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觀堂有會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澄觀堂有會原文

冰水雖本同,其澄則異矣。

水澄中無物,冰澄中有體。

其分以虛實,有無遂殊視。

然而冰化水,仍昔無物是。

可識方寸中,不可著些子。

詩詞問答

問:澄觀堂有會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澄觀堂有會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二

2. 水

參考注釋

無物

不存在東西;空洞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虛實

(1) 虛假和真實

(2) 多指對方的內部情況或勢力

探聽虛實

虛實盡知。——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紀》

料其虛實。——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以北虛實告。——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然而

從另一方面來說——表示轉折關係

樂曲終止了,然而無人離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間。——清· 袁枚《祭妹文》

方寸

(1) 一寸的平方大小

方寸之地起波瀾

(2) 一平方寸

(3) ∶心神。語出《三國志》:徐庶母親被曹操抓去,徐指著胸口對劉備說:“方寸亂矣!”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些子

亦作“ 些仔 ”。少許,一點兒。 唐 李白 《清平樂》詞:“花貌些子時光,拋入遠泛 瀟 湘 。”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論修養帖寄子由》:“尋常靜中推求,常患不見;今日鬧里忽捉得些子。” 明 高明 《琵琶記·文場選士》:“才學無些子,只是賭命強。”《兒女英雄傳》第三四回:“難道你家裡竟沒些子家教不成?”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記沿途所見》詞之三:“調查農村些仔事,要凴力量爭豐穫。”

詩詞推薦

澄觀堂有會原文_澄觀堂有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