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莊行宮疊去歲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黃新莊行宮疊去歲韻原文

去歲命貞師,邀庥敬謁陵。

功成信雲速,而何乖變生。

討叛重致誅,虎旅踐王庭。

鼓勇合眾力,露布傳紅旌。

瀚海銷兵氣,天弧靖狼星。

蒙佑申素悃,吾寧漫改程。

詩詞問答

問:黃新莊行宮疊去歲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黃新莊行宮疊去歲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六十一

參考注釋

去歲

去年

貞師

《易·師》:“師貞,丈人吉,無咎。” 孔穎達 疏;“言為師之正,唯得嚴莊丈人監臨主領,乃得吉,無咎。”後以“貞師”指以嚴明的紀律統御軍隊。 唐 權德輿 《唐故徐泗濠節度觀察處置等使張公集序》:“授鉞貞師,涖於 徐 方。” 宋 徐鉉 《舒州重建文宣王廟碑序》:“武以貞師,仁以行政。”

謁陵

到陵墓前拜謁;瞻仰陵墓

而何

(1).猶如何。怎樣。《左傳·昭公四年》:“ 牛 謂 叔孫 :‘見 仲 而何?’” 杜預 註:“而何,如何。”

(2).猶如何。怎么。《左傳·襄公二十二年》:“謂我敝邑,邇在 晉國 ,譬諸草木,吾臭味也,而何敢差池?”《孟子·盡心下》:“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漢 王充 《論衡·順鼓》:“久雨湛水溢,誰致之者……擊鼓攻社,而何救止?”

乖變

變故。 明 宋濂 《宋處士鍾宅》:“愚又聞之,兄弟之不和,每起於妻子之離間,非丈夫有遠識則為其役而不自覺,一家之中乖變生矣。”

虎旅

(1).虎賁氏與旅賁氏的並稱。兩者均掌王之警衛。後因以“虎旅”為衛士之稱。《文選·張衡<西京賦>》:“陳虎旅於 飛廉 ,正壘壁乎 上蘭 。” 李善 註:“《周禮》:‘虎賁,下大夫;旅賁氏,中士也。’”

(2).指勇猛的軍隊。 唐 李白 《餞李副使藏用移軍廣陵序》:“翕振虎旅,赫張王師。” 王琦 註:“ 太白 所謂虎旅,指有力如虎之眾耳,與 李氏 所解有異。”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一:“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明 吳承恩 《賀周竺墩升都督障詞》:“清時建節,控虎旅於風雲;壯歲逢辰,近龍光於日月。”

王庭

(1).朝廷。《易·夬》:“揚於王庭。” 孔穎達 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處。”《漢書·王莽傳中》:“拜爵王庭,謝恩私門者,祿去公室,政從亡矣。” 唐 李白 《虞城縣令李公去思頌碑》:“納忠王庭,名鏤鐘鼎。”

(2).指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君長設幕立朝的地方。《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李陵 ﹞深踐戎馬之地,足歷王庭。” 李善 註:“單于所居之處,號曰王庭。”《漢書·匈奴傳上》:“是後 匈奴 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明 梁辰魚 《念奴嬌序·擬出塞》套曲:“曾有擒虜王庭;還有殺敵 居胥 ,戰無不勝,竹帛丹青。”

鼓勇

(1).鼓足勇氣。 唐 張碧 《鴻溝》詩:“山河欲拆人煙分,壯士鼓勇君王存。”《明史·倪岳傳》:“今欲鼓勇前行,窮搜遠擊。”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瘈噬》:“兒郎們![眾]有。[副浄]須鼓勇前去者。”

(2).使鼓起勇氣。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元年五月》:“而圖任將相,使之協謀共力,經營乎朔方。然後鼓勇 河 東, 河 北忠憤之人,使自為戰,則強敵可摧。” 殷夫 《“孩兒塔”上剝蝕的題記》:“鼓勵我出版的 林林 ,給我煞費心血插圖的 白波 ,我想都並不想讚賞我的詩,只也是可憐我,同時又鼓勇我而已。”

合眾

(1).聚合眾人。《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封之禮,合眾也。” 鄭玄 註:“正封疆溝塗之固,所以合聚其民。” 漢 班固 《西都賦》:“連交合眾,騁騖乎其中。” 宋 曾鞏 《敘盜》:“其創作兵仗,合眾以轉刼數百里之間,至於賊殺良民。”

(2).拒眾,抵禦強敵。《孫子·地形》:“將不能料敵,以少合眾,以弱擊強,兵無選鋒,曰北。”

(3).猶示眾。《宣和遺事》前集:“聖旨:‘胡僧疎放, 道堅 乃中國人,送 開封府 刺面決配,於 開寳寺 前合眾。’”

(4).指合眾國。具有相對獨立的幾個邦或州聯合組成一中央政府的國家。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在 李自成 之世,則賑飢、濟困為不可已;在今之世,則合眾、共和為不可已。”

露布

(1).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東觀漢記·李雲傳》:“ 白馬 令 李雲 素剛,憂國,乃露布上書。”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人有勸 術 ( 袁術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宋 法常 《漁父詞》詞:“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查如龍 ﹞為血書一通上 平西 ( 平西王 吳三桂 )……令一童子於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書於人,脅王以不得不從之勢。”

(2).軍旅文書。(1)征討的檄文。《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明 帝 時,大司農 弘農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後 馬超 反, 超 劫 洪 ( 賈洪 ),將詣 華陰 ,使作露布。 洪 不獲已,為作之。司徒 鍾繇 在東,識其文曰:‘此 賈洪 作也。’”按, 清 趙翼 《陔餘叢考·露布》:“自 賈洪 作此討 曹操 後,遂專用於軍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 ( 桓溫 )北征, 袁虎 ( 袁宏 )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露布降封豕,琱戈掃孽鯨。”(2)告捷文書。《周書·呂思禮傳》:“ 沙苑 之捷,命為露布,食頃便成。”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從征》:“捷書不必通家信,露布先須達帝京。” 陳玉樹 《乙酉春有感》詩:“瘴海珠江馳露布,金戈鐵馬逐天驕。”

(3).泛指布告、通告之類。 三國 魏 曹操 《表論田疇功》:“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誘胡眾。”《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 龐勛 自謂無敵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諸寨及鄉村。” 王蒙 《歌神》五:“大街上貼出了通緝‘現行反革命分子’ 艾克蘭穆 的露布,露布右上方還有他的一寸半身照。”

傳紅

(1).舊時謂訂婚時男女兩家互送約書和信物。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婦女》引《金陵雜誌》:“傳紅,俗謂之下定。男宅婚既合,由雙冰人封致女宅,女家用泥金紅全柬,書年庚八字,交冰人,俗稱大賓,送男宅。” 郁達夫 《遲桂花》:“說著就打開包裹,將我們傳紅時候交去的金玉如意、紅綠帖子等,拿了出來,退還了母親。”

(2).指 明 司禮監承皇帝意旨,以硃筆批覆內閣送呈文書。 明 劉若愚 《酌中志·見聞瑣事雜記》:“﹝ 鮑忠 ﹞壽踰八望九,尚耳目精明,以楷書寫諭傳紅。”

瀚海

(1) 同“翰海”

瀚,瀚海,北海。——《廣韻》

瀚海闌乾百丈冰。——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蒙古大沙漠的古稱

孤城當瀚海,落日照祁連。——陶翰《出蕭關懷古》

銷兵

(1).消弭戰爭。 唐 李山甫 《兵後尋邊》詩之三:“胸中縱有銷兵術,欲向何門説是非?” 傅尃 《題自書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橫卷》詩:“銷兵鋤強風所被,直使生靈終古,形如槁木心如灰。”

(2).銷毀兵器。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舒文襄公末節》:“又上疏 * 民間私蓄火器,為言官所糾,比以 秦皇 銷兵雲。”

(3).縮減兵員。《新唐書·蕭俛傳》:“乃密詔天下鎮兵,十之,歲限一為逃、死,不補,謂之銷兵。”

天弧

星名。亦稱弧矢,屬於南方七宿中的井宿。凡九星( 漢 時謂有四星),形如弓弧。正對天狼星而有光,古人以為主弭兵盜。弧矢動移不如常而現角芒,古人以為主兵盜。 漢 揚雄 《羽獵賦》:“熒惑司命,天弧發射。” 明 劉基 《感興》詩:“天弧不解射封狼,戰鼓縱橫滿路旁。”《陳書·高祖紀上》:“自攝提無紀,孟陬殄滅,枉矢宵飛,天弧曉映。” 清 顧炎武 《石射堋山》詩:“太白天弧見角芒, 金山 、 京口 又沙場。”參閱《晉書·天文志上》。

狼星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東有大星曰狼。狼角變色,多盜賊。” 唐 杜牧 《賀平党項表》:“箕宿禡牙,狼星斂角,戌日禱馬,太白揚眉。” 清 方文 《夢劍行》:“一自狼星射天府,中原處處聞鞞鼓。”

詩詞推薦

黃新莊行宮疊去歲韻原文_黃新莊行宮疊去歲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