 陳軫 後見,獨不賀。”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黃法師醮》:“自寢至覺僅數刻,而所經歷聞見,連日言之不能盡。” 魯迅 《書信集·致姚克》:“這一定是原已在別處見過,或聽過的,既經先已聞見,就可知此等字別處已有,何必《文選》?”

(2).所聞所見;知識。《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小生寡昧,願先生賜言以廣聞見,然豐所敢望。” 明 李贄 《賈誼》:“立論則不免攙雜別項經史聞見,反成穢物矣。”

(3).嗅到。 冰心 《晚晴集·空巢》:“你又偷偷抽菸了!媽媽和姥姥在廚房裡都聞見煙味了。” 楊朔 《海市》:“涼風一起,蟋蟀叫了,你就該聞見野菊花那股極濃極濃的藥香。”

危樓

高樓。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沮水》:“危樓傾崖,恆有落勢。”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琅邪城》詩:“脩篁壯下屬,危樓峻上乾。” 唐 李端 《度關山》詩:“危樓緣廣漠,古竇傍 長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連雲廣廈、摩天危樓下,比肩繼踵排隊購票的人……縱貫 九龍 ,橫溢 香江 。”

輝輝

(1).顯赫貌。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君侍華轂,輝輝王塗。”

(2).光耀貌。 北周 庾信 《燈賦》:“輝輝朱燼,焰焰紅榮。” 唐 杜甫 《不寐》詩:“翳翳月沉霧,輝輝星近樓。” 宋 曾鞏 《照影亭》詩:“河流縈檻色輝輝,無數幽禽入鏡飛。”

(3).亮光。 唐 杜甫 《見螢火》詩:“卻繞井欄添箇箇,偶經花蕊弄輝輝。”

(4).光澤,潤澤。 唐 張鷟 《遊仙窟》:“輝輝面子,荏苒畏彈穿;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

煇煇:明亮貌。 唐 韓濬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詩:“灼灼千門曉,煇煇萬井春。” 宋 蘇軾 《東坡志林》卷一:“日月煇煇於外,其賊在於內。”

赤色貌。《文選·張衡<西京賦>》:“金戺玉階,彤庭煇煇。” 薛綜 註:“煇煇,赤色貌。”

絳闕

宮殿寺觀前的朱色門闕。亦借指朝廷、寺廟、仙宮等。 晉 陸機 《五等論》:“鉦鼙震於閫宇,鋒鏑流乎絳闕。” 唐 獨孤及 《送陳兼應辟》詩:“相逢絳闕下,應道軒車遲。” 宋 蘇軾 《水龍吟》詞:“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 清 鈕琇 《觚賸·蛟橋幻遇》:“﹝女﹞迎謂 許 曰:‘來從絳闕,暫寄紅塵,三生夙契,今當與君償之。’”

練練

潔白貌。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色練練而欲奪,光炎炎其若神。” 唐 杜甫 《泛溪》詩:“練練峯上雪,纖纖雲表霓。” 宋 謝懋 《念奴嬌·中秋呈徐叔至》詞:“河漢無聲光練練,湧出銀蟾孤絶。”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幹的人

鳴瑟

即瑟。《史記·貨殖列傳》:“女子則鼓鳴瑟,跕屣,游媚貴富,入後宮,徧諸侯。”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女乃耀 邯鄲 之躧步,媚 北里 之鳴瑟。” 南朝 梁簡文帝 《金錞賦》:“應南斗之鳴瑟,雜 西漢 之金丸。”

開懷

暢開襟懷,無所拘束

開懷暢飲

但願

只希望;只願

但願我重新變得年輕

緬懷

遙念,追思

緬懷亡友

棄繻

《漢書·終軍傳》:“初, 軍 從 濟南 當詣博士,步入 關 , 關 吏予 軍 繻。 軍 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還當以合符。’ 軍 曰:‘大丈夫西遊,終不復傳還。’棄繻而去。”繻,帛邊。書帛裂而分之,合為符信,作為出入關卡的憑證。“棄繻”,表示決心在 關中 創立事業。後因用為年少立大志之典。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遊。” 唐 杜甫 《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詩之二:“ 虙子 彈琴邑宰日, 終軍 棄繻英妙時。” 清 吳偉業 《感舊贈蕭明府》詩:“授簡肯忘羣彥會,棄繻誰識少年裝。”

彬蔚

文采美盛貌。《文選·陸機<文賦>》:“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 呂向 註:“彬蔚,華盛貌。”《晉書·文苑傳序》:“逮乎當塗基命,文宗鬱起,三祖葉其高韻,七子分其麗則,《翰林》總其菁華,《典論》詳其藻絢,彬蔚之美,競爽當年。”

豹變

(1).謂如豹文那樣發生顯著的變化。幼豹長大退毛,然後疏朗煥散,其毛光澤有文采。《易·革》:“上六,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孔穎達 疏:“上六居‘革’之終,變道已成,君子處之,雖不能同九五革命創製,如虎文之彪炳,然亦潤色鴻業,如豹文之蔚縟。” 程頤 傳:“君子從化遷善,成文彬蔚,章見於外也。”

(2).喻人的行為變好或勢位顯貴。《三國志·蜀志·後主傳》:“降心回慮,應機豹變。” 南朝 梁 劉孝標 《辨命論》:“視 彭 韓 之豹變,謂鷙猛致人爵。” 唐 李白 《陳情贈友人》詩:“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 清 黃景仁 《雜詠》:“ 陳平 未豹變,乃在委巷居。”

詩詞推薦

次韻謝朓登三山還望京邑寄六弟原文_次韻謝朓登三山還望京邑寄六弟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