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漫賦·其一原文
蒿徑難安仲蔚居,且同咄咄向空書。
瞻天望切嗟無路,陟屺悲深悔絕裾。
如鬼未堪譏謁者,寡親只合賦歸歟。
飄搖風雨棲難定,豈是吾家乏敝廬。
詩詞問答
問:有感漫賦·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沈光文
問:有感漫賦·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有感漫賦·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沈光文的名句有哪些?答:沈光文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此詩收於范鹹《重修台灣府志》,又載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陳漢光《台灣詩錄》。
2. 此詩收於范鹹《重修台灣府志》,又載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專集》、陳漢光《台灣詩錄》。
參考注釋
蒿徑
指長滿雜草的小路。 宋 范成大 《元夜憶群從》詩:“愁里仍蒿徑,閒中更蓽門。”
咄咄
感慨聲;表示感慨;表示責備或驚詫
咄咄怪事
天望
(1).謂人始死,望天而招魂。《禮記·禮運》:“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然後飯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孔穎達 疏:“天望,謂始死望天而招魂。”
(2).上天的期望。《後漢書·蔡邕傳》:“臣願陛下忍而絶之,思惟萬機,以答天望。” 宋 曾鞏 《韓琦制》:“及受末命,戡濟艱難,以己狥時,坐定大議,天望人事,脗無間然。”
陟屺
(1).《詩·魏風·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鄭玄 箋:“此又思母之戒,而登屺山而望也。”後因以“陟屺”為思念母親之典。 唐 元稹 《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制》:“孝子之於事親也,貧則有啜菽之歡,仕則有捧檄之慶,離則有陟屺之嘆,歿則有累茵之悲。” 明 孫仁孺 《東郭記·井上有李》:“因辟兄以離母,時懷陟屺之思。” 清 錢謙益 《南京光祿寺少卿馮若愚母錢氏加贈宜人制》:“為歌念母之詩,彌深陟屺之嘆。”參見“ 陟岵 ”。
(2).借指母親。
絕裾
扯斷衣裳,指去堅決
母崔氏固駐之, 嶠絕裾而去。——《世說新語·尤悔》
謁者
(1).官名。始置於 春秋 、 戰國 時, 秦 漢 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 南朝 梁 置謁者台,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 陳 及 隋 皆因之。 唐 改為通事舍人。
(2).官名。 東漢 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 後魏 、 北齊 有中謁者僕射, 隋 唐 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 宋 以後廢。
(3).官名。使者的別稱。 漢哀帝 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僕。《文物》1976年第10期:“簡五:謁者二人。簡文所說的謁者,不是職官的專名,是泛指一般傳達、通報的奴僕。據 鳳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的記載,謁者的身份為‘大奴’。”
(5).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左執法東北一星曰謁者,主贊賓客也。”
只合
只應;本來就應該。 唐 薛能 《游嘉州後溪》詩:“當時 諸葛 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金 元好問 《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二折:“早知哥哥來到,只合遠接。” 茅盾 《虹》十:“這班馴良的受帝國主義豢養慣的奴才只合丟在 黃浦江 里。”
賦歸歟
見“ 賦歸 ”。
飄搖
以不穩或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動;在空中隨風搖動
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吾家
(1).我家。《史記·外戚世家》:“主與左右議 長安 中列侯可為夫者,皆言大將軍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騎從我出入耳,奈何用為夫乎?’” 唐 杜甫 《宗武生日》詩:“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2).猶我。 唐 寒山 《詩》之四:“吾家好隱淪,居處絶囂塵。踐草成三徑,瞻雲作四鄰。”
(3).我的同宗。 魯迅 《華蓋集·咬文嚼字一》:“假使他談到Gorky,大概是稱他‘吾家rky’的了。”註:“‘吾家rky’即吾家爾基。舊時常稱同宗的人為‘吾家某某’,有些人為了攀附名人,抬高自己,連同姓也都稱‘吾家某某’。”
敝廬
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禮記·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晉 陶潛 《移居》詩之一:“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為小圃,有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