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泉原文
斷崖天削成,半腰為坳窊。
殿閣在其中,乃是釋子家。
初疑無路通,去必淩紫霞。
屈曲轉山足,雲蘿可攀拿。
忽然至其上,金碧藏谽谺。
卻見岩下路,目睛眩生花。
僧有定慧者,來自蜀道賒。
五代方亂離,相此山水佳。
卜居不復出,焚香擁袈裟。
嗟余但企仰,涉世空喧譁。
安得寄遁此,可以忘幽遐。
詩詞問答
問:漱玉泉的作者是誰?答:蔣之奇
問:漱玉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蔣之奇的名句有哪些?答:蔣之奇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部
2. 原註:《邵武府志》。
參考注釋
斷崖
亦作“ 斷厓 ”。陡峭的山崖。 唐 周賀 《寄新頭陀》詩:“遠洞省穿湖底過,斷崖曾向壁中禪。” 宋 辛棄疾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詞:“斷崖脩竹,竹里藏冰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修黎 ﹞嘗曰:‘吾幼即愛山河林壑之幽寂,遊戲於斷厓絶壁之為危險,吾伴侶也。’” 華山 《遠航集·窯洞陣地戰》:“光線從通到外面斷厓上的氣孔里,透視到人住的窯洞裡。”
半腰
物體的中部;半中間
樹半腰
坳窊
地面的低洼處。 宋 蘇軾 《丙子重九》詩之一:“惟有黃茆浪,堆壠生坳窊。” 宋 黃庭堅 《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詩:“問誰作此邑,耆舊對予嗟:‘前日 耿令君 ,遷民出坳窊。’”
殿閣
(1).殿堂樓閣。《漢書·王莽傳下》:“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 長安 ,入 未央宮 ,緣殿閣。”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榮光飄殿閣,虛籟合笙竽。”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樹木叢陰中,殿閣屹然四五所。”
(2). 宋 代大學士皆帶殿閣銜,以崇其資望,如 集賢殿 、 右文殿 之類。 明 清 兩代,大學士為內閣長官,仍以殿閣名入銜,如 明 之 中極殿 、 建極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清 之 保和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體仁閣 等。故宰執又通稱為“殿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順治 十五年,改內三院為內閣,其大學士俱加殿閣銜。”
其中
那裡面;那中間
樂在其中
乃是
是,就是
人民民眾乃是真正的英雄
釋子
僧徒的通稱。取 釋迦 弟子之意。《雜阿念經》:“若欲為福者,應於沙門釋子所作福。” 唐 韋應物 《寄皎然上人》詩:“ 吳興 老釋子,野雪蓋精廬。”《初刻拍案驚奇》卷七:“ 玄宗 雖崇奉道流,那 惠妃 卻篤信佛教,各有所好。 惠妃 信的釋子,叫做 金剛三藏 。”
紫霞
紫色雲霞。道家謂神仙乘紫霞而行。《文選·陸機<前緩聲歌>》:“獻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 劉良 註:“眾仙會畢,乘霞而去。”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十:“至人洞玄象,高舉凌紫霞。” 明 張鳳翼 《灌園記·君後自責》:“誰知道絜帶咱,享榮華,似拔宅飛昇凌紫霞。”
屈曲
彎曲;曲折
畫欄屈曲
山足
山腳。《詩·大雅·早麓》“瞻彼旱麓” 毛 傳:“麓,山足也。” 唐 徐浩 《謁禹廟》詩:“山足靈廟在,門前清鏡流。” 宋 梅堯臣 《三層瀑》詩:“山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清 唐孫華 《東林寺》詩:“我行山足下,了不聞鈴鐸。”
雲蘿
(1).藤蘿。即紫藤。因藤莖屈曲攀繞如雲之繚繞,故稱。 南朝 宋 鮑照 《游思賦》:“結中洲之雲蘿,託綿思於遙夕。” 唐 孟郊 《送清遠上人歸楚山舊寺》詩:“水寺一別來,雲蘿三改陰。”
(2).指深山隱居之處。 宋 林逋 《深居雜興》詩之二:“花月病懷看《酒譜》,雲蘿幽信寄《茶經》。” 明 陸采 《明珠記·榮封》:“朝玉殿,訪雲蘿。親骨肉,永歡娛。”
忽然
突然地,動作、行為的發生或情況的變化來得迅速又出乎意料地
忽然撫尺一下。——《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天氣忽然冷了起來
金碧
(1).金和玉。《後漢書·烏桓傳》:“婦人至嫁時乃養髮,分為髻,著句決,飾以金碧。”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序:“故玄黃經緯之辨,金碧沉浮之殊,僕以為亦合其美並善而已。”
(2).金黃和碧綠的顏色。 唐 羅鄴 《上陽宮》詩:“深鎖笙歌巢燕聽,遙瞻金碧路人愁。” 宋 蘇軾 《雍秀才畫草蟲八物·鬼蝶》詩:“雙眉卷鐵絲,兩翅暈金碧。” 清 杜岕 《報恩寺塔燈歌》:“共推此塔天下少,金碧丹青壯麗殊。”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又有瓊瑤的軒館同金碧的台榭。”
(3).金馬、碧雞。《文選·陸機<演連珠>》:“金碧之巖,必辱鳳舉之使。” 劉孝標 注引《漢書》:“或言 益州 有 金馬 碧雞 之神,可醮而致。” 唐 陳子昂 《送殷大入蜀》詩:“ 蜀 山金碧地,此地饒英靈。”參見“ 金馬碧雞 ”。
(4).指國畫顏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綠。
谽谺
(1).山谷空曠貌。 唐 盧照鄰 《五悲·悲昔游》:“當谽谺之洞壑,臨決咽之奔泉。” 清 厲鶚 《二月十七日重遊洞霄宮探大滌洞天》詩:“穿盡幽篁履苔石,驚見谽谺洞門坼。”參見“ 谽呀 ”。
(2).山石險峻貌。 唐 獨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則有劒山巉巉,天鑿之門,二壁谽谺,高岸嶙峋。” 清 金志章 《鈐山行》:“ 鈐山 四繞青谽谺, 袁江 一綫盤脩虵。”
(3).猶閃爍。 唐 杜甫 《柴門》詩:“長影沒窈窕,餘光散谽谺。” 清 趙執信 《平度州道中望東北諸山》詩:“臺閣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谽谺。”
(4).中空貌。 清 史夔 《弘濟寺》詩:“戌削寒侵袂,谽谺樹隱門。” 清 譚嗣同 《城南思舊銘並敘》:“加北俗多忌,厝棺中野,雨日蝕漏,谽谺洞開。”
下路
(1).前方;路邊。《韓非子·十過》:“ 韓 使人之 楚 , 楚王 因發車騎陳之下路,謂 韓 使者曰:‘報 韓君 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南史·謝靈運傳》:“後 秦 郡府將 宋齊 受使至 塗口 ,行達 桃墟村 ,見有七人下路聚語,疑非常人,還告郡縣,遣兵隨 齊 掩討禽之。” 元 宮大挺 《七里灘》第三折:“見旗幟上月華日精,諕的些居民從速風迸,呈百般的下路潛藏無掩映,不知您,帝王情,是怎生。”
(2).猶言下江,指 長江 下游的地方。《醒世恆言·蔡瑞虹忍辱報仇》:“這番在下路脫了糧食,裝回頭貨回家,正趁著順風行走。”《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他有個妹子,嫁與下路人,住在 前門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宦成 聽見那兩個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蕭山縣 的話--下路船上,不論甚么人,彼此都稱為‘客人’。”
(3).路為 宋 、 金 、 元 行政區劃名, 元 定轄區戶數在十萬以下者為下路。《元史·選舉志一》:“﹝ 至元 六年﹞十二月,中書省定學制頒行之,命諸路府官子弟入學,上路二人,下路二人,府一人,州一人。”參見“ 上路 ”。
目睛
眼珠。亦泛指眼睛。 漢 王充 《論衡·書虛》:“今 顏淵 用目望遠,望遠目睛不任,宜盲眇。” 宋 歐陽修 《猛虎》詩:“已死不敢近,目睛射餘光。”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四:“鴝鵒取其目睛,和人乳研滴眼中,能見煙霄外事。”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一篇:“後或更拓其封域,舉一切可以圖寫,接於目睛者皆屬之。”
生花
(1).鮮花。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得其生花十斛,乾之,纔可得五六耳。”《廿載繁華夢》第八回:“ 五嫂 就與 桂妹 脫褐,念經禮斗;又將院裡掛生花,結橫彩。”
(2).謂結成花狀物;呈現出花的形狀,像花。 南朝 梁簡文帝 《鴛鴦賦》:“始臨涯而作影,遂蹙水而生花。” 宋 黃庭堅 《憶帝京·私情》詞:“銀燭生花如紅豆。占好事、而今有。”《 * 詞話》第二回:“口兒里常噴出異香蘭麝,櫻桃初笑臉生花。”
(3).開花。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 李太白 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因以比喻好文章。 明 葉憲祖 《鸞鎞記·挫權》:“向人乞憐應禮下,何事驕人一謎奢。休喳。謾思量代筆生花。”參見“ 生花筆 ”。
(4).眼昏花。 宋 徐鉉 《亞元舍人猥貽佳作因為長歌兼寄陳君庶》:“酒酣耳熱眼生花,暫似京華歡會處。” 宋 蘇軾 《雪後書北台壁》詩之二:“城頭初日始翻鵶,陌上晴泥已沒車。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5).形容善於言辭。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風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對老地主說明了那裡是來龍,那裡是去脈。” 阿英 《灰色之家》三:“法官剛說到這裡,大塊頭髮起急來了,插上又運用他的生花之舌說:‘……’”
(6).古時魔術表演之一。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博弈嬉戲·生花》:“今京城有生花種植以戲者……種瓜植樹,即生花之事也。蓋自 漢武 時 大宛 所獻眩人始雲。”
定慧
定學與慧學的並稱。定,禪定;慧,智慧。《法華經·序品》:“佛子定慧具足。” 唐 劉長卿 《送薛據宰涉縣》詩:“既將慕幽絶,兼欲看定慧。”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一:“古人念念在定慧,臨終安得而亂?今人念念在散亂,臨終安得而定?”參見“ 三學 ”。
來自
表示來源,但通常不帶有肇始之意,而指從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過賦與、移轉、演繹、模仿或再生而發生
主要收入來自開採煤礦
蜀道
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 溫庭筠 《過華清宮二十二韻》:“早梅悲 蜀 道,高樹隔 昭 丘。”《隸續·漢建平郫縣碑》 宋 洪适 釋:“右《建平郫縣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紀年,其五年已改為 元壽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爾。”《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修 謂 松 曰:‘ 蜀 道崎嶇,遠來勞苦。’” 陳毅 《詠三峽》:“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萬山間。”
五代
繼唐之後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相繼統治中原,合稱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時始印五經。——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亂離
(1).政治混亂,給國家帶來憂患。《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毛 傳:“離,憂。” 鄭玄 箋:“今政亂國將有憂病者矣。” 晉 潘岳 《關中詩》:“亂離斯瘼,日月其稔。” 明 方孝孺 《絕命詞》:“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2).遭亂流離。 漢 王粲 《贈蔡子篤》詩:“悠悠世路,亂離多阻。”《後漢書·烈女傳·董祀妻》:“感傷亂離,追懷悲憤。” 唐 劉長卿 《送李錄事兄歸襄鄧》詩:“白首相逢征戰後,青春已過亂離中。”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亂離時候,照顧不到,一遇‘逆兵’(或是“天兵”)就無法可想。”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卜居
選擇居處
卜居於鄉
復出
不再擔任職務或停止社會活動的人又出來擔任職務或參加社會活動(多指名人)。焚香
(1) 燒香
焚香拜佛
(2) 點燃香支
焚香禱告
袈裟
和尚披的法衣,由許多長方形布片拼綴而成
企仰
踮起腳來仰望。引申指景仰,仰慕。《陳書·宣帝紀》:“朕企仰前聖,思求訟平,正道多違,澆風靡乂。” 宋 王安石 《上郎侍郎書》:“庶幾進望庭下,解積年企仰之意。” 清 黃宗羲 《明文案序下》:“當 空同 之時, 韓 、 歐 之道如日中天,人方企仰之不暇。” 郭沫若 《羽書集·發揮大無畏的精神》:“我們有好些人在焦躁中企仰著外國的偉大作家。”
涉世
接觸社會,經歷世事
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學不及衍,涉世聲譽過之。——《晉書·孔衍傳》
喧譁
聲音大而雜亂
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夠
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漢· 賈誼《論積貯疏》
(2) 表示許可
現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壞;還好
她的英文還可以
(4) 很;厲害
這真閒得可以
幽遐
僻遠;深幽。《晉書·禮志下》:“故雖幽遐側微,心無壅隔。” 唐 包融 《武陵桃源送人》詩:“ 武陵 川逕入幽遐,中有雞犬 秦 人家。” 明 吳本泰 《帝京篇》詩:“求治毋太速,防微勿滋蔓。所期日月光,幽遐理必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