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程則之瑞墨閣原文
仁宗事業望唐虞,翰墨仍兼八體書。
長嘆仙遊今寂寞,不知遺蹟在樵漁。
凰鸞影落新安水,奎壁光臨處士廬。
北望昭陵雲杳靄,倚欄雙淚染衣裾。
詩詞問答
問:題程則之瑞墨閣的作者是誰?答:彭汝礪
問:題程則之瑞墨閣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題程則之瑞墨閣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2. 原作靈,據傅校改
參考注釋
宗事
(1).宗廟之事;宗族之事。《儀禮·士昏禮》:“往迎爾相,承我宗事。” 鄭玄 註:“宗事,宗廟之事。”《荀子·大略》:“親迎之禮,父南鄉而立,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往迎爾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魏書·李崇傳》:“今若基宇不修,仍同丘畎,即使 高皇 神享,闕於國陽,宗事之典,有聲無實。此臣子所以匪寧,億兆所以失望也。”
(2).尊崇奉侍。《漢書·五行志上》:“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禱祈神祇,望秩山川,懷柔百神,亡不宗事。” 顏師古 註:“宗,尊也。”《後漢書·北海靖王興傳》:“﹝ 劉復 ﹞與 班固 、 賈逵 共述 漢 史, 傅毅 等皆宗事之。”
唐虞
唐堯 與 虞舜 的並稱。亦指 堯 與 舜 的時代,古人以為太平盛世。《論語·泰伯》:“ 唐 虞 之際,於斯為盛。”《史記·汲鄭列傳》:“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 唐 虞 之治乎!” 宋 劉過 《沁園春·壽》詞:“平章處,看人如 伊 呂 ,世似 唐 虞 。”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詩:“我好像置身在 唐 虞 時代以前。”
翰墨
原指筆、墨,借指文章、書畫
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曹丕《典論·論文》
八體書
指八種書體。 唐 高彥林 《闕史·裴丞相古器》:“ 兗州 有書生姓 魯 ,善八體書。”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十一:“《龍城録》載, 王宏 , 濟南 人,與 唐文皇 少為同學,從受八體書。”參見“ 八體 ”。
長嘆
悠長的嘆氣
長嘆一聲
仙遊
亦作“僊游”。1.指信奉道教的人遠出求仙訪道。 唐 李白 《感興》詩之五:“十五游神仙,仙遊未曾歇。” 宋 何薳 《春渚紀聞·六琴說》:“ 馬明生 仙遊,見神女於玉几上彈一弦琴,而五音具奏。” 明 屠隆 《綵毫記·知幾引退》:“侍奉君王不到頭,飄然一衲賦仙遊。”
(2).古指亡靈,謂游於仙界,成仙而去。舊亦用為稱人死亡的婉辭。 宋 王安石 《英宗祔廟禮畢慰皇帝表》:“仙遊既集於宗祊,聖念彌勤於翼室。”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 紹興 初,取 京 ( 蔡京 )親書,因下詔曰:‘ 隆祐 皇太后僊游不返,殯奉有期,永懷保祐之功,務極褒崇之典。’”《西湖佳話·孤山隱跡》:“ 李諮 聞信,不勝驚悼道:‘我 李諮 承聖恩賜我守 杭 ,一則得以領略湖山佳景,二則便可請教 君復 先生詩篇墨妙,不料仙遊,我 李諮 何不幸至此!’”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遺蹟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樵漁
(1).樵夫和漁夫。亦泛指村舍中人。 唐 岑參 《終南山雙峰草堂作》詩:“有時逐樵漁,盡日不冠帶。” 唐 於鵠 《題鄰居》詩:“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2).打柴和捕魚。 宋 蘇軾 《唐陸魯望硯銘》:“甘杞菊,老樵漁。” 清 方文 《贈張甥晢如冠》詩之二:“翱翔天尺五,勿似舅樵漁。”
鸞影
比喻女子身影。 唐 顧況 《晉公魏國夫人柳氏輓歌》:“魚軒海上遙,鸞影月中銷。” 元 戴表元 《浴蠶沙溪水為上饒陳烈婦作》詩:“烈婦何所言,絃中意纏緜。一説鸞影孤,二訴雛巢穿。” 明 程羽文 《鴛鴦牒》:“ 李弄玉 鸞影早孤,哀憤成響,藏名隱語,不減驛字雞碑。”
奎壁
二十八宿中奎宿與壁宿的並稱。舊謂二宿主文運,故常用以比喻文苑。《平山冷燕》第十六回:“二兄青年高才,煥奎壁之光,潤文明之色。”
光臨
敬稱他人的來訪
不遠遐路,幸見光臨。——《文選·曹子建·七啟》
處士
(1).本指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後亦泛指未做過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楊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後漢書·方術傳論》:“ 李固 、 朱穆 等以為處士純盜虛名,無益於用,故其所以然也。” 唐 元稹 《中書省議舉縣令狀》:“又雲見任官及處士、散試官,並請停集。” 汪洋 《壽靜仁先生四十三初度即步原韻》:“ 謝公 霖雨蒼生望,失笑 東山 處士多。”
(2).星名。即少微星。《晉書·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處士。”參見“ 少2微 ”。
陵雲
(1).駕雲飛升。謂羽化登仙。《漢書·揚雄傳下》:“往時 武帝 好神仙, 相如 上《大人賦》,欲以風,帝反縹縹有陵雲之志。”
(2).高矗至雲霄。 南朝 陳 徐陵 《武皇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高樓大艦,概日陵雲。”
(3).比喻志氣高超或筆力矯健。《後漢書·馮衍傳下》:“不求苟得,常有陵雲之志。” 清 姚鼐 《送朱子潁知泰安府》詩之四:“ 禹卿 自入 滇 中路,不見陵雲作賦才。”
杳靄
見“ 杳藹 ”。
倚欄
亦作“ 倚闌 ”。憑靠在欄幹上。 唐 趙嘏 《宿靈岩寺》詩:“倚欄香徑晚,移石 太湖 秋。” 宋 周邦彥 《一落索》詞:“欲知日日倚欄愁,但問取、亭前柳。” 清 安夏 《雜興》詩:“有竹深藏屋,無花強倚闌。”
染衣
僧人穿著黑色染的緇衣,因以“染衣”指出家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磔迦國》:“是時王家舊僮,染衣已久,辭論清雅,言談贍敏。” 明 宋濂 《妙果禪師塔銘》:“師常勵學徒云:‘凡薙髮染衣,當洞明諸佛,心宗行解……方不被生死陰魔所惑。’”參見“ 染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