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

作者:呂安坦 朝代:元代

原文

人生苦易別,良會悵無因。

況復牽塵事,悒悒不少伸。

今日是何日,涼飆度蒼旻。

薄言攻我車,縱步西城闉。

行行抵龍淵,蕭寺誰與鄰。

波光盪秋色,修篁淨無塵。

睹茲風景殊,不樂空逡巡。

開尊有清醑,列坐總佳賓。

笑談雜諧謔,酬酢見天真。

開士雅投分,延款倍情親。

醉來歡自劇,詩懷浩無垠。

賦此紀同游,重過卜佳辰。

詩詞問答

問:《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作者是誰?答:呂安坦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呂安坦的名句有哪些?答:呂安坦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真韻 出處:槜李詩系卷六

參考注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良會

(1).美好的聚會。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悼良會之永絶兮,哀一逝而異鄉。” 唐 杜甫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詩:“良會苦短促,溪行水奔注。” 明 葉憲祖 《鸞鎞記·圓成》:“今何夕,是吉期,稱良會。”《老殘遊記》第九回:“ 申先生 困不困?如其不困,今夜良會,可以不必早睡。”

(2).良機。《南齊書·崔祖思傳》:“北閒起義者眾,深恐良會不再至,卿善奬 沛 中人,若能一時攘袂,當遣一佳將直入也。”《梁書·鄭紹叔傳》:“朝廷遣卿見圖,今日閒宴,是見取良會也。”

無因

(1).無所憑藉;沒有機緣。《楚辭·遠遊》:“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託乘而上浮?” 南朝 宋 謝惠連 《雪賦》:“怨年歲之易暮,傷後會之無因。”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金剛經鳩異》:“夢至荒野,遇大河,欲渡無因。” 清 吳偉業 《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有待聞乾鵲,無因見皎蟾。”

(2).無故,無端。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路,眾莫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世說新語·雅量》“ 宣武 與 簡文 太宰共載” 劉孝標 注引 南朝 宋 檀道鸞 《續晉陽秋》:“﹝帝﹞雅有局鎮。嘗與 桓溫 、太宰 武陵王 晞 同乘,至板橋, 溫 密勑令無因鳴角鼓譟,部伍並驚馳……帝舉止自若。”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對坐論歲暮,絃悲豈無因。”

(3).猶無須。 唐 元稹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擬馴鷗鳥,無因用弩機。” 唐 羅虬 《比紅兒》詩:“輕小休夸似燕身,生來占斷紫宮春。 漢 皇若遇 紅兒 貌,掌上無因著別人。”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塵事

舊指世俗的事;塵俗之事

塵事紛繁

悒悒

(1).憂鬱,愁悶。《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中》:“故君子無悒悒於貧,無勿勿於賤,無憚憚於不聞。” 宋 秦觀 《嘆二鶴賦》:“雖雌雄之相從,常悒悒其鮮懽。”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 泰宇 亦不明言,悒悒自歸。”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 余永澤 望著 道靜 悒悒的愁悶的眼睛,望著秋風中她那微微拂動著的濃密的短髮,情不自禁地感到一陣心跳。”

(2).積滯鬱結。《素問·刺瘧》:“數便,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 王冰 註:“悒悒,不暢之貌。”

不少

(1).多。《書·大誥》:“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誼的事業》:“但是後來車站上一下子出現了不少的人。”

(2).毫無。《史記·伯夷列傳序》:“余以所聞 由 、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何日

哪一天;什麼時候。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又吟曰:‘儂別去,淚雙流,使我揉斷離腸何日休。’” 劉大白 《各各作工》詩:“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麼財東,什麼僱傭,一樣的人,階級重重!無人不工,何日成功!”

涼飆

亦作“ 涼飇 ”。亦作“涼颷”。秋風。 漢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節至,涼飇奪炎熱。” 唐 王勃 《易陽早發》詩:“復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宋 王安石 《回橈》詩:“柴荊散策靜涼飈,隱几扁舟 白下 潮。”

蒼旻

蒼天。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蒼旻遐緬,人事無已。” 宋 蘇軾 《和王斿》之一:“白髮故交空掩卷,淚河東注問蒼旻。” 清 黃鷟來 《和陶飲酒》之九:“鴻鵠初高舉,千里蒼旻開。”

薄言

(1).急急忙忙。《詩·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高亨 註:“薄,急急忙忙。言,讀為焉或然。”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一:“盡日處大朝,日暮薄言歸。” 唐 劉禹錫 《送李策秀才還湖南》詩:“忽被戒羸驂,薄言事南征。” 清 方文 《王雷臣待御招同沉仲連李叔則喜而作歌》:“我謁 王公 霜氣肅,適有三賢先在屋。薄言取酒御風寒,涓滴纔濡春滿腹。”一說為助詞。見 清 劉淇 《助字辨略》卷五。

(2).淺薄的話。多用作謙詞。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鬢髮班白,幸逢推薦,恩命垂至,自貽顛危,昏昏薄言,罔知攸處。” 宋 梅堯臣 《送王判官同提點坑冶》詩:“聊此陳薄言,忉怛不能重。”

縱步

(1) 放開腳步邁開大步走路

縱步向前走去

(2) 向前跳躍的步子,以跳躍或連續跳躍方式走動

他一個縱步跳過了小河

城闉

城內重門。亦泛指城郭。《魏書·崔光傳》:“誠宜遠開 闕里 ,清彼 孔 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宮廟。”《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李善 註:“闉,城曲重門也。” 宋 陸游 《野興》詩:“東望城闉十里遙,野人生計日蕭條。” 清 姚燮 《歲暮》詩:“獨立城闉移遠目,忍將舊事説安饒。”

行行

(1).不停地前行。《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宋 張孝祥 《鷓鴣天》詞:“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簾第幾重?” 陳毅 《赴延安留別華中諸同志》詩:“行行過 太行 ,迢迢赴 延安 。”

(2).指情況進展或時序運行。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逯欽立 註:“行行,漸漸。” 唐 王建 《行見月》詩:“月初生,居人見月一月行。行行一年十二月,強半馬上看盈缺。”

(3).猶言走一走。《西遊記》第五二回:“ 老君 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乾?’ 行者 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4).行旅。 宋 梅堯臣 《送毛秘校罷宣城主簿被薦入補令》詩:“以此贈行行,無酒勿我怪。”

(1).每行。 唐 韓愈 《柳溪》詩:“柳樹誰人種?行行夾岸高。” 明 袁凱 《京師得家書》詩:“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歸鄉。” 林庚白 《坡行即目》詩:“炊煙燹後行行淚,物價兵間寸寸金。”

(2).各行各業。參見“ 行行出狀元 ”。

剛強負氣貌。《論語·先進》:“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 、 子貢 ,侃侃如也。子樂。” 何晏 集解:“ 鄭 曰:‘樂各盡其性,行行,剛強之貌。’” 唐 元稹 《青雲驛》詩:“上天勿行行,潛穴勿悽悽,吟此青雲諭,達觀終不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明日,拘牒已至, 趙 行行殊不置意。”

龍淵

(1).深淵。古人以為深淵中藏有蛟龍,故稱。《尸子》卷下:“清水有黃金,龍淵有玉英。” 漢 揚雄 《甘泉賦》:“漂龍淵而遲九垠兮,窺地底而上回。” 唐 劉禹錫 《傷我馬詞》:“金臺已平骨空朽,投之龍淵從爾友。” 清 曹寅 《東城泛舟至齋僧館》詩:“清吟徹龍淵,狂笑脫狗砦。”

(2).古劍名。《戰國策·韓策一》:“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鴈,當敵即斬堅。” 晉 劉琨 《扶風歌》:“左手彎繁弱,右手揮龍淵。”

蕭寺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蕭’字存焉。”後因稱佛寺為蕭寺。 唐 李賀 《馬》詩之十九:“蕭寺馱經馬,元從 竺國 來。”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楔子:“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門掩重關蕭寺中。”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魯公女》:“ 招遠 張於旦 ,性疎狂不覊,讀書蕭寺。”

波光

水波反射出來的光。 後蜀 顧夐 《河傳》詞:“波光渺渺,不知何處。” 明 劉基 《菩薩蠻·越城晚眺》詞:“樹色盪湖波,波光艷綺羅。” 楊朔 《潼關之夜》:“河水在暗夜裡閃動著黑亮的波光。”

秋色

(1) 一種中常橄欖棕色,它比一般橄欖棕色稍暗,且稍稍綠些

(2) 秋天的景色

秋色宜人

修篁

修竹,長竹。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沖淡》:“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閲音修篁,美曰載歸。” 明 歸子慕 《壬寅正月西村築室成》詩:“北牑移修篁,南圃藝藥草。” 陳毅 《莫乾山紀游詞》:“ 莫乾 好,遍地是修篁。”

無塵

不著塵埃。常表示超塵脫俗。 唐 崔櫓 《蓮花》詩殘句:“無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殘香盡日憐。” 唐 杜荀鶴 《題戰島僧居》詩:“師愛無塵地,江心島上居。”

風景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

風景秀麗

逡巡

(1) 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進。——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大閹亦逡巡畏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逡巡不前。

舅犯謝罪,逡巡河上。——《三國演義》

(2) 一剎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鉤引徐寧大解危。——《水滸傳》

(3) 時光消失

逡巡過了一年,當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開尊

見“ 開樽 ”。

清醑

(1).清酒。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應瑒》:“列坐廕華榱,金樽盈清醑。” 唐 白居易 《酒功贊》詩:“產靈者何?清醑一酌;離人遷客,轉憂為樂。” 龐樹柏 《鶼鶼行為邑中貞烈嚴毛氏作》:“一尊奠清醑,尚得稱齊眉。”

(2).酒名。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 鄭紳 奏以‘皇后弟許造酒,元名坤儀,欲乞別賜酒名’。奉御筆賜名清醑。”

列坐

(1).以次相坐。 漢 劉楨 《感遇》詩:“華月照方池,列坐金殿側。” 明 方孝孺 《借竹軒記》:“自旦至暮班荊列坐久之,乃各罷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三回:“有幾個相識的,便都列坐在花廳上,專等面賀。”

(2).指在座的人。 漢 枚乘 《七發》:“列坐縱酒,盪樂娛心。” 三國 魏 曹植 《名都篇》:“鳴儔嘯匹旅,列坐竟長筵。” 晉 潘岳 《笙賦》:“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泣。”

佳賓

(1).嘉賓;貴客。 宋 沉遼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灃陽觀月》詩:“佳賓適所好,歡計成金罍。” 明 唐順之 《庚子歲海印寺再舉同年會紀事》詩之二:“浄院早涼生,佳賓四座傾。” 陳毅 《在蘇丹共和國宮樓上望月在樹下參與國宴後口占》:“ 尼羅河 水長青青,今夜賢主宴佳賓。”

(2).雀的別名。 五代 馬縞 《中華古今注》卷下:“雀一名佳賓,言常棲宿人家,如賓客也。”

笑談

笑話;笑料

傳為笑談

諧謔

詼諧逗趣

酬酢

賓主互相敬酒(酬:向客人敬酒,酢:向主人敬酒),泛指交際應酬

是故可與酬酢。——《易·繫辭》

不尚酬酢周旋

天真

(1) 指不受禮俗拘束的品性

(2) 引申為單純、樸實、幼稚;頭腦簡單

不要太天真,以致相信這些政客的每件事

天真的女孩

天真似五歲的小孩

開士

菩薩的異名。以能自開覺,又可開他人生信心,故稱。後用作對僧人的敬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提婆 初至,為 東亭 第講《阿毗曇》” 劉孝標 注引 晉 慧遠 《<阿毗曇心>敘》:“有出家開士字 法勝 ,以《阿毗曇》源流廣大,卒難尋究,別撰斯部。”《釋氏要覽》卷上:“經中多呼菩薩為開士。 前秦 苻堅 賜沙門有德解者號開士。” 唐 顏真卿 《懷素上人草書歌》序:“開士 懷素 ,僧中之英。” 清 趙翼 《登金山塔頂放歌》:“不見古開士,懸崖撒手凌蒼茫。”

投分

情投意合

申以投分之言,微托思歸之意。——《周書·史寧傳》

雖然是老妻少夫,但很投分,祝福他們吧!

延款

接納款待。 唐 唐彥謙 《夏日訪友》詩:“屈指越寒暑,殷勤為延款。”《醒世恆言·汪大尹火焚寶蓮寺》:“若遇官宦富豪,另有一般延款,這也不必細説。” 清 褚人穫 《堅瓠六集·陽明遇仙》:“僧聞其名,延款甚恭。”

倍情

違背情實。倍,通“ 背 ”。《莊子·養生主》:“遁天倍情,忘其所受。” 林希逸 口義:“背棄其情實。倍與背同。” 王夫之 解:“倍違其真。”一說以為增益人情。 成玄英 疏:“倍,加也。加添流俗之情。”

詩懷

(1).作詩懷念。 唐 陸龜蒙 《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詩:“詩懷 白閣 僧吟苦,俸買 青田 鶴價偏。” 清 張問陶 《錢籜石先生畫盤山五松圖》詩:“詩懷華髮攜筇日,人想青山下筆初。”

(2).詩人的胸懷。 五代 齊己 《新秋雨後》詩:“夜雨洗河漢,詩懷覺有靈。” 元 * 潤 《賡郭祥卿照磨飲酒詩》:“酒量詩懷雙美具,詩愁無酒竟如何?”《詩刊》1977年第9期:“詩懷如海肝膽照,自勵勵人興味濃。”

(3).謂祝壽。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鶴山 云:禮於生子曰詩負,於祝嘏曰詩懷。”

無垠

廣闊無邊

碧波無垠

同游

見“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國語·齊語》:“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戰聲相聞,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 梁啓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先生同里,少同學,長同游,壯同事。”

(2).一同遊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時彥同游者連鑣俱進。”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許渾 《秋思》詩:“琪樹西風枕簟秋, 楚 雲 湘 水憶同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海公子》:“﹝ 張生 ﹞開尊自酌,恨無同游。”

佳辰

良辰;吉日。 唐 王勃 《越州秋日宴山亭序》:“豈非琴樽遠契,必兆朕於佳辰;風月高情,每留連於勝地。” 宋 柳永 《應天長》詞:“恁好景佳辰,怎忍虛設;休效 牛山 ,空對江天凝咽。”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蘇門孫先生言行》:“凡佳辰令節,寒食寒衣,皆拜,設時食。”

詩詞推薦

  • 古詩

    周師成宋代〕德人天機深,凡子人心多。懍餘思寡過,月計愧盈科。勿謂玉無玼,當知石可磨。四十尚無聞,素心恐蹉跎。汲我
  • 滿江紅

    毛並宋代〕潑水初收,鞦韆外、輕煙漠漠。春漸遠、綠楊芳草,燕飛池閣。已著單衣寒食後,夜來還是東風惡。對空山、寂寂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用從軍古雲樂為韻賀楊覺甫乾

    李曾伯宋代〕明君切西雇,元帥作中軍。賓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三鱣存絳帳,一鶚在青雲。磊磊軒天地,詩書有雋動。
  • 送黎有道遠遊

    李孫宸明代〕最憐物外侶,磊落幾如君。生計餘詩卷,行蹤半水雲。無心戀瓮牖,有路出塵氛。一別家山去,音書何處聞。
  • 風竹如水聲

    蔡珪宋代〕好竹風淅淅,流水聲泠泠。吾廬兼有此,要是佳友生。北窗午夢斷,冷簟無飛蠅。端疑故人至,喚作寒泉鳴。攬衣
  • 亞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貽佳作三篇清絕不敢輕…庶資一笑耳

    徐鉉唐代〕海陵城裡春正月,海畔朝陽照殘雪。城中有客獨登樓,遙望天邊花闕。白銀闕下何英英,雕鞍繡觳趨承明。閶門曉
  • 浣溪沙(過臨川席上賦此詞)

    張孝祥宋代〕我是臨川舊史君。而今欲作嶺南人。重來遼鶴事猶新。去路政長仍酷暑,主公交契更情親。橫秋閣上晚風勻。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題道士許冰壺游維揚詩卷

    杜本元代〕淮南秋月漾清波,照徹冰壺秋氣多。二十四橋春似海,羨君騎鶴數經過。
  • 題屏風墨梅二首

    項安世宋代〕一段西山雪,中含太古梅。無香亦無色,免被百花猜。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游玉泉

    朱翌宋代〕款段尋山不著鞭,每逢佳處且周旋。生無一字夸金谷,喜與諸公會玉泉。雷轉正喧 * 浪,紳垂直自九重天。有能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九峰

    阮閱宋代〕九峰深處是禪關,依舊居人說瞭然。一句本來男女話,當時應為灌溪傳。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午坐

    石寶明代〕輕風度松籟,庭閒午更寂。倦鳥貪熟眠,幽草何歷歷。新鶯忽一囀,宛若江上笛。翩翩葉間蛾,盡日何所覓。時物
  • 東園觀雪

    陳襄宋代〕風毛雨絮小園東,天幕低垂慘澹空。苹浦萬家雲覆瓦,花蹊千樹玉雕籠。穿林已奪春梅早,夾隴潛滋夏麥豐。湘酎
  • 鼓角

    仇遠宋代〕五更相次曉,一曲有餘清。忽醒山林夢,遙聞鼓角聲。背風還迤邐,帶月最分明。莫作邊城看,長淮久息兵。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來青軒

    乾隆清代〕青之來也豈青哉,一室四鄰生翠陪。欲問當年號軒者,斯青畢竟是誰來。
  • 送鄒弘道回江西

    釋妙聲元代〕秋風裊裊錦帆開,畫省仙郎此日回。江表價藩雄楚粵,幕中詞客重鄒枚。妙年莫負從軍樂,多難端須濟世才。高閣
  • 春月送人

    周端臣宋代〕一湖春綠染初成,柳色東風二月晴。燕子來時人卻別,梨花雖好負清明。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星

    董思恭唐代〕歷歷東井舍,昭昭右掖垣。雲際龍文出,池中鳥色翻。流輝下月路,墜影入河源。方知潁川集,別有太丘門。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 蓉江寄牧翁先生

    王士禎清代〕芙蓉江上雨廉纖,東望心知拂水岩。共識文章千古事,直教仙佛一身兼。夜聞寒雪推篷笠,春惜濃花側帽檐。兩到
  • 和潔堂見壽十章

    馬廷鸞宋代〕山哀兮浦思,月諸兮日居。伊誰百歲期,遲汝十年書。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
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原文_至正辛丑秋七月十有三日唱和詩得因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