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瞻雲老幼許來前,傳語金吾漫策鞭。
汝亦有兒經久別,相逢關切得毋憐。
詩詞問答
問:《七月二十二日恭奉皇太后巡幸塞北曉過清河有作·其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七
參考注釋
老幼
(1).老人和小孩。《禮記·樂記》:“老幼孤獨,不得其所。”《國語·晉語七》:“養老幼,恤孤疾。”
(2).泛指家屬。 晉 潘岳 《西征賦》:“牧疲人於西夏,攜老幼而入 關 。”
許來
宋 元 口語。猶如許;這般。 宋 楊萬里 《初夏即事》詩:“芍藥晚花終是小,戎葵新莟許來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三折:“許來 大江 面,俺接應的人,可怎生接應?” 元 張國賓 《合汗衫》第三折:“可憐見俺許來大家私,被一場天火燒的光光蕩蕩。”
傳語
傳話。《國語·周語上》:“百工諫,庶人傳語。” 韋昭 註:“百工卑賤,見時得失不得達,傳以語王也。”《後漢書·清河王劉慶傳》:“帝將誅 竇氏 ……又令 慶 傳語中常侍 鄭眾 求索故事。” 唐 岑參 《逢入京使》詩:“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孩兒感些風寒,這幾日身子不快,來不得。傳語員外得知,一好便來。” 魯迅 《書信集·致李小峰》:“倘見 達夫 先生,並乞傳語平安為托。”
金吾
古官名。負責皇帝大臣警衛、儀仗以及徼循京師、掌管治安的武職官員。其名稱、體制、許可權歷代多有不同。 漢 有執金吾, 唐 宋 以後有金吾衛、金吾將軍、金吾校尉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中尉, 秦 官,掌徼循京師,有兩丞、侯、司馬、千人。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執金吾’。”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吾者,御也,掌執金革以御非常。’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御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 晉 崔豹 《古今注》:“車輻棒也。 漢 朝‘執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銅為之,黃金塗兩末,謂為‘金吾’。” 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醉曾衝宰相,驕不揖金吾。”《遼史·儀衛志四》:“金吾、黃麾六軍之仗, 遼 受之 晉 , 晉 受之 後唐 , 後唐 受之 梁唐 ,其來也有自。” 清 周亮工 《御溝橋櫻桃》詩:“ 長安 俠少舊金吾,立馬牆頭自彈烏。”
久別
長時間地分離
久別勝新歡
相逢
彼此遇見;會見
偶然相逢
關切
關心
感謝朋友們的關切。——《漢堡港的變奏》
(主席)關切地詢問著部隊的傷亡情況和傷員的安置。——《奠基禮》
得毋
見“ 得無 ”。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七月二十二日恭奉皇太后巡幸塞北曉過清河有作·其三原文_七月二十二日恭奉皇太后巡幸塞北曉過清河有作·其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