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七日再宿覺林寺次張婿東生韻

作者:杜璽 朝代:清代

原文

秋高暑氣清,微雲澹無滓。

復來方外游,偃息空山里。

夫豈慕禪寂,心定似水止。

此中有真趣,且住為佳耳。

盈盈月半規,的的花含蕊。

薄醉昵清酣,樓角鐘聲起。

詩詞問答

問:《中秋前七日再宿覺林寺次張婿東生韻》的作者是誰?答:杜璽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杜璽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璽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參考注釋

秋高

謂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陳潤 《賦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贊 《題壺山》詩:“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紅。”

暑氣

盛夏的熱氣

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水滸傳》

方外游

謂尋仙訪道。 唐 王武陵 《宿慧山寺》詩序:“賦詩道意,以紀方外之游。” 金 王若虛 《茅先生道院記》:“﹝公﹞乃棄家為方外游。” 元 湯式 《一枝花·題心遠軒》套曲:“不從方外游,且向寰中住。”參見“ 方外 ”。

偃息

(1) 休養;歇息

(2) 停息;止息

空山

幽深少人的山林。 唐 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詩:“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明 李攀龍 《仲春虎丘》詩:“古剎雲光杳,空山劍氣深。” 李大釗 《警 * 父老書》:“空山已無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禪寂

(1).佛教語。釋家以寂滅為宗旨,故謂思慮寂靜為禪寂。《維摩詰經·方便品》:“一心禪寂,攝諸亂意。” 唐 李邕 《鄭州大雲寺碑》:“發趣如因,彌入禪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殷遙》:“與 王維 結交,同慕禪寂,志趣高疏,多雲岫之想。” 明 唐順之 《丹陽別王道思》詩:“平生學禪寂,猶自別離難。”

(2).謂坐禪習定。《景德傳燈錄·迦毗摩羅》:“師可禪寂於此否?” 蘇曼殊 《幽光錄》:“﹝僧 祖心 ﹞年二十六,忽棄家為僧,禪寂於 羅浮 匡廬 者久之。”

心定

心安。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倒心定一些了。”

中有

即中陰。《俱舍論·分別世品》:“死生二有中,五藴名中有;未至應至處,故中有非生。”《大乘義章》卷八:“兩身之間,所受陰形,名為中有。”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 犢子 主張有‘中有’(‘生有’與‘死有’之間的狀態),此論也有‘中間涅槃’即在中有中入滅的說法。”詳“ 中陰 ”。

真趣

真正的意趣、旨趣。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殷仲文<興矚>》:“晨游任所萃,悠悠藴真趣。” 宋 蘇舜欽 《呂公初示古詩一編因以短歌答之》:“上有致君卻敵之良策,下有逍遙傲世之真趣。”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二:“ 霞村 詩,意境幽恬,善發真趣。”

且住為佳

勸人暫留的話。 晉 無名氏 《且住為佳帖》:“天氣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近,且住為佳爾。” 宋 辛棄疾 《霜天曉角·旅興》詞:“宦遊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為佳耳。”參閱 清 徐釚 《詞苑叢談·品藻一》。

盈月

滿月,圓月。指農曆每月十五夜之月。《三國志·魏志·管輅傳》“ 毓 未解 輅 言,無幾, 曹 爽等誅,乃覺寤雲”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管辰 《管輅別傳》:“三五盈月,清耀燭夜。”

半規

半圓形。有時借指太陽或月亮。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南亭》詩:“密林含餘清,遠峯隱半規。” 宋 楊萬里 《海門殘照》詩:“萬里長江白,半規斜日黃。” 陳毅 《泗宿道中》詩:“半規殘月照,鐵騎送長征。”

的的

(1) 明白,昭著

(2) 副詞。的確;實在

吾犧牲百死而不辭,而使汝擔憂,的的非吾所忍。——清· 林覺民《與妻書》

樓角

指高樓的檐角。 唐 杜甫 《東樓》詩:“樓角臨風迥,城陰帶水昏。” 唐 白居易 《夜歸》詩:“樓角漸移當路影,潮頭欲過滿江風。” 宋 賀鑄 《踏莎行·思牛女》詞:“樓角參橫,庭心月午,侵階夜色涼經雨。”

詩詞推薦

中秋前七日再宿覺林寺次張婿東生韻原文_中秋前七日再宿覺林寺次張婿東生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