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竺摩法師以寄李仙根詩索和步原韻

作者:巨贊 朝代:清代

原文

高僧自昔半工吟,只為山川蓄積深。

嚴子論詩參法味,陳公規語漫格箴。

篆香稿已傳南國,禪月集疑再見今。

愧我乏才揚無本,勞君屢屢許知音。

詩詞問答

問:《澳門竺摩法師以寄李仙根詩索和步原韻》的作者是誰?答:巨贊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侵韻

2. 滄浪詩話多著禪味

參考注釋

高僧

道行修煉達到較高水平的僧侶

自昔

往昔;從前。《詩·小雅·楚茨》:“自昔何為?我蓺黍稷。”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談玄;橫雕龍於翠尾,飛縞鳳於瓊筵。”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爆竹行》:“歲朝爆竹傳自昔, 吳 儂正用前五日,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

半工

(1).謂半日生產,半日停工。 茅盾 《子夜》十四:“ 吉人 和我商量過,打算從下月起,八個廠除原定的裁人減薪那些辦法之外,老老實實就開‘半工’,混過了一個月,再看光景。”

(2).做半日活的僱工。 孫犁 《風雲初記》二:“那一年大秋上,為多叫半工們吃一頓稀飯, 田大瞎子 惱了。”

山川

山嶽、江河

祖國壯麗的山川

蓄積

(1).積聚;儲存。《荀子·榮辱》:“人之情,食慾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有輿馬,又欲夫餘財蓄積之富也。”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序》:“或由年穀豐穰,而忽於蓄積。” 唐 陸龜蒙 《五歌·刈獲》:“古者為邦須蓄積, 魯 飢尚責如 齊 糴。” 侯金鏡 《漫遊小五台·密林一日》:“工人們除了護林以外,當務之急,是蓋房子,蓄積糧食。”

(2).指積聚儲存的財物。《管子·參患》:“故一期之師,十年之蓄積殫;一戰之費,累代之功盡。” 唐 韓愈 《江南西道觀察使王公墓志銘》:“在官四年,數其蓄積,錢餘於庫,米餘於廩。”《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老人家在尊府三十多年,可也還有蓄積,家裡置些產業?”

(3).蘊蓄;蘊藏。 漢 陸賈 《新語·術事》:“道術蓄積而不舒,美玉韞匱而深藏。” 宋 蘇軾 《謝歐陽內翰書》:“ 軾 也遠方之鄙人……不意執事擢為第二,惟其素所蓄積,無以慰士大夫之心。” 清 曾國藩 《羅忠節公神道碑銘》:“﹝ 羅公 ﹞行軍好相度山川脈絡,又其講求輿圖之效,君子是以知公之功所蓄積者夙也,非天幸也。”

嚴子

(1).即 莊子 。避 東漢 明帝 諱,莊改為“嚴”。《漢書·敘傳上》:“若夫 嚴子 者,絶聖棄智,修生保真,清虛澹泊,歸之自然。” 顏師古 註:“ 嚴 , 莊周 也。”

(2).指 西漢 末 嚴君平 。 明 陸粲 《贈別王直夫》詩:“ 嚴子 時閉肆, 貢公 乃彈冠。”參閱《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法味

佛教語。謂因參悟妙法而產生的悅樂。《華嚴經·十回向品》:“願一切眾生,得無量法味。” 南朝 梁 蕭統 《僧正》詩:“已知法味樂,復悅玄言情。”《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遙觀以覺人風美,近禮方知法味濃。”

篆香

(1).猶盤香。 宋 李清照 《滿庭芳》詞之一:“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 明 劉基 《喜遷鶯》詞:“畫角斷,篆香清,斜月淡疎櫺。” 清 納蘭性德 《酒泉子》詞:“篆香消,猶未睡,早鴉啼。”

(2).香屑或香灰。《剪燈餘話·胡媚娘傳》:“﹝ 尹公 ﹞取丹砂、蟹黃、篆香與 裕 服,而拂袖歸山。”

南國

祖國的南部

禪月

前蜀 僧 貫休 的別號。 五代 齊己 《和曇域上人寄贈之什》:“可憐 禪月 子,香火國門東。”

再見

分別時最後說的話

無本

(1).沒有樹根。參見“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2).沒有本源,沒有本始。《禮記·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 宋 朱熹 《答董叔重書》:“ 伊川 所謂其道充大是也,非無本而漸生之謂。”

(3). 唐 詩人 賈島 初為浮圖,法號 無本 。 唐 韓愈 《送無本師歸范陽》詩:“ 無本 於為文,身大不及膽。” 宋 蘇轍 《贈張惕山人》詩之一:“故人相見不相識,空怪解吟 無本 詩。”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賈島》:“ 島 字 浪仙 , 范陽 人。初為浮圖,名 無本 。”

屢屢

屢次;常常;再三

他寫這篇回憶錄的時候,屢屢擱筆沉思

屢屢回頭望。——清· 袁枚《祭妹文》

知音

(1) 古代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託的心意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2) 後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3) 知心朋友

詩詞推薦

澳門竺摩法師以寄李仙根詩索和步原韻原文_澳門竺摩法師以寄李仙根詩索和步原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