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至張秋原文
日暮出荊門,夜行復十里。
半帆乘順風,一篙得春水。
篝燈危檣末,餘映徹洲沚。
遠遠聞犬聲,漸喜近井市。
纜人相和歌,饑渴被驅使。
恨無濁酒勞,畢力共王事。
詩詞問答
問:夜至張秋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夜至張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出處:熊峰集卷一
參考注釋
日暮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荊門
湖北省地級市。位於湖北省中部,面積35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1平方公里,人口11萬。焦枝鐵路穿過市區。是石油化工城市
夜行
(1) 夜間行走
路上只有很少的幾個夜行人
(2) 夜間航行或行駛
順風
指行進的方向跟風向一致,比喻順應時勢
順風潮流
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黃武 元年,遷左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楊維楨 《雨後雲林圖》詩:“浮雲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贈》詩:“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遊獵。《金史·輿服志下》:“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
篝燈
謂置燈於籠中。《宋史·陳彭年傳》:“ 彭年 幼好學,母惟一子,愛之,禁其夜讀書, 彭年 篝燈密室,不令母知。” 宋 王安石 《書定院窗》詩:“竹雞呼我出華胥,起滅篝燈擁燎爐。”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董生》:“方將篝燈,適友人招飲,遂扃戶去。” 清 曹寅 《玲瓏四犯·雨夜聽琵琶》詞:“篝燈重到,涼煙四纈閒窗,又幾度昏昏曉曉?” 清 姚鼐 《夜讀》詩:“篝燈每夜讀,古人皆死矣。”
危檣
(1).高的桅桿。 南朝 陳 陰鏗 《渡青草湖》詩:“行舟逗遠樹,度鳥息危檣。” 宋 王安石 《夏夜舟中頗涼有感》詩:“扁舟畏朝熱,望夜倚危檣。”
(2).指帆船。 清 孫枝蔚 《曹娥江舟中》詩:“路轉危檣急,沙回亂草浮。”
映徹
(1).照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桓玄 問 仲文 :‘卿家 仲堪 ,定是何似人?’ 仲文 曰:‘雖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徹九泉。’”
(2).晶瑩剔透貌。 清 吳偉業 《行路難》詩之二:“中有青熒之朱火,下有映徹之澄冰。”
洲沚
水中小塊陸地。 南朝 宋 鮑照 《贈傅都曹別》詩:“輕鴻戲江潭,孤雁集洲沚。” 唐 劉禹錫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因令屬和重以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冬遊見清淺,春望多洲沚。” 清 薛福成 《考察近事謹陳管見疏》:“擇地築庫,務求僻遠,或在洲沚之上,或上山嶺之間。”
遠聞
聲名遠播。《楚辭·九章·抽思》:“夫何極而不至兮,故遠聞而難虧。” 姜亮夫 校註:“遠聞,謂聲聞之遠也。”
井市
(1).做買賣的市街。古代因井為市,故稱。 唐 李紳 《入揚州郭》詩:“堤繞門津喧井市,路交村陌混樵漁。” 明 文徵明 《飲子畏小樓》詩:“君家在 皐橋 ,諠闐井市區。”
(2).代稱商賈。 宋 梅堯臣 《李審言相招令開寶塔院》詩:“又效井市態,屈強體非雅。”
相和歌
古歌名。《宋書·樂志三》:“《相和》, 漢 舊歌也。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參閱《樂府詩集·相和歌辭》題解。
饑渴
(1).腹餓口渴。《詩·王風·君子於役》:“君子於役,苟無飢渴。”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二》:“此蛇所以致鳥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飼之,勿令飢渴。” 艾青 《春》詩:“而這古老的土地呀,隨時都像一隻飢渴的野獸,舐吮著年輕人的血液,頑強的人之子的血液。”
(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叢子·公儀》:“君若飢渴待賢,納用其謀,雖蔬食水飲, 伋 亦願在下風。” 清 李漁 《風箏誤·遣試》:“小生方在驚疑之際,彼婦正在飢渴之中。”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二:“對於飢渴著勝利的老百姓,即使小敗已經就是好訊息了,何況還是‘大捷’。”
(1).腹餓口渴。飢,通“ 飢 ”。《商君書·戰法》:“民倦且饑渴。”
(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 宋 曾鞏 《到亳州與南京張宣徽啟》:“始敢通牋記參候之禮,庶幾將心誠饑渴之勤載省孤蒙。”
驅使
(1) 迫使;使喚
不堪驅使。——《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不堪母驅使。
供驅使
(2) 推動
為好奇心所驅使
(3) 差遣;派用
年在方剛,適可驅使
濁酒
未濾的酒
濁酒一杯家萬里。——宋· 范仲淹《漁家傲》
畢力
盡力;竭力
吾與汝畢力平險。——《列子·湯問》
王事
(1).王命差遣的公事。《詩·小雅·北山》:“四牡彭彭,王事傍傍。” 晉 王讚 《雜詩》:“王事離我志,殊隔過商參。” 宋 張孝祥 《題朱元順浯溪圖》詩:“去年到 浯溪 ,王事有期程。”
(2).特指朝聘、會盟、征伐等王朝大事。《易·坤》:“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高亨 註:“從征者有人未立功亦得賞,是無成有終。”《禮記·喪大記》:“既葬,與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國事。” 孫希旦 集解:“王事,謂朝聘、會盟、征伐之事。”《南史·劉悛傳》:“ 劉勔 殞身王事,宜存封爵。”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何宏中》:“父 子寄 守 武州 宣寧 尉,歿王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二節:“在 商 朝統治的區域裡……王和國家是一體的,所以一切重大的國家事務都被稱為‘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