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籠

作者:釋廣聞 朝代:宋代

蒸籠原文

重重疊疊有來由,熱汗通身未肯休。

直得變生為熟去,方知胡餅是饅頭。

詩詞問答

問:蒸籠的作者是誰?答:釋廣聞
問:蒸籠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蒸籠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釋廣聞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廣聞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尤韻

參考注釋

重重疊疊

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

來由

(1) 原因;緣故

這些話不是沒有來由的

(2) 結果

臨老也沒有來由

通身

(1).全身;渾身。《陳書·高祖紀下》:“仙人見於 羅浮山 小石樓,長三丈所,通身潔白,衣服楚麗。” 清 李漁 《蜃中樓·辭婚》:“聽了使君之言,不覺通身汗下。” 曹禺 《雷雨》第一幕:“她通身黑色。旗袍鑲著銀灰色的花邊。”

(2).整個物體。《北史·穆觀傳》:“ 明元 親臨其喪,悲動左右,賜以通身隱起金飾棺。” 張潔 《尾燈》:“那個暖水瓶通身雪白,上面還畫了一枝藍色的水仙。”

(3).完全,全部。《醒世姻緣傳》第四三回:“合那刑房 張瑞風 明鋪夜蓋的皮纏,敢是那刑房不進去,就合那禁子們鬼混,通身不成道理!”

直得

(1).直待;直到。 唐 韓偓 《寄京城親友》詩之二:“相思凡幾日,日欲詠離衿。直得吟成病,終難狀此心。” 宋 歐陽修 《論燕度勘滕宗諒事張皇大過札子》:“傳聞 燕度 勘鞫 滕宗諒 事,支蔓勾追,直得使盡 邠州 諸縣枷杻。” 宋 朱熹 《答黃子耕》:“已通透後,便要純熟。直得不思索時此意常在心胸之間驅遣不去方是。”

(2).只有;必須。

(3).值得。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 文君 ( 卓文君 )猶直得一死, 奉倩 遺才存色,非難遇也,而以身殉之,不亦可以已乎!”《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七:“ 向都司 道:‘為一女子,直得如此著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林初文詩》:“ 丘 見之,慍曰:‘ 林 詩二十八字,正得二十八圈。吾詩百篇,最少豈不直得二十八圈乎?’人傳以為笑。”

胡餅

猶今之燒餅。《釋名·釋飲食》:“胡餅,作之大漫沍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 晉 陸翽 《鄴中記》:“ 石勒 諱胡,胡物皆改名,名胡餅曰麻餅。”《晉書·王長文傳》:“乃微服竊出,舉州莫知所之,後於 成都 市中蹲踞齧胡餅。”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客曰:‘飢。’公出市胡餅。客抽腰間匕首,切肉共食。”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雞子夢》:“縣素荒寂,市中唯有賣胡餅一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滄溟蔡姬》:“ 李滄溟 先生,身後最為寥落。其寵姬 蔡 ,萬曆癸卯,年七十餘矣,在 濟南 西郊,賣胡餅自給。”

饅頭

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本有餡,後北方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

詩詞推薦

蒸籠原文_蒸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