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獻教授友兄原文
焦心猶覬就功名,痛惜長為疢疾嬰。
欲起病軀思扁鵲,未知窮命問君平。
道途遼邈何由及,田壤蕭條不復耕。
好學豈能幾亞聖,受經從此愧丘明。
詩詞問答
問:寄獻教授友兄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寄獻教授友兄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獻教授友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2. 自註:聞陳處士者善言禍福,因訪之。
參考注釋
焦心
著急;憂慮
焦心如焚
功名
功績和名位;封建時代指科舉稱號或官職名位
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國演義》
但是,他們(指東林黨人)比起那一班讀死書的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總算進步多了。——《事事關心》
痛惜
心痛惋惜哀痛
痛惜這一巨大損失
疢疾
(1).疾病。《周禮·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疢疾險中。” 鄭玄 註:“牛有久病則角里傷。” 宋 陸游 《病起雜言》詩:“國不可無災眚,身不可無疢疾。無災之國亂或更速,無疾之身死或無日。” 明 宋濂 《樗散生傳》:“生脩善藥以活疢疾者,有功於民甚博。” 清 唐甄 《潛書·卿牧》:“去苛歛,如藥石之攻疢疾。”
(2).猶憂患。《孟子·盡心上》:“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 明 歸有光 《昭慈孟皇后》:“古所謂疢疾生智慧者與。”
(3).疵病。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人副天數》:“物疢疾莫能為仁義,唯人獨能為仁義;物疢疾莫能偶天地,唯人獨能偶天地。”
起病
(1).病癒。《晏子春秋·諫上九》:“ 晏子 起病而見公。” 張純一 註:“起病,病癒也。”《醒世恆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那知縣一來是新起病的人,元神未復;二來連日沉酣糟粕,趁著酒興,未免走了酒字下這道兒;三來這晚露坐夜深,著了些風寒:三合湊又病起來。”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余起病補官,年未四十。”
(2).謂人病癒後親友設宴招待、贈送物品表示祝賀。《水滸傳》第 * 回:“這裡卻説 梁中書 在城中,正與 索超 起病飲酒。”《醒世恆言·勘皮靴單證二郎神》:“太尉夫妻好生歡喜,辦下酒席,一當起病,一當送行。”
(3).治病。 明 葉憲祖 《丹桂鈿盒》第五折:“起病從來須妙藥,合婚必定用良媒。” 明 李贄 《曹公》之二:“夫文章可以起病,是天下之良藥不從口入而從心授也。”
(4).生病;得病。《醒世恆言·薛錄事魚服證仙》:“當下夫人備將起病根由盡數説與太醫知道。” 明 高攀龍 《語》:“千病萬痛,有一不起病於身者乎?” 巴金 《春》二五:“不曉得是怎樣起病的。”
扁鵲
姓秦,名越人,戰國時鄚人
(鄚,現河北省任丘縣境內),醫術高明,故人們就上古名醫扁鵲之名稱呼他
窮命
(1).蹇滯的命運。 宋 許顗 《彥周詩話》:“﹝ 王岐公 ﹞問知曲折,以故人子奏於朝,乞以門客恩澤承務郎,特補之。命下之日,暴卒,窮命如此哉!”
(2).拚命。 唐 袁郊 《甘澤謠·陶峴》:“ 摩訶 不得已,被髮大呼,目眥流血,窮命一入,不復出矣。”
君平
漢 高士 嚴遵 的字。隱居不仕,曾賣卜於 成都 。《漢書·王貢兩龔鮑傳序》:“ 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 南朝 宋 鮑照 《詠史》詩:“ 君平 獨寂寞,身世兩相棄。”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宋 沉遼 《初創二山》詩:“得此化餘年,不問 君平 卜。” 宋 辛棄疾 《江神子》詞:“試把靈槎、歸路問 君平 。” 李光 《感事寄秋葉用原韻》:“侘傺君猶憐 正則 ,升沉我不問 君平 。”
道途
道路,路途
唯恐道途顯晦。——唐· 李朝威《柳毅傳》
遼邈
(1).猶遼遠。《宋書·江夏文獻王義恭傳》:“ 交阯 遼邈,畏喪藩將,政刑每闕,撫蒞惟艱。” 宋 陸游 《登慧昭寺小閣》詩:“歲月消磨閲亭傳,山川遼邈弊衣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至一處,潮水所經,四望遼邈。”參見“ 遼遠 ”。
(2).相去甚遠;懸殊。 晉 葛洪 《抱朴子·交際》:“悲夫,生民用心之不鈞,何其遼邈之不肖也哉。”《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婚兆·韋固赤繩》:“雖讎敵之家,貴賤遼邈,天涯從宦, 吳 楚 異鄉,此繩一繫,終不可逭。”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麼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願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後,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問奴,織當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恆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範,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雲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田壤
猶田地。 宋 韓維 《答和叔城東尋春》:“時屬積雪霽,田壤墳以蘇。” 明 劉三吾 《野莊賦》:“宅幽兮勢廣,宜爾居兮與爾田壤。”
蕭條
經濟成長退縮
經濟蕭條
好學
(1) 專心追求學問的
只有最好學的學者才感興趣的細節
(2) 愛好科學或愛好學習的
豈能
怎能;哪能
我豈能反對?
亞聖
(1).謂道德才智僅次於聖人。 漢 趙岐 《<孟子>題辭解》:“﹝ 孟子 ﹞命世亞聖之大才者也。”《初學記》卷九引 三國 吳 張儼 《默記》:“ 漢光武 體亞聖之才,執文武略,聰明仁德。”《舊唐書·姚崇傳》:“昔 孔丘 亞聖,母墓毀而不修; 梁鴻 至賢,父亡席捲而葬。”
(2).指道德才智僅次於聖人的人。 漢 王充 《論衡·書虛》:“ 魯 去 吳 千有餘里,使 離朱 望之,終不能見,況使 顏淵 ,何能審之?如才庶幾者,明目異於人,則世宜稱亞聖,不宜言 離朱 。”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夫所謂亞聖者,必具體而微,命世絶倫。”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三國志三》:“ 子張 、 子路 、 子貢 諸賢,當時皆有亞聖之目也。”
(3).指某一技藝僅次於前代聖手的人。 唐 張懷瓘 《書斷》:“﹝ 張昶 ﹞尤善章草,書類 伯英 ,時人謂之亞聖。” 明 吳道邇 《襄陽府志·獻征下》:“﹝ 張機 ﹞工於治療,尤精經方……論者推為醫中亞聖。”
(4).特指 孟子 。 元 文宗 時,封 孟軻 為 鄒國亞聖公 ; 明世宗 時,去其封號,只稱亞聖。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摘抄》引 錢奇勳 詩:“引棺絶粒箭當胸,拚死扶持 亞聖公 。” 清 洪楝園 《<後南柯>自序》:“天賦之職任,亞聖所謂良知良能是也。”
受經
漢 儒重師法,研習經學,師弟相傳。從師學經,稱受經。《漢書·夏侯勝傳》:“ 勝 霸 既久繫, 霸 欲從 勝 受經, 勝 辭以罪死。 霸 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勝 賢其言,遂授之。”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