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九日作·其二原文
乘涼俯碧漪,秋到已先知。
清露花間墜,微風竹外吹。
湖光新裂帛,山色自疏眉。
一歲平分去,流陰惜者誰。
詩詞問答
問:六月二十九日作·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六月二十九日作·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六月二十九日作·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乘涼
為避熱而在陰涼處歇息
碧漪
清澈的水波。亦泛指綠水。 唐 李賀 《河南府應試十二月樂詞·四月》:“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蕚暗參差。” 元 吳師道 《趙子固畫梅》詩:“千樹 西湖 浸碧漪,醉拈玉笛繞花吹。” 明 柴紹炳 《卓烈婦》詩:“清瀾碧漪翠漣漣,珠墜 滄浪 光耀天。”
先知
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亦指認識事物在眾人之前的人;宗教中指受神啟示而傳達神的意旨或預言未來的人
清露
(1).潔淨的露水。 漢 張衡 《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 宋 晏殊 《浣溪沙》詞:“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濕紅蓮。” 郭沫若 《登臨》詩:“廟中的銅馬,還帶著夜來的清露。”
(2).方言。雨的別稱。 明 楊慎 《俗言·俗語反說》:“ 貴竹 名雨曰清露。”
微風
(1).輕微的風。《荀子·解蔽》:“微風過之,湛濁動乎下,清明亂於上,則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漢 班婕妤 《怨歌行》:“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宋 范成大 《春晚》詩之二:“微風盡日吹芳草,蝴蝶雙雙貼地飛。” 清 劉純熙 《日暮》詩:“宿鳥樹高下,微風雲重輕。”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綠色的繡有和平鴿的旗幟,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風裡輕輕地飄蕩。”
(2).指日趨衰微的風俗。 唐 杜甫 《杜鵑行》:“ 蜀 人聞之皆起立,至今相效傳微風。”微,一本作“ 遺 ”。
裂帛
(1).撕裂繒帛。《左傳·昭公元年》:“召使者,裂裳帛而與之。”
(2).指撕裂繒帛發出的清厲聲。 唐 白居易 《琵琶行》:“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水滸傳》第七一回:“是夜三更時候,只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 艾明之 《她和她的歌》十五:“‘爸爸!’ 白小玲 發出一聲聲和她年齡不相稱的裂帛似地叫喊。”
(3).裁帛作書。《文選·江淹<恨賦>》:“裂帛繫書,誓還 漢 恩。” 李善 註:“《漢書》曰:‘ 常惠 教 漢 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鴈,足有係帛書, 蘇武 等在某澤中。’” 唐 徐彥伯 《擬古》詩之一:“裂帛附雙燕,為予向 遼東 。”
(4).指古代的書籍。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史傳》:“欲其詳悉於體國,必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檢殘竹,欲其博練於稽古也。”
山色
山的景色。 唐 岑參 《宿岐州北郭嚴給事別業》詩:“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館秋。” 宋 歐陽修 《朝中措·平山堂》詞:“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 葉聖陶 《從西安到蘭州》:“一會兒出了隧道,又看見窗外的天光山色。”
自疏
(1).謂自求與之疏遠。《楚辭·離騷》:“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其志絜,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北史·李彪傳》:“臣雖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2).猶自解。 宋 蘇洵 《六經論·書論》:“ 伊尹 攝位,三年而無一言以自解, 周公 為之,紛紛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平分
對等均分;對半分
平分土地
流陰
(1).浮雲。 唐 王昌齡 《東溪玩月》詩:“萬木分空霽,流陰中夜攢。”
(2).飄動的陰影。 清 方文 《李臨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大壑生秋雲,流陰被芳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