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金剛六如·其六·電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詠金剛六如·其六·電原文

月令仲春始見之,羲經取象實同離。

投壺玉女天開笑,飛索豐隆雷薦隨。

目不及看光倏爚,意何從擬勢靈奇。

誰知貝葉傳心法,一切觀如是有為。

詩詞問答

問:詠金剛六如·其六·電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金剛六如·其六·電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金剛六如·其六·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五十七

參考注釋

月令

農曆中某月中的氣候、時令

仲春

春季中期,指陰曆二月

羲經

《周易》的別稱。相傳 伏羲 始作八卦,故名。 宋 王珪 《除富弼西京留守制》:“不處成功,專 老氏 榮名之畏;其旋元吉,安羲經履道之終。”

取象

(1).以某事物作為榜樣。《莊子·天道》:“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

(2).取某事物之徵象。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所謂青龍者,東方厥陰之氣,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長,其蟲鱗……其他取象皆如是。”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四方取象:蒼龍、 * 、朱雀、螣蛇。”

投壺

古時宴會時的娛樂活動,大家輪流把籌投入壺中,投中少者須罰酒

玉女

(1).對他人之女的美稱。《禮記·祭統》:“故國君取夫人之辭曰:‘請君之玉女,與寡人共有敝邑。’” 鄭玄 註:“言玉女者,美言之也。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記·秦本紀》:“乃妻之 姚 姓之玉女。” 唐 張諤 《三日岐王宅》詩:“玉女貴妃生,嫛婗始發聲。” 宋 黃庭堅 《謝張仲謀端午送巧作》詩:“君家玉女從小見,聞道如今畫不成。”

(2).美女。《呂氏春秋·貴直》:“ 惠公 即位二年, * 暴慢,身好玉女。” 高誘 註:“玉女,美女也。”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一夕,悉化為玉女,惑其徒。”《宣和遺事》前集:“到晚後乘龍車鳳輦,去三十六宮二十四苑閒遊,有多少天仙玉女。”

(3).仙女。《神異經·東荒經》:“﹝ 東王公 ﹞恆與一玉女投壺。”《楚辭·賈誼<惜誓>》:“建日月以為蓋兮,載玉女於後車。” 朱熹 集註:“玉女, 青要 、 乘弋 等也。”《文選·張衡<思玄賦>》:“載 太華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虙妃 。” 劉良 註:“玉女, 太華 神女。” 唐 李商隱 《寄遠》詩:“ 桓娥 擣藥無時已,玉女投壺未肯休。” 清 龔自珍 《戒將歸文》:“造亭亭之高宮兮,接玉女於雲涯。”

(4).常與“金童”對舉,指侍奉仙人的女童。《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一時仙樂數聲,畫閣開處,左有金童,右有玉女。”

(5).草名,即女蘿。《爾雅·釋草》:“蒙,玉女。” 郭璞 註:“蒙,即唐也,女蘿別名。”

天開

超越常規的活動, 煥發、奔放

異想天開

豐隆

(1).亦作“ 豐霳 ”。古代神話中的雷神。後多用作雷的代稱。《楚辭·離騷》:“吾令 豐隆 椉雲兮,求 宓妃 之所在。”《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 豐隆 乃出,以將其雨。” 高誘 註:“ 豐隆 ,雷也。” 唐 皮日休 《霍山賦》:“叱 豐隆 ,奔列缺,轟然霹靂,天地俱裂。” 清 張尚瑗 《仙霞關》詩:“淙淙飛泉下幽壑,輣衝百道鳴豐霳。” 郭沫若 《創造者》詩:“你聽,他聲如豐隆。”

(2).豐盛隆厚。《後漢書·公孫瓚傳》:“據職高重,享福豐隆。”《宋書·禮志三》:“其優衍豐隆,無所取喻。” 宋 李之儀 《與金馬部書》之十一:“至於樽俎豐隆,祖帳華茂,傾意於俯格,而至巷無居人。”

(3).高大崇隆。《藝文類聚》卷六引 南朝 梁 蕭子范 《建安城門峽賦》:“瓌詭豐隆,質狀不同,班黃糅采,玄紫潛通。” 元 陳樵 《東陽縣學暉映樓賦》:“登茲樓以相羊兮,愛結構之豐隆。” 清 張惠言 《景福宮賦》:“豐隆穹崇,岧嶤崔巍。”

不及

(1)

 

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

 

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後悔不及

(3)

 

夠不上

(4)

 

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何從

(1).猶怎么辦。多用於對問題的抉擇。《史記·大宛列傳》:“﹝ 宛 貴人﹞約曰:‘ 漢 毋攻我。我盡出善馬,恣所取,而給 漢 軍食。即不聽,我盡殺善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漢 軍熟計之,何從?’”

(2).從何處,從哪兒。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見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亂者,何從而得之?”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文字如此之難,工農何從看起?”

(3).猶何嘗,何曾。《白雪遺音·馬頭調·又是想來》:“一片的假意,哄奴到如今,何從有真心。”《紅樓夢》第一百回:“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

靈奇

(1).神異,神奇。《藝文類聚》卷八四引 漢 朱仲 《相貝經》:“ 皇帝 、 唐堯 、 夏禹 三代之貞瑞,靈奇之祕寶。” 南朝 宋 謝靈運 《佛影銘》:“ 法顯道人 ,至自 祇洹 ,具説佛影,偏為靈奇。” 唐 柳宗元 《與呂溫論<非國語>書》:“甚者好怪而妄言,推天引神,以為靈奇,恍惚若化,而終不可逐。” 康有為 《大同書》癸部第二章:“況又有五勝三明之妙術,神通運用,更為靈奇。”

(2).特別靈巧。《天雨花》第二二回:“船中卻又無貨物,駕駛靈奇吃水輕。”

(3).奇異秀麗。 南朝 梁 蕭統 《和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茲岳信靈奇,嘉木互紛糺。” 唐 丘丹 《奉使過石門觀瀑》詩:“靈奇既天造,惜處窮海甸。” 清 侯方域 《書黃之久畫後》:“焉知其不常登蜃樓以觀日,習潮音而聽濤涌,而後以其靈奇恍惚之況,寓之於畫耶?”

(4).指奇異秀麗之景色。 趙朴初 《鷓鴣天·游昆明西山》詞:“登絶頂,攬靈奇,天光虹彩晃 滇池 。”

(5).卓越優異。 唐 高適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詩:“故交負靈奇,逸氣包謇諤。” 郁達夫 《雜感詩》之一:“俊逸靈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

貝葉

古代 印度 人用以寫經的樹葉。亦借指佛經。 唐 玄奘 《謝敕賚經序啟》:“遂使 給園 精舍,併入提封;貝葉靈文,鹹歸冊府。” 元 榮肇 《原釋》:“如兇惡之徒,日誦貝葉之書,心藏蛇蠍之行,既死矣,以其能信佛,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樂。”

傳心

(1).佛教禪宗指傳法。初祖 達摩 來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謂法即是心,故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見 唐 希運 《傳心法要》。 唐 王維 《同崔興宗送瑗公》詩:“一施傳心法,惟將戒定還。” 唐 齊己 《荊渚逢禪友》詩:“閒吟莫忘傳心祖,曾立階前雪到腰。”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裴休》:“ 休 會昌 中官於 鍾陵 ,請 運 ( 希運 )至郡,以所解一篇示之。師不顧曰:‘若形於紙墨,何有吾宗!’ 休 問其故。曰:‘上乘之印,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休 録之為《傳心法要》雲。” 清 道霈 《重刊<壇經>緣起》:“佛佛出世,祖祖傳心。”

(2).指儒家的道統傳授。 宋 何坦 《西疇常言》:“道統之傳自 堯 舜 ,《書》雖載‘精一’傳心,而學之名未著也。”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夢溪筆談》

常覺一切事。——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如是

如此這么;像這樣

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清· 劉開《問說》

有為

做出成績

奮發有為

大有為也。——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詩詞推薦

詠金剛六如·其六·電原文_詠金剛六如·其六·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