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其八·修善十一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求因果·其八·修善十一首原文

十惡不生名十善,便是如來見。

忍辱包含並總齊。

便是佛菩提。

上十二千人眾悟,識佛知門戶。

掃灑堂中修善台。

清淨沒塵埃。

詩詞問答

問:求因果·其八·修善十一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求因果·其八·修善十一首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參考注釋

十惡

(1).封建時代刑律所定的十種大罪。《隋書·刑法志》:“﹝ 開皇 元年﹞更定《新律》……又置十惡之條,多採 後齊 之制,而頗有損益。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犯十惡及故 * 獄成者,雖會赦,猶除名。” 唐 長孫無忌 《唐律疏議·名例一·十惡》:“ 周 齊 雖具十條之名,而無十惡之目。 開皇 創製,始備此科……自 武德 以來,仍遵 開皇 ,無所損益。”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二折:“你藥殺親夫,這是十惡大罪哩。” 清 林則徐 《籌議嚴禁鴉片章程摺》:“近復將不供興販姓名者,由杖加徒,已屬從重,若逕坐死罪,是與十惡無所區別。”

(2).佛教以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慾、瞋恚、邪見為十惡。《南齊書·高逸傳論》:“今則十惡所墜,及五無間,刀樹劒山,焦湯猛火,造受自貽,罔或差貳。”《敦煌變文集·目蓮救母變文》:“阿娘生時不修福,十惡十懲皆具足。”參閱《法苑珠林》卷一○六。

十善

(1).佛教語。不犯十惡,即是十善。 南朝 宋 謝惠連 《夜集作離合》詩:“九言何所戒,十善故宜遵。”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提謂城》:“世尊為説人天之福,最初得聞五戒十善。” 趙朴初 《僧伽和佛的弟子》:“不犯十惡……即是十善,能令修持者得生天界,叫做天乘。”參見“ 十惡 ”。

(2).十個德高望重的人。

便是

(1).即是,就是。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古今聖賢所共傳,君何得獨言無。即僕便是鬼。’” 明 李贄 《答耿中丞論淡》:“若祗以平日之所飫聞習見者為平常,而以其罕聞驟見者為怪異,則怪異平常便是兩事,經世出世便是兩心。”

(2).即使;縱然。 漢 王充 《論衡·儒增》:“便是 熊渠 、 養由基 、 李廣 主名不審,無害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至於婚姻大事,兒女親情,有貪得富的,便是王公貴戚,自甘與團頭作對。”《紅樓夢》第四九回:“便是不會,也沒難處。” 魯迅 《集外集·<窮人>小引》:“他寫人物,幾乎無須描寫外貌,只要以語氣、聲音,就不獨將他們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體也表示著。”

(3).用於句末,表示肯定語氣。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我離了他家門便是。” 元 無名氏 《看錢奴》第一折:“小可 曹州 人氏 賈仁 的便是。”《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牛布衣 近日館於舍親 卜 宅,尊客過問,可至浮橋南首大街 卜 家米店便是。”

(4).只因為。《水滸傳》第二一回:“那老兒見是 宋江 來,慌忙道:‘押司如何今日出來得早?’ 宋江 道:‘便是夜來酒醉,錯聽更鼓。’”《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 許宣 道;‘娘子如何在此?’ 白娘子 道:‘便是雨不得住,鞋兒都踏濕了,教 青青 回家,取傘和腳下。又見晚下來。望官人搭幾步則個。’”

(5).正是。 唐 元稹 《哭子》詩之三:“鐘聲欲絶東方動,便是尋常上學時。”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包含

(1) 裡邊含有

這個法案包含幾條新條款

(2) 同“包涵”。寬容,原諒

請您多包含點

總齊

猶統一。 漢 韋孟 《諷諫詩》:“總齊羣邦,以翼大 商 。”《舊唐書·裴度傳》:“迨弼朕躬,總齊方夏,爾則有吊伐底寧之力。”

菩提

佛教音譯名,指覺悟的境界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人眾

人員眾多;眾多的人

孤當續發人眾。——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人眾之中把二目圓瞪

門戶

(1) 房屋的出入口

門戶開放

填塞門戶。——《聊齋志異·促織》

門戶千萬。——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派別,宗派

門戶之見

(3) 門第

門戶相當

(4) 家;人家

兄弟分居,自立門戶

掃灑

見“ 掃灑 ”。

亦作“ 掃灑 ”。1.沖洗;灑水掃地。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造此劍之時, 赤堇之山 破而出錫, 若耶之溪 涸而出銅,雨師掃灑,雷公擊橐。”《後漢書·趙孝傳》:“亭長先時聞 孝 當過,以有長者客,掃灑待之。” 宋 蘇洵 《上皇帝書》:“刀鋸之餘,必無忠良,縱有區區之小節,不過闈闥掃灑之勤,無益於事。”

(2).喻用武力平定廓清。 唐 韓愈 《進撰平淮西碑文表》:“伏惟 唐 至陛下,再登太平,剗刮羣姦,掃灑疆土,天之所覆,莫不賓順。” 唐 杜牧 《郡齋獨酌》詩:“腥羶一掃灑,兇狠皆披攘。”

修善

以善自勉,行善。 魯迅 《吶喊·兔和貓》:“我覺得母親實在太修善,於是不由的就說出模稜的近乎不以為然的答話來。”

清淨

(1) 心境潔淨,不受外擾

清淨守節

(2) 安定,不紛擾

圖清淨

(3) 清潔純淨

清淨的山,清淨的水

(4) 簡明不繁

清淨簡易

(5) 佛教語。指遠離惡行與煩惱

出家清淨

塵埃

(1) 飛揚的塵土

塵埃傳播病菌

(2) ;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唐· 杜甫《兵車行》

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蒙世俗之塵埃。

詩詞推薦

求因果·其八·修善十一首原文_求因果·其八·修善十一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