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大人正月十四日作

作者:劉跂 朝代:宋代

次韻大人正月十四日作原文

端闈夜許都人望,紅傘亭亭坐南向。

燭龍影落陸海中,廣樂聲在鈞天上。

華嚴寶藏光景出,雙鸞飛下蓬萊嶂。

大平天子千萬歲,呼舞共作嵩山唱。

小臣躑躅百寮底,未許外班陪末行。

今來淪落一何極,山城裝點成窮相。

苦吟漫欲酬節物,擁膝句作酸寒狀。

搜抉渾如餌毒藥,畏縮更似藏私釀。

詩成竟亦勿交涉,欲取樓蘭經樂浪。

典衣聊復沽市酒,一飲徑醉成昏忘。

黃昏陋巷燈火絕,守把不費城門將。

豈不見人生歡樂易生悲,惟有靜默長無量。

詩詞問答

問:次韻大人正月十四日作的作者是誰?答:劉跂
問:次韻大人正月十四日作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劉跂的名句有哪些?答:劉跂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漾韻

參考注釋

端闈

皇宮的正門。亦指朝廷。 漢 班固 《西都賦》:“列鍾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闈。” 南朝 宋 顏延之 《自陳表》:“仰企端闈,上戀罔極。” 宋 陸游 《謝明堂赦表》:“鉤陳羽立,敷大號於端闈。”

都人

(1).京都的人。《文選·班固<西都賦>》:“都人士女,殊異乎五方。” 李善 註:“《毛詩》曰:‘彼都人士。’” 張銑 註:“言此都士女麗美過於五方。” 唐 杜甫 《悲陳陶》詩:“都人迴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仇兆鰲 註:“相傳太子北收兵,來取 長安 ,日夜望之。或時相驚曰:‘太子大軍至矣。’” 康有為 《上清帝第二書》:“閲《上海新報》,天下震動,舉國廷諍,都人惶駭。”

(2). 明 代稱宮女。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家人言解》:“內廷呼宮人曰都人。”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三二章:“他( 崇禎帝 )望望西洋自鳴鐘,看見快到他平日起床拜天的時候,便分付傳都人侍候梳洗。”

(3).《詩·小雅》篇名《都人士》的省稱。《詩·小雅·都人士序》:“《都人士》 周 人刺衣服無常。古者長民衣服無貳,從容有常,以齊其民, * 德歸壹,傷今不復見古人也。”後人每詠之以慨嘆世道之喪亂,禮制之無常。 漢 蔡邕 《逑行賦》:“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為乎此畿?甘衡門以寧神兮,詠《都人》而思歸。”

紅傘

亦作“ 紅繖 ”。紅色傘蓋。我國古代高級官員出行時所用的一種儀仗,以羅、絹製成。有黃、紅、藍諸色,以黃、紅為貴。 五代 和凝 《宮詞》之六五:“天街香滿瑞雲生,紅繖凝空景日明。”《續資治通鑑·宋欽宗靖康二年》:“ 金 人持御衣、紅繖來,設於次外。”《老殘遊記》第六回:“那轎夫便將轎子搭到階下,前頭打紅傘的拿了紅傘。”

亭亭

(1) 高聳直立的樣子

亭亭淨植。——宋· 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立。——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燭龍

(1).古代神話中的神名。傳說其張目(亦有謂其駕日、銜燭或珠)能照耀天下。《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 赤水 之北,有 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 燭龍 。”《楚辭·天問》:“日安不到, 燭龍 何照?” 王逸 註:“言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文選·謝惠連<雪賦>》:“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 爥龍 銜燿照 崑山 。” 李周翰 註:“ 爥龍 , 崑山 神也,常銜爥以照。”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十九:“ 燭龍 發神曜,陰野彌煥炳。” 元 張憲 《燭龍行》:“ 燭龍 , 燭龍 ,女(汝)居 陰山 之陰,大漠之野……虵身人面髮如赭,銜珠吐光照天下。” 黃宗英 《橘》:“ 燭龍 啊, 燭龍 ,你口裡含著明燭。相傳北極日月照不到,你會含燭騰空去照耀。”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燭龍》。

(2).借指太陽。 唐 李邕 《日賦》:“燭龍照灼以首事,踆烏奮迅而演成。” 明 謝讜 《四喜記·喜逢甘雨》:“望長空燭龍燄消,長驅旱魃師碧濤。”

陸海

(1).物產富饒之地。《漢書·地理志下》:“﹝ 秦 地﹞有 鄠 杜 竹林, 南山 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 顏師古 註:“言其地高陸而饒物產,如海之無所不出,故云陸海。”《水滸傳》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陸海從來沃野多,居民竟未識嘉禾。”

(2). 南朝 梁 鍾嶸 對 晉 代文學家 陸機 有“ 陸 才如海”之贊語。見《詩品》卷上。後因以“陸海”比喻富於文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 潘 江,各傾 陸 海云爾。”

(3).借指 陸機 ,以喻稱富於文才的人。 前蜀 貫休 《贈抱麻劉舍人》詩:“ 雙溪 逢 陸 海, 荊渚 遇 平津 。”

廣樂

(1).闡發音樂的義蘊。《禮記·樂記》:“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廣樂以成其教。” 孔穎達 疏:“寬廣樂之義理,以成就其政教之事也。”

(2).盛大之樂。多指仙樂。《穆天子傳》卷一:“天子乃奏廣樂。”《史記·趙世家》:“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引 清 王文治 《在西湖寄都中同年》詩:“夢裡似曾聞廣樂,歸來但覺任樵風。”

(3).稱美雅樂。 晉 葛洪 《抱朴子·尚博》:“真偽顛倒,玉石混淆,同廣樂於桑間,鈞龍章於卉服,悠悠皆然,可嘆可慨者也。”

鈞天

(1).天的中央。古代神話傳說中天帝住的地方。《呂氏春秋·有始》:“中央曰鈞天。” 高誘 註:“鈞,平也。為四方主,故曰鈞天。” 宋 蘇軾 《潮州韓文公廟記》:“鈞天無人帝悲傷,謳吟下招遣 巫陽 。” 章炳麟 《吊伊藤博文賦》:“叚金版以制人兮,媚上帝於鈞天。”

(2).引申為帝王。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歲費金錢億萬計,以儲鈞天之選。”

(3).“鈞天廣樂”的略語。指天上的音樂。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鈞天九奏,既其上帝。” 元 傅若金 《次韻元日朝賀》:“小儒未得隨冠冕,遙聽鈞天隔綵霞。”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未睹‘鈞天’之美,則‘北里’為工。”

華嚴

(1).《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簡稱。有三種譯本。 宋 陳師道 《謝寇十一惠端硯》詩:“敢書細字注魚蟲,要傳《華嚴》八千偈。”

(2).佛教語。天台宗所說“五時”教之一。指 釋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樹下所說的大乘無上法門。因其高深,解悟者少。 清 龔自珍 《<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 隋 以來判教諸師,皆曰‘華嚴’日出時,‘法華’日中時,‘涅槃’日入時。”

(3).指華嚴宗所說的大乘境界。 康有為 《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詩之二:“華嚴帝網重重現,廣樂鈞天竊竊聽。”

寶藏

(1) 蘊藏在地下的礦產資源

開發地下寶藏

(2) 泛指儲藏的珍寶或珍貴物品

雕刻藝術的寶藏

(3) 猶寶庫。指其中儲藏的大宗寶物

掘得一寶藏,純是水晶珠

光景

(1) 一下,左右——表示估計

(2) 一般的情況

今天太悶熱,光景要下雨

(3) 表示大約的時間或數量

別里科夫沉默地坐了十分鐘光景。——《裝在套子裡的人》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大平

太平。謂時世安寧和平。《詩·周頌·維天之命序》:“維天之命,大平告 文王 也。”《莊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大平,治之至也。”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萬歲

(1) 千秋萬代,永遠存在(祝頌的話)

皆呼萬歲。——《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民稱萬歲。——《戰國策·齊策四》

(2) 封建時代臣民對皇帝的稱謂

呼舞

歡呼起舞。極言歡樂。 唐 韓愈 《平淮西碑》:“ 蔡 之卒夫,投甲呼舞。”《宋史·河渠志三》:“靈祇懷柔,黎庶呼舞。”

嵩山

山名。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北,為五嶽之中嶽。古稱 外方 、 太室 ,又名 崇高 、 嵩高 。其峰有三:東為 太室山 ,中為 峻極山 ,西為 少室山 。 唐 宋之問 《下山歌》:“下 嵩山 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詩:“ 嵩山 表里千重雪, 洛水 高低兩顆珠。”

小臣

(1). 春秋 以後指卑微的小吏。《禮記·禮運》:“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 孔穎達 疏:“大臣謂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閉城門大搜揚雄待詔二事芟正文留考異》:“始知薦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莊 ( 楊莊 )乃小臣,但能誦之帝前; 根 則執政,既已奇而召為門下史,遂薦之於帝,同時並行,固無不可。”

(2).宮中執役的宦官。《國語·晉語二》:“ 驪姬 與犬肉,犬斃。飲小臣酒,亦斃。” 韋昭 註:“小臣,官名,掌陰事陰命,閹士也。”

(3).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稱。《書·召誥》:“﹝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漢書·石顯傳》:“唯陛下哀憐財幸,以此全活小臣。”

躑躅

(1) 徘徊不前

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始躑躅於燥吻。——《文選》

(2) 用腳踏地

立躑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賦》

百寮

見“ 百僚 ”。

外班

清 制,會試中進士後,除留在京城任京官外,其分發外地任官者稱外班。《紅樓夢》第二回:“他於十六日便起身赴京,大比之年,十分得意,中了進士,選入外班,今已升了本縣太爺。”

末行

微不足道的行為。《漢書·蓋寬饒傳》:“君不惟 蘧氏 之高蹤,而慕 子胥 之末行,用不訾之軀,臨不測之險,竊為君痛之。”

下位,後列。《晉書·王羲之傳》:“然古人處閶閻行陣之間;尚或乾時謀國,評裁者不以為譏,況廁大臣末行,豈可默而不言哉!” 唐 李商隱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不去因寄》詩:“ 謝傅 門前舊末行,今朝歌管屬檀郎。”

今來

(1).當今,如今。 三國 魏 曹植 《情詩》:“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唐 韓愈 《落齒》詩:“今來落既熟,見落空相似。”《三國志平話》卷下:“今來 獻帝 懦弱, 曹操 弄權。” 明 徐渭 《翠鄉夢》第一出:“俺今來這番,俺今來這番。又幾回筋斗透鍼關,透鍼關。”

(2).從今以後。 晉 潘岳 《西征賦》:“古往今來,邈矣悠哉。”《水滸傳》第八二回:“今來汝等眾人,但得府庫之物,納於庫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資,並從均分。”

淪落

被驅逐流落;陷入不良的境地

淪落街頭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何極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窮盡、終極。《楚辭·九辯》:“中瞀亂兮迷惑,私自憐兮何極?” 晉 潘岳 《寡婦賦》:“仰皇穹兮嘆息,私自憐兮何極?”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憲集>序》:“士感知己,懷此何極?”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是出於。 唐 韓愈 《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狀》:“感自皇恩,微莖何極於造化;親逢嘉瑞,小臣喜遇於休明。”

山城

(1).依山而築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喬木,山城足迴樓。” 唐 白居易 《郡中》詩:“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 宋 歐陽修 《霽後看雪走筆呈元珍判官》詩之二:“山城歲暮驚時節,已作春風料峭寒。” 謝覺哉 《觀花小記》:“ 重慶 是一個美麗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營壘。《六韜·鳥雲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車,高置旌旗,謹勑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山城。”

裝點

裝璜點飾;布置,整理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毛 * 《大柏地》

裝點衣物,準備行裝

窮相

(1).吝嗇。 唐 唐彥謙 《見煬帝寶帳》詩:“ 漢文 窮相作前王,慳惜明珠不鬥量。”

(2).貧賤的相貌;小家子氣。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語資》:“上( 唐玄宗 )指 白 謂 力士 曰:‘此人固窮相。’”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看你們這點窮相,來到大家公館,也不看看人家的闊排場,盡一個勁兒閒扯。”

苦吟

反覆吟詠,苦心推敲。言做詩極為認真。 唐 馮贄 《雲仙雜記·苦吟》:“ 孟浩然 眉毫盡落, 裴祐 袖手,衣袖至穿, 王維 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 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苦吟三十年,所獲唯巾幗。”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二:“可見天地間景物無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寫不盡耳。” 王朝聞 《藝術創作有特殊規律》二:“苦吟的詩人所以感到苦中有樂,從根本上說,仍然是生活實踐給他提供了足以充分發揮創作的創造性的現實根據。”

節物

(1).作為;行事。《呂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節物甚高而細利弗賴。” 高誘 註:“節物,事也。行事甚高,細小之利不恃賴之也。”

(2).各個季節的風物景色。 晉 陸機 《擬明月何皎皎》詩:“踟躕感節物,我行永已久。” 宋 蘇舜欽 《秋夕懷南中故人》詩:“向夕依闌念昔游,蕭條節物更他州。” 清 吳偉業 《礬清湖》詩:“生還愛節物,高會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詩:“節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應節的物品。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二:“ 靖康 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備四時,如節物則春旛、燈毬、競渡、艾虎、雲月之類。”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摘抄·史二》:“中城兵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問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馬處送節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滿 正在家中喫利市飯,忽見老門子 陸有恩 來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請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總是節物,不好特地來請得。今日來得極妙,且喫三盃。’”

擁膝

抱膝。《三國志·魏志·高柔傳》“獄無留滯,闢為丞相倉曹屬”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柔 既處法平允,又夙夜匪懈,至擁膝抱文書而寢。”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棲逸》:“ 阮籍 往觀,見其人擁膝巖側,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 唐 駱賓王 《夏日夜憶張二詩》:“伏枕憂思深,擁膝獨長吟。”

作酸

(1).呈酸性。《書·洪範》:“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 孔 傳:“木實之性。” 孔穎達 疏:“木生子實,其味多酸。五果之味雖殊,其為酸一也。是木實之性然也。”

(2).指食後反胃產生酸液。《紅樓夢》第七五回:“只因昨兒喝多了黃酒,又喫了月餅餡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

搜抉

亦作“ 搜刔 ”。搜求選擇。 五代 齊己 《移居》詩:“欲問存思搜抉妙,幾聯詩許敵《三都》。” 宋 蘇軾 《議學校貢舉狀》:“近世士人纂類經史,綴輯時務,謂之策括,待問條目,搜抉略盡,臨場剽竊,竄易首尾。” 明 歸有光 《送縣大夫楊侯序》:“頃者患稅籍之紊,豪猾緣以飛走,莫詰其端, 侯 為之按畝出稅,搜刔伏匿,深為百年之計。” 清 黃宗羲 《傳是樓藏書記》:“先生之門生官吏徧於天下,隨其所至,莫不網羅墜簡,搜抉緹帙。”

渾如

非常像;酷似

毒藥

危害生物體的有毒的藥物

畏縮

因害怕而退縮

私釀

私自釀酒。《北史·列女傳·胡長命妻張氏》:“ 太安 中,京師禁酒。 張 以姑老且患,私為醖之,為有司所糾。 王氏 詣曹自首,由己私釀。”《舊唐書·食貨志下》:“醨薄私釀,罪有差。”《金史·食貨志四》:“上曰:‘此官不嚴禁私釀所致也。’”

交涉

(1) 與他人相互協商以便對某事得出解決辦法

在這問題上繼續與他交涉

(2) 關連;關涉

樓蘭

古西域國名, 漢 元封 三年內附。王居 扜泥城 ,遺址在今 新疆 * 爾自治區 若羌縣 境, 羅布泊 西,處 漢 代通西域南道上。因居 漢 與 匈奴 之間,常持兩端,或殺 漢 使,阻通道。 元鳳 四年, 漢 遣 傅介子 斬其王 安歸 ,另立 尉屠耆 為王,更名為 鄯善 。 傅介子 以立功封侯。事見《漢書·西域傳上》及《傅介子傳》。後亦借用為殺敵立功的事典。 唐 張九齡 《送趙都護赴安西》詩:“他日文兼武,而今栗且寬,自然來月窟,何用刺 樓蘭 ?” 宋 張元乾 《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詞:“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 樓蘭 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 明 姚茂良 《精忠記·應詔》:“出匣龍泉血未乾,平生志氣斬 樓蘭 。” 陳毅 《衛岡初戰》詩:“ 鎮江 城下初遭遇,脫手斬得小 樓蘭 。”

典衣

(1).典押衣服。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2).指飲酒。 清 曹寅 《讀朱赤霞寄後陶詩漫和》:“衙罷典衣違例禁,病餘丸藥避章糾。”

市酒

(1).賣酒。《韓詩外傳》卷七:“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長,然至酒酸而不售。”

(2).指市肆上所賣的酒。 宋 陸游 《秋興》詩:“村酒甜酸市酒渾,猶勝終日對空樽。”

(3).買酒。 宋 吳自牧 《夢粱錄·中秋》:“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懽,不肯虛度。”

昏忘

謂糊塗健忘。《梁書·劉顯傳》:“ 約 曰:‘老夫昏忘,不可受策;雖然,聊試數事,不可至十也。’” 唐 杜甫 《送率府程錄事還鄉》詩:“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忘集。”

黃昏

(1) 日落以後至天還沒有完全黑的這段時間

奄奄黃昏後。——《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漸黃昏清角吹寒。——宋· 姜夔《揚州慢》

(2) 見“傍晚”

陋巷

狹窄的街巷

陋巷無車轍,煙蘿總是春。——戴叔倫《送張南史》

窮街陋巷

燈火

泛指亮著的燈燭

守把

(1).把守,防守。 宋 歐陽修 《保明張景伯》:“今月六日,有軍賊約二十餘人入縣,圍卻縣城,有守把兵士三十餘人,於縣門樓上相射。” 元 李五 《虎頭牌》第一折:“為你守把夾山口子,累建奇功,加你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行樞密院事。”《水滸傳》第五一回:“ 解珍 、 解寶 守把山前第一關, 杜遷 、 宋萬 守把 宛子城 第二關。”《五四愛國運動資料·五四--六三愛國運動大事日錄》:“緣此時該校校長 楊子侁 ,深恐學生出外‘肇禍’,囑將校舍前後門一律鎖起,親偕監學分頭守把,不許學生出校,學生因而大鬨。”

(2).掌管。《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娶妻 王氏 ,姿色非凡,頗稱對當。家私富裕,多虧那 王氏 守把。”

費城

美國東北部城市。大市區人口4716萬(1980年)。鐵路樞紐,重要海港。東海岸主要煉油中心和鋼鐵、造船基地,紡織、服裝也很重要。曾為美國首都。有獨立廳、自由鐘等古蹟。

門將

(1).看守城門的官吏。《墨子·號令》:“門將並守他門。”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三:“ 始皇 時,童謡曰:‘城門有血,城當陷沒為湖。’有嫗聞之,朝朝往窺,門將欲縛之,嫗言其故。”

(2).稱足球、手球、冰球等球類運動的守門員。《文匯報》1985.9.5:“他與 王后軍 、 張忠威 、 劉清泉 、 徐根寶 等先後進入國家隊,他成了主力門將。”

豈不

難道不…?怎么不…?

豈不容易?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歡樂

快樂

自敘少小時歡樂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一個歡樂的夜晚

惟有

只有

我們都很高興,惟有他沉著臉

靜默

(1) 人不說話,不出聲音

會場上靜默無聲

(2) 恭敬莊嚴地肅立,多表示哀悼

無量

(1) 沒有限制的;沒有止境的

前途無量

(2) 難以計算,指數量極多

詩詞推薦

次韻大人正月十四日作原文_次韻大人正月十四日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