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良公

作者:李雲龍 朝代:明代

贈良公原文

背囊行賣藥,來往在人群。

灌頂有甘露,慈心如大雲。

杏花妝寶樹,藥碗貯經文。

已證醫王法,自他誰任分。

詩詞問答

問:贈良公的作者是誰?答:李雲龍
問:贈良公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贈良公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文韻

參考注釋

背囊

背袋。 郭沫若 《落葉》:“十點半鐘的時候,才感覺有甚么很重很重的背囊從疲乏極了的脊上落下來了的一樣,我安心,我輕快。” 徐遲 《地質之光》:“他不肯帶上皮箱,只取了一隻地質背囊和一隻公文皮包。”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人群

(1) 成群的人

人群漸漸離去

(2) 指平民、公眾

灌頂

梵語的意譯。原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儀式。佛教密宗效此法,凡弟子入門或繼承阿闍梨位時,必須先經本師以水或醍醐灌灑頭頂。灌謂灌持,表示諸佛的護念、慈悲;頂謂頭頂,代表佛行的崇高。 唐 法崇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所謂灌頂者,若初修道者,入真言門先訪師主大阿闍梨,建立道塲,求灌頂法,入修三密,願證瑜伽,猶如世間輪王太子,欲紹王位,以承國祚,用七寶瓶,盛四大海水,灌頂方承王位,故號佛子。” 唐 顧況 《行路難》詩之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蒙古源流》卷八:“至 蒙古國 ,與汗灌頂,病立愈,遂興禪教。”

甘露

甜美的雨露

曉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慈心

慈悲之心。 清 梅曾亮 《鮑母謝孺人家傳》:“然古名人魁士固多如是,非惟慈心,蓋漸摩之密緻然雲。” 方誌敏 《可愛的中國》:“這種哀叫,並不能感動那肥人和幾個打手的慈心,他們反而哈哈的笑起來了。”

寶樹

(1).佛教語。指七寶之樹,即極樂世界中以七寶合成的樹木。《法華經·壽量品》:“寶樹多花菓,眾生所遊樂。”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香風淨土之聲,寶樹鏗鏘之響,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吳筠 《思還淳賦》:“寶樹瓊軒,凌雲照日。鏗鍠窈窕,不可談悉。” 許地山 《空山靈雨·七寶池上的鄉思》詩:“ 迦陵頻迦 鼓著翅膀,飛到池邊一棵寶樹上。”

(2).泛指珍奇的樹木。《中國民間故事選·百鳥床》:“老輩人說過:走過南山的桂樹林,在一個萬丈高崖上,有一株寶樹,這株樹上的葉子啊,一年四季綠油油的,還隨時開著象紅寶石樣的花朵。”

(3).古代婦女首飾中的步搖。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反插金鈿,橫抽寶樹。” 吳兆宜 註:“《後漢·輿服志》:‘皇后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

(4).猶玉樹。喻佳子弟。典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語言》:“ 謝太傅 ( 謝安 )問諸子姪:‘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車騎( 謝玄 )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於階庭耳。’” 唐 王勃 《滕王閣詩序》:“非 謝 家之寶樹,接 孟 氏之芳鄰。”

經文

經書或宗教典籍的正文

王法

(1) 古時指國家的法律、法令

犯了王法

(2) 泛指行為準則

王法必本於農

他誰

猶言何人、誰。 宋 朱淑真 《秋日偶成》詩:“初合雙鬟學畫眉,未知心事屬他誰。” 元 關漢卿 《竇娥冤》第二折:“婆婆也!須是你自做下怨他誰?”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一折:“恁時節船到江心補漏遲,煩惱怨他誰?”

詩詞推薦

贈良公原文_贈良公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