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院學士灸焫連日戲作鄙句

作者:彭汝礪 朝代:宋代

察院學士灸焫連日戲作鄙句原文

截艾作炷大如椽,三日徹夜燒丹田。

心腹生火口生煙,皮毛潤澤骨骼堅。

舍杖趨走腳輕儇,赫如渥丹顏色鮮。

五十六歲如少年,顧我一生百迍邅。

病多未老先華顛,欲灸自量無罪愆。

一切久矣付諸緣,三月人家花欲燃。

陽春水色碧於天,更欲載公青翰船。

喚取佳人舞繡筵,一飲一斗醉不眠。

不怕世人笑逃禪,火中自會生金蓮。

作詩問公奚若旃,肌肉忍自投戈鋋。

亶顧厥後勤著鞭,萬事悉置心超然。

服食不須求汞鉛,公名已自列諸仙。

詩詞問答

問:察院學士灸焫連日戲作鄙句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察院學士灸焫連日戲作鄙句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先韻

參考注釋

三日

(1).三天。《易·蠱》:“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2).一個月的第三天。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二月三日, 丕 白:歲月易得,別來行復四年。”

(3).指三月三日上巳節。 晉 潘尼 《三月三日洛水》詩:“聊為三日游,方駕結龍旂。”

徹夜

整夜;一夜

徹夜苦讀

燒丹

猶煉丹。指道教徒用硃砂煉藥。 南朝 陳 徐陵 《答周處士書》:“比夫煮石紛紜,終年不爛;燒丹辛苦,至老方成。” 唐 許渾 《贈王山人》詩:“近來聞説燒丹處,玉洞桃花萬樹春。” 宋 陸游 《寄成都籧道人》詩:“賣藥 錦城 中,燒丹 雪山 麓。” 清 趙翼 《刪改舊詩作》詩之二:“笑同古鍊師,燒丹窮昏晝。”

心腹

親信的人

生火

使柴、煤等燃起來

生火做飯

生煙

(1).煙氣。 元 狄君厚 《介子推》第四折:“猛一陣煤撲人生煙熗人,風捲泄盪起灰塵。”

(2).冒出煙來。形容非常著急或情緒激動。《說唐》第三十回:“急得七竅生煙,一些主意全無。”

皮毛

(1) 帶毛獸皮的總稱

貂皮是貴重的皮毛

(2) 體表皮膚和附著於皮膚的毫毛的合稱

(3) 比喻表面的知識

略知皮毛

澤骨

見“ 澤及枯骨 ”。

走腳

跑腿。《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其間走腳通風,傳書遞簡,全虧著一個奶娘。”

輕儇

(1).輕佻;不莊重。 宋 司馬光 《起請科場札子》:“容止輕儇,言行醜惡。” 明 宋濂 《大明故賢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太子贊善大夫章公神道碑銘》:“及成童,嶷然莊重,不習鄉井輕儇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幸而叛軍皆輕儇學生,毫無遠略。”

(2).輕快,矯健。 清 洪昇 《長生殿·合圍》:“聽罷了令,疾翻身躍登錦鞍,側著帽,擺手輕儇。”

渥丹

潤澤光艷的硃砂。多形容紅潤的面色。《詩·秦風·終南》:“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鄭玄 箋:“渥,厚漬也。顏色如厚漬之丹,言赤而澤也。” 唐 裴鉶 《傳奇·孫恪》:“津液傾輸,根蒂盪動,骨將化土,顏非渥丹,必為怪異所鑠。”《老殘遊記》第九回:“只見那人已經進來……有五十來歲光景,面如渥丹,鬚髯漆黑。”

顏色

(1)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2)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指顏料或染料

(4)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 白居易《長恨歌》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一生

整個生命期間

迍邅

(1).難行貌。 漢 蔡邕 《述行賦》:“途迍邅其蹇連,潦污滯而為災。”《西遊記》第四三回:“老師父步步逢災,纔脫了魔障,幸得這一路平安,又遇著黑水迍邅。”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阮龍光》:“倉皇歸去,步步迍邅。”

(2).指遲疑不進。 明 張景 《飛丸記·京邸道故》:“但見氣吞虹倚天,長劍流光捻;及早定 天山 ,莫自迍邅。”

(3).處境不利;困頓。 晉 左思 《詠史》之七:“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唐 張鷟 《遊仙窟》:“嗟運命之迍邅,嘆鄉關之眇邈。” 清 李漁 《憐香伴·神引》:“只要他好事能成,便受些迍邅也無礙。”

老先

見“ 老先生 ”。

華顛

白頭。指年老。《後漢書·崔駰傳》:“ 唐且 華顛以悟 秦 , 甘羅 童牙而報 趙 。” 唐 盧肇 《被謫連州》詩:“黃絹外孫翻得罪,華顛故老莫相嗤。” 清 趙翼 《接張廉船書寄答》詩:“欲作報章無別語,相期健飯到華顛。” 魯迅 《集外集拾遺·<哀范君三章>之一》:“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自量

自己審度估量;自知之明

這人太不自量

罪愆

罪過;過失。 唐 顧況 《歸陽肖寺》詩:“盡力答明主,猶自招罪愆。”《三國演義》第九一回:“ 孔明 曰:‘此乃我之罪愆也。’” 清 李漁 《奈何天·錫祺》:“他前生既無孽障,今生也沒有罪愆。” 郭沫若 《落葉》:“他只覺得自己的罪孽深重,只想一心一意預備著消滅罪愆,完全泯沒了自己的要求。”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夢溪筆談》

常覺一切事。——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諸緣

佛教語。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種種世相,皆為我心識攀緣之所,故稱諸緣。《楞嚴經》卷一:“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諸緣,緣所遺者。” 宋 蘇軾 《和陶雜詩》之九:“思我無所思生,安能觀諸緣。” 清 顧炎武 《應州》詩之一:“頓覺諸緣減,臨風獨洒然。”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家花

喻指自己的妻子。與“野花”相對。《石頭記》第六七回:“他別想著俗語説的‘家花那有野花香’的話,他要信了這個話,可就大錯了。”

春水

(1).春天的河水。《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 黃武 元年,遷左將軍”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勃 《吳錄》:“及春水生, 潘璋 等作水城於上流。” 唐 杜甫 《遣意》詩之一:“一徑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元 楊維楨 《雨後雲林圖》詩:“浮雲載山山欲行,橋頭雨餘春水生。”

(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 唐 崔珏 《有贈》詩:“兩臉夭桃從鏡發,一眸春水照人寒。”

(3).指帝王春季遊獵。《金史·輿服志下》:“其從春水之服則多鶻捕鵝,雜花卉之飾。”《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歲春水所過州縣,其小官多幹事,蓋朕嘗有賞擢,故皆勉力。”

青翰

(1).亦稱“ 青莊 ”。信天翁的別稱。《尚書大傳》卷一:“取白狐青翰。” 鄭玄 註:“翰,毛之長大者。”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禽鳥下·鵜鶘》:“《正字通》:信天緣,俗名青翰,一名青莊。”

(2).即青翰舟。《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龍文飾轡,青翰侍御。” 呂延濟 註:“青翰,船名。” 唐 溫庭筠 《昆明池水戰詞》:“溟池海浦俱喧豗,青翰畫鷁相次來。” 清 龔自珍 《虞美人》詞:“門前青翰泊雙雙,怕見芙蓉未敢涉秋江。”參見“ 青翰舟 ”。

喚取

呼請。 唐 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四:“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宋 張元乾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詞:“喚取謫仙平章看,過 苕溪 、尚許垂綸否?” 清 陳維崧 《玉蝴蝶·無悶》詞:“絳帳生徒, 青州 從事,喚取鸕鷀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

佳人

(1) 貌美的女子

(2) 美好的人,指懷念的人或理想中的人

(3) 有才幹的人

繡筵

華筵。 唐 杜甫 《料理》詩:“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 宋 陸游 《六月二十六日夜夢赴季長招飲》詩:“清夢都忘雙鬢改,繡筵還喜一尊同。”

不怕

——連詞。猶言縱然,即使

比如童生進了學,不怕十幾歲,也稱為“老友”;若是不進學,就到八十歲,也還稱“小友”。——《儒林外史》

世人

世上的人;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宋· 周敦頤《愛蓮說》

逃禪

(1).逃出禪戒。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蘇晉 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仇兆鰲 註:“逃禪,猶雲逃 墨 逃 楊 ,是逃而出,非逃而入。”

(2).指遁世而參禪。 唐 牟融 《題寺壁》詩:“聞道此中堪遁跡,肯容一榻學逃禪。” 明 無名氏 《四賢記·邂逅》:“端恐路途未穩,學逃禪雲外,覓個親人。” 胡懷琛 《送亞子歸梨里》詩:“商量偕隱謀非錯,檢點逃禪事亦難。”

金蓮

舊指纏足婦女的小腳

三寸金蓮

奚若

猶奚如。何如。《禮記·檀弓下》:“歲旱, 穆公 召 縣子 而問然,曰:‘天久不雨,吾欲暴尪而奚若?’” 鄭玄 註:“奚若,何如也。” 漢 劉向 《說苑·善說》:“是以知 仲尼 之賢,而不知其奚若?”《東周列國志》第一○一回:“然則今王之信任忠良,惇厚故舊,視 秦孝公 、 楚悼王 奚若?”

肌肉

(1) 人體和動物體的一種組織,能在神經控制下收縮,使器官運動

(2) 果肉

自投

(1).將自身投入(致死之處)。 漢 嚴忌 《哀時命》:“ 務光 自投於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後漢書·劉盆子傳》:“大驚亂走,自投川谷,死者十餘萬。” 宋 曾鞏 《賀克伏交阯表》:“螻蟻之微,自投必死,乾坤之大,終許更生。” 金 元好問 《敏之兄墓銘》:“ 子云 自投,乃脫 歆 豐 。”

(2).以頭碰地。表示自責之意。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怪術》:“ 李 又曰:阿師可下階。僧又趍下,自投無數,衂鼻敗顙,不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翠仙》:“ 才 ( 梁有才 )大懼,據地自投,但言知悔。”

(3).自行投誠。 清 戴震 《於清端傳》:“前時鄰 傜 歲率二三至,殺掠人畜, 成龍 勒鄉勇將搗其巢,鹹懼自投,不敢犯界上,歸所虜掠,然後民得事耕稼。”

戈鋋

(1).戈與鋋。亦泛指兵器。《文選·班固<東都賦>》:“元戎竟野,戈鋋彗雲。” 李善 註:“《説文》曰:‘鋋,小矛也。’” 唐 岑參 《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旌節羅廣庭,戈鋋凜秋霜。” 清 顧炎武 《萊州》詩:“礮甲初傳造,戈鋋已擊屠。”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變化不知本原之害》:“彼西人之練兵也,其猶壯士之披甲冑而執戈鋋也。”

(2).借指戰爭。 前蜀 杜光庭 《溫江縣招賢觀眾齋詞》:“一方昭泰,四境乂安,疫毒無侵,戈鋋不作。”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詩:“一伻與一校,幸不逢戈鋋。” 清 秦松齡 《滿目》詩:“滿目紅旗載米船,西南何日罷戈鋋。”泛指爭鬥、衝突。 宋 邵雍 《觀棋長吟》:“座上戈鋋嘗擊搏,面前冰炭旋更移。” 明 劉元卿 《賢奕編·證學》:“今人意見相左則衷起戈鋋;格調稍殊則眼分青白。”

後勤

後方對前方的一切供應工作;機關、團體等的行政事務性工作

萬事

一切事情;全部事情

萬事如意

超然

(1) 超脫世俗

歷史家所必需的超然態度

(2) 悵惘的樣子

超然不對

服食

(1).衣著食物。《書·旅獒》:“畢獻方物,惟服食器用。”

(2).服用丹藥。道家養生術之一。《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 三國 魏 嵇康 《養生論》:“呼吸吐納,服食養身。”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長安 風俗,自 貞元 侈於游宴……或侈於卜祝,或侈於服食,各有所蔽也。” 清 黃景仁 《池陽寫望》詩:“服食未能遂,名理亮可窮。” 龔爾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鈍庵不至》詩:“昏人累塵想,服食不長生。”

須求

求取。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省事》:“須求趨競,不顧羞慚。” 王利器 集解:“須求,《少儀外傳下》作‘乾求’。”

公名

同類事物的共稱。與“專名”相對。如鳥、獸是公名,而鴉、鵲、虎、豹為專名。 郭沫若 《文藝論集續集·革命與文學》:“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知道文學的這個公名中包含著兩個範疇:一個是革命的文學,一個是反革命的文學。”

自列

自陳;自白。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資治通鑑·晉簡文帝鹹安元年》:“辛亥,使其弟 祕 逼 新蔡王 晃 詣西堂叩頭自列。” 胡三省 註:“自列,自陳列其事。” 宋 王安石 《再辭同修起居注第三狀》:“伏念臣以資序在臣右而行能宜蒙此選者尚多,故嘗自列至於八九。”

詩詞推薦

察院學士灸焫連日戲作鄙句原文_察院學士灸焫連日戲作鄙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