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通天台址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漢武帝通天台址原文

通天台畔望鹹京,秋入秦川雨半晴。

御宿不來仙掌散,宮車已往露盤傾。

神光遙指虛無影,渭水長流日夜聲。

此去西風茂陵路,祗應腸斷沈初明。

詩詞問答

問:漢武帝通天台址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漢武帝通天台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漢武帝通天台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六

參考注釋

通天台

台名。在今 陝西省 淳化縣 西北 甘泉山 故 甘泉宮 中。《漢書·武帝紀》:“﹝ 元封 ﹞二年冬十月……作 甘泉 通天臺 。” 顏師古 註:“ 通天臺 者,言此臺高,上通於天地。《漢舊儀》雲高三十丈,望見 長安城 。”《三輔黃圖·台榭》引《漢武故事》:“築 通天臺 於 甘泉 ,去地百餘丈,望雲雨悉在其下,見 長安城 …… 元鳳 間,自毀。”

鹹京

原指 秦 代京城 鹹陽 。後人常用以借指 長安 。 唐 李乂 《餞唐永昌》詩:“ 田郎 才貌出 鹹京 , 潘子 文華向 洛城 。” 宋 文天祥 《平原》詩:“賊聞失色分兵還,不敢長驅入 鹹京 。” 元 范梈 《題李白郎官湖》詩:“當時郎官奉使出 鹹京 ,仙人千里來相迎。”

秦川

古地區名。泛指今 陝西 、 甘肅 的 秦嶺 以北平原地帶。因 春秋 、 戰國 時地屬 秦國 而得名。《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 荊州 之軍以向 宛 洛 ,將軍身率 益州 之眾出於 秦川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南朝 陳 徐陵 《關山月》詩之一:“關山三五月,客子憶 秦川 。”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遙,八百里地 秦川 春色早,花木秀芳郊。” 王老九 《張老漢賣餘糧》:“要把咱的窮根斬,將來鐵牛翻 秦川 。”

御宿

(1).帝王出行止宿之地。 唐 杜甫 《傷春》詩之一:“蒙塵清露急,御宿且誰供?” 仇兆鰲 註:“御宿,天子駐蹕之地。”

(2). 漢 宮苑名。亦川名。《漢書·揚雄傳上》:“ 武帝 廣開 上林 ,南至 宜春 、 鼎湖 、 御宿 、 昆吾 。” 顏師古 註:“ 御宿 在 樊川 西也。”《文選·揚雄<羽獵賦序>》:“ 御宿 、 昆吾 。” 李善 注引《三秦記》:“ 樊川 ,一名 御宿 。”《三輔黃圖·苑囿》:“ 御宿苑 在 長安 城南 御宿川 中, 漢武帝 為離宮別館,禁御人不得入。往來游觀,止宿其中,故名。” 南朝 陳 張正見 《重陽殿成金石會竟上詩》:“藻井倒披蓮,雲光開 御宿 。”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八:“ 昆吾 、 御宿 自逶迤, 紫閣 峰陰入 渼陂 。”

不來

(1).不歸。《詩·小雅·採薇》:“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朱熹 集傳:“來,歸也。”

(2).逸詩《貍首》的別稱。因貍一名不來,故稱。《漢書·郊祀志上》:“後五十年, 周靈王 即位。時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設射《不來》。”按《史記·封禪書》作“設射《貍首》”。 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貍,一名不來。”

仙掌

(1). 漢武帝 為求仙,在 建章宮 神明台 上造銅仙人,舒掌捧銅盤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後稱承露金人為仙掌。 漢 張衡 《西京賦》:“立脩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 唐 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日色纔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唐 杜牧 《早雁》詩:“仙掌月明孤影過, 長門 燈暗數聲來。”參閱《三輔黃圖·建章宮》。

(2). 華山 仙人掌峰 的省稱。 明 劉基 《徐資深華山圖》詩:“ 華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開 仙掌 。” 明 何景明 《華州作柬桑汝公》詩:“乘興欲攀 仙掌 去。”參見“ 仙人掌 ”。

(3). 唐 代一度改 華州 為 仙掌 ,後遂稱 華州 及 華陰縣 為 仙掌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誌·華州》:“﹝ 華陰縣 ﹞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尋復舊名。” 唐 姚合 《送裴中丞赴華州》詩:“自無 仙掌 分,非是聖心偏。”原註:“去年曾夢除 華州 刺史。” 唐 無可 《寄華州馬戴》詩:“水寒 仙掌 路,山遠 華陽 人。”

(4).地名。即仙人掌。 清 王士禛 《真州絕句》之五:“殘月曉風 仙掌 路,何人為弔 柳屯田 。”詳“ 仙人掌 ”。

宮車

帝王坐的車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唐· 杜牧《阿房宮賦》

已往

在過去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無見期。——清· 袁枚《祭妹文》

露盤

(1).即承露盤。 漢武帝 時建於 建章宮 。 三國 魏 曹植 《承露盤銘》:“固若露盤,長存永貴。”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序:“ 魏明帝 青龍 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 漢孝武 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清 錢謙益 《丙戌南還贈別故侯家妓人冬哥四絕句》之一:“臨觴莫恨青娥老,兩見仙人泣露盤。”《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那為頭的便吩咐道:‘你二位這趟可莫當兒戲,一來要守 十三妹 姑娘的規矩,二則要保山寨的臉面,講不得辛苦。一路上逢山開路,遇水迭橋,甚至打點看車,都是你二位的事。到了地土,不可露盤兒,趕緊的回山要緊。’”

(2).佛寺寶塔上所建盤蓋,又名相輪或輪相。《陳書·宣帝紀》:“六月丁卯,大雨,震 大皇寺 剎、 莊嚴寺 露盤。” 唐 盧宗回 《登長安慈恩寺塔》詩:“東方曉日上翔鸞,西轉蒼龍拂露盤。”

(3).(露lòu)謂顯露真相。

露槃:即露盤。亦借指露盤中的甘露。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因暇日與弟姪輩評古今諸名人詩: 魏武帝 如 幽 燕 老將,氣韻沉雄…… 李長吉 如 武帝 食露槃,無補多慾。 孟東野 如埋泉斷劍,臥壑寒松。”參見“ 露盤 ”。

神光

(1).神異的靈光。《楚辭·王逸<九思·哀歲>》:“神光兮熲熲,鬼火兮熒熒。”原註:“神光,山川之精能為光者也。”《漢書·郊祀志下》:“ 西河 築 世宗廟 ,神光興於殿旁,有鳥如白鶴,前赤後青。” 宋 蘇軾 《谷庵銘》:“谷庵之中空無物,非獨無應亦無答,洞然神光照毫髮。”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 劉大白 《愛》詩:“如其你願長住在我底愛里,我用我滿心的愛底神光,籠罩著你。”

(2).精神;神采。《素問·本病論》:“神既失守,神光不聚。”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徙倚傍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 張國相 ﹞年八十餘,猶演《宗澤繳印》,神光不衰。”

(3). 漢 代宮名。《文選·揚雄<羽獵賦>》:“啾啾蹌蹌,入西園切 神光 。” 李善 注引 張晏 曰:“ 神光 ,宮名也。”

遙指

在遠處指點;向遠方指

虛無

(1) 荒誕無稽

(2) 天空

高標連汗漫,向望接虛無。——柳宗元《省試觀慶雲圖》詩

長流

(1).長長的流水。 漢 張衡 《歸田賦》:“仰飛纖繳,俯釣長流。” 三國 魏 曹植 《贈王粲》詩:“樹木發春華,清池激長流。” 晉 盧諶 《贈崔溫》詩:“平陸引長流,岡巒挺茂樹。”

(2).遠途流放;長期流放。 唐 趙璘 《因話錄·宮》:“及知其母年高,乃免死,杖一百,長流 康州 。”《新五代史·唐臣傳·毛璋》:“ 璋 坐長流 儒州 ,已而令所在賜自盡。”《武王伐紂平話》卷上:“因初修臺時,為吾慢功,故罰吾為長流百姓。” 明 屠隆 《綵毫記·妻子哭別》:“長流遠指 夜郎 西,瘴雨蠻煙迢遞。”

(3).指治獄參軍。也稱長流參軍。司禁防。《宋書·百官志上》:“其後又有直兵、長流、刑獄、城局、水曹、右戶、墨曹七曹。”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或問曰:‘何故名治獄參軍為長流乎?’答曰:‘《帝王世紀》云:“帝 少昊 崩,其神降於 長流 之山,於祀主秋。”案:《周禮·秋官》,司寇主刑罰、長流之職, 漢 魏 捕賊掾耳。 晉 宋 以來,始為參軍,上屬司寇,故取秋帝所居為嘉名焉。’”《隋書·百官志中》:“上 上州 刺史,置府。屬官有……外兵、騎兵、長流、城局、刑獄等參軍事及掾史。”

日夜

白天和黑夜

其時日夜兵火交迫。——《廣州軍務記》

日夜望將軍至。——《史記·項羽本紀》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茂陵

(1).古縣名。治在今 陝西省 興平縣 東北。 漢 初為 茂鄉 ,屬 槐里縣 。 武帝 築 茂陵 ,置為縣,屬 右扶風 。見《漢書·地理志上》。

(2).陵墓名。(1) 漢武帝 劉徹 的陵墓。在今 陝西省 興平縣 東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漢書·武帝紀》:“﹝ 後元 二年﹞二月丁卯,帝崩於 五柞宮 ,入殯於 未央宮 前殿。三月甲申,葬茂陵。” 顏師古 注引 臣瓚 曰:“自崩至葬凡十八日。 茂陵 在 長安 西北八十里也。”(2) 明憲宗 朱見深 的陵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北 天壽山 。見《明史·憲宗紀》。

(3). 漢 司馬相如 病免後家居 茂陵 ,後因用以指代 相如 。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七:“ 茂陵 體猶瘠, 淮陽 疾未祛。” 唐 李賀 《昌谷園新筍》詩之四:“古竹老梢惹碧雲, 茂陵 歸臥嘆清貧。” 清 蔣綱 《舟次書感》詩:“不及 茂陵 歸有壁,翻同 杜老 別無家。”

祗應

(1).恭敬地伺候,照應。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角觝》:“但內等子設額一百二十名,內有管押人員十將各二名,上中等各五對,下等八對,劍棒手五對,餘皆額里額外,準備祗應。”《水滸傳》第五八回:“客官不知,但是來尋山寨頭領,必然是社火中人故舊交友,豈敢有失祗應?便當去報。”《清平山堂話本·柳耆卿詩酒翫江樓記》:“本處有一美麗歌妓,姓 周 ,小字 月仙 , 柳七官人 ,每召至樓上歌唱祗應。”

(2).指侍從。《宣和遺事》後集:“ 金 人遣使入城,言國主有命,於京師中,選擇十八已下女子一千五百人,充後宮祗應。”

(3).猶供職。 宋 范仲淹 《奏乞在京並諸道醫學教授生徒》:“取醫道精深高等者,方得入翰林院祗應。”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則或以工畫,或以能棋,各守技業,以備祗應。”

腸斷

喻非常悲痛

詩詞推薦

漢武帝通天台址原文_漢武帝通天台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