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蹕靜寄山莊二律·其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駐蹕靜寄山莊二律·其二原文

石牆高下護林園,幾樹杏花紅映門。

峰意總教含道秘,泉聲那可廁人言。

心知靜好難耽靜,耳厭喧囂易引喧。

無逸一篇還在手,為予職是牧元元。

詩詞問答

問:駐蹕靜寄山莊二律·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駐蹕靜寄山莊二律·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駐蹕靜寄山莊二律·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元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

參考注釋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護林

保護森林

護林防火

花紅

(1) 為慶賀喜事而贈送的插花掛紅的衣料禮品

花紅緞匹

有拏獲宋江者,賞錢萬萬貫,執雙花紅。——《水滸傳》

(2) 盈利

(3)

(4) 一種落葉小喬木( Malus asiatica ),葉子卵形或橢圓形,花粉紅色。果實球形,像蘋果而小,黃綠色帶微紅,是常見的水果

(5) 這種植物的果實。也叫“林檎”或“沙果”

(6) 賞金

含道

懷藏正道;抱有主張。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考 景皇帝 ,含道居貞,卷懷前代。”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立德何隱,含道必授。”

人言

人們的評論,別人的議論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禮記·樂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陸德明 釋文:“知,音智。”《舊唐書·柳公綽傳》:“寒暑滿天地之間,浹肌膚於外;好愛溢耳目之前,誘心知於內。”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性》:“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猶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嚴維 《丹陽送韋參軍》詩:“ 丹陽 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唐 李鹹用 《送進士劉松》詩:“滔滔皆 魯 客,難得是心知。” 明 馮夢龍 《山歌·素帕》:“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靜好

安靜和美。《詩·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唐 白居易 《聽幽蘭》詩:“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 * 。”

喧囂

(1) 聲音雜亂,不清靜

我屏息靜氣,努力在喧囂的塵世之中尋覓一種純淨、和諧之音。

(2) 叫囂;喧嚷

長矜爭之心,恣喧囂之慢。——《魏書·韓麒鱗傳》

無逸

(1).不貪圖安樂。《書·無逸》:“嗚呼,君子所其無逸。”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盧諶‘感交’》:“自顧非杞梓,勉力在無逸。” 章炳麟 《訄書·原變》:“以是為憂,故‘無逸’之説興,而‘合羣明分’之義立矣。”

(2).《書》的篇名。《書·無逸序》:“ 周公 作《無逸》。” 孔 傳:“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無逸》。” 明 李東陽 《元日早朝》詩:“擬將《無逸》陳 周 戒,咫尺君門奈遠何?” 羅惇曧 《文學源流·周秦諸子總論》:“至於《無逸》開奏議之先,《金縢》啟哀冊之體。”

一篇

(1).古時文字皆著之於竹簡,用牛皮編串如冊,是為一篇。後因稱首尾完整的文字為一篇。《墨子·明鬼下》:“聖人一尺之帛,一篇之書。” 漢 王充 《論衡·本性》:“如此則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故 世子 作養書一篇。” 唐 元稹 《酧白學士代書》詩:“一篇從日下,雙鯉送天涯。” 金 元好問 《遣興》詩:“一篇詩遣興,三醆酒扶頭。”

(2).全篇。 晉 陸機 《文賦》:“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朱子語類》卷八四:“此是一篇綱領。”

元元

平民;老百姓

只覺蒼天方憒憒,莫憑赤手拯元元。——《洪秀全演義》

詩詞推薦

駐蹕靜寄山莊二律·其二原文_駐蹕靜寄山莊二律·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