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雨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驟雨原文

一抺油雲忽布天,獰龍噴沫珠玉懸。

何處移來三峽水,掛我假山之瀑泉。

雨工矯首雲中步,珠簾四下圍朱鷺。

高齋吟倚興方綿,摩醯首羅不知數。

詩詞問答

問:驟雨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驟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

2. 見釋典

參考注釋

油雲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後詩文中因以“油雲”指濃雲。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谷風拂脩薄,油雲翳高岑。”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送神》:“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雲。” 宋 陸游 《葉相最高亭》詩:“膚寸油雲澤天下,大千沙界納胸中。” 林百舉 《夢作詩數首醒記三句足成二絕》之一:“油雲幕幕雨絲絲,正近江城梅落時。”

噴沫

噴涌泡沫。形容水勢之大。《西京雜記》卷二:“ 瓠子河 決,有蛟龍從九子,自決中逆上入河,噴沫流波數十里。”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正如久雍的水閘,一旦開放,旁流雜出,雖是噴沫鳴濺,究不曾自定出流的方向。”

珠玉

(1) 珠和玉;泛指珠寶

(2) 比喻妙語或美好的詩文

(3)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傑,英才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三峽

“長江三峽”的簡稱,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合稱,在長江上游,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與湖北省宜昌縣南津關之間,長193公里

假山

園林中用石頭堆砌而成以供欣賞的小山

瀑泉

噴涌的泉水。 唐 王維 《燕子龕禪師》詩:“瀑泉吼而噴,怪石看欲落。”

瀑布。 宋 錢易 《南部新書》辛:“﹝ 中條山 王官谷 ﹞周迴十餘里,泉石之美,冠於一山。北巖之上,有瀑泉流注谷中。” 清 杜岕 《雪水茶》詩:“瓢勺生幽興,簷楹恍瀑泉。”

雨工

(1) 雨師,古人迷信,指掌管下雨的小神

雨工也?——唐· 李朝威《柳毅傳》

(2) 又

何為雨工。

矯首

(1).昂首;抬頭。 唐 杜甫 《又上後園山腳》詩:“窮秋立 日觀 ,矯首望八荒。” 金 元好問 《出京》詩:“矯首孤雲飛,西南路何永。” 清 金農 《寄丁敬》詩:“何年共幽覽,矯首海鷗群。”

(2).昂昂然自得貌。 晉 葛洪 《抱朴子·名實》:“至於駑蹇矯首於琱輦,駥驥委牧乎林坰,彼已尸祿,邦國殄瘁。” 宋 范仲淹 《祭蔡侍郎文》:“初矯首於王庭,冠天下之英雄。”《明史·李植江東之等傳贊》:“ 李植 、 江東之 諸人,風節自許,矯首抗俗,意氣橫厲,抵排羣枉。”

雲中

(1).雲霄之中,高空。常用指傳說中的仙境。《楚辭·九歌·雲中君》:“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王逸 註:“雲中,雲神所居也。”《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四·王子喬》:“ 王子喬 ,參駕白鹿雲中遨。” 宋 柳永 《玉蝴蝶》詞:“雲中鼓吹,游徧 蓬萊 。”

(2).高聳入雲的山上。喻塵世外。 宋 嚴參 《沁園春·自適》詞:“吾應有,雲中舊隱,竹里柴扉。”

(3).比喻朝廷。 明 高啟 《寓感》詩之十六:“ 蜀 琴有奇紋,本是枯桐枝……曾持薦 黃帝 ,雲中奏《鹹池》。”

(4).古郡名。原為 戰國 趙 地, 秦 時置郡,治所在 雲中縣 (今 內蒙古 托克托 東北)。 漢 代轄境較小。有時泛指邊關。《韓非子·喻老》:“故雖有 代 、 雲中 之樂,超然已無 趙 矣。”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要途問邊急,雜虜入 雲中 。” 清 朱彝尊 《送曹侍郎溶備兵大同》詩之二:“知有 馮唐 論將略,不令 魏尚 久 雲中 。”

(5).古 雲夢澤 。《左傳·定公四年》:“ 楚子 涉 雎 濟 江 ,入於 雲中 。” 杜預 註:“入 雲夢澤 中。” 楊伯峻 註:“傳説 雲夢澤 跨 江 南北,此 江 南之 雲夢 。”

珠簾

用線穿成一條條垂直串珠構成的簾幕

散入珠簾。——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四下

(1).指四蹄。《吳子·治兵》:“夫馬必安其處所,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廄,夏則涼廡,刻剔毛鬣,謹落四下,戢其耳目,無令驚駭。”

(2).四邊低垂;四邊低下。《漢書·禮樂志》“照紫幄,珠熉黃” 唐 顏師古 註:“紫幄,饗神之幄也。帳上四下而覆曰幄。言光照紫幄,故其珠色熉然而黃也。” 唐 楊炯 《庭菊賦》:“山欝律兮萬里,天蒼莽兮四下。”《新唐書·吐蕃傳下》:“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 紫山 ,直 大羊同國 ,古所謂 崑崙 者也。”

(3).四下里,四處。《秦併六國平話》卷下:“ 吳廣 聽得鼓已三更,提兵前去劫寨,果見四下小兵睏乏。”《水滸傳》第四十回:“ 戴宗 正在酒肆中吃酒,只見做公的四下來尋。” 趙樹理 《“鍛鍊鍛鍊”》:“ 小腿疼 著了慌,頭像貨郎鼓一樣轉來轉去四下看。”

朱鷺

(1).又稱朱䴉。涉禽類,體形如鶴,而羽色淡紅,嘴與腳亦呈淡紅色。《隋書·盧思道傳》:“﹝ 思道 ﹞為《孤鴻賦》以寄其情曰……望玄鵠而為侶,比朱鷺而相依。” 唐 張籍 《朱鷺》詩:“翩翩兮朱鷺,來汎春塘棲緑樹。”《爾雅·釋鳥》“鷺舂鉏” 宋 邢昺 疏:“ 楚威王 時,有朱鷺合沓飛翔而來舞,則復有赤者,舊鼓吹朱鷺曲是也。然則鳥名白鷺,赤者少也。”

(2).樂曲名。 漢 鼓吹鐃歌十八曲之一。 南朝 梁元帝 《赴荊州泊三江水》詩:“疊鼓隨《朱鷺》,長簫應《紫騮》。” 唐 李德裕 《重台芙蓉賦》:“於是縱蘭棹,泛淪漣,吟《朱鷺》於篴管,鳴《鵾鷄》於瑟絃。” 宋 姜夔 《聖宋鐃歌吹曲十四首總序》:“臣聞鐃歌者, 漢 樂也。殿前謂之鼓吹,軍中謂之騎吹,其曲有《朱鷺》等二十二篇。”參見“ 朱鷺曲 ”。

高齋

(1).高雅的書齋。常用作對他人屋舍的敬稱。 唐 孟浩然 《宴張別駕新齋》詩:“高齋徵學問,虛薄濫先登。” 明 徐禎卿 《在武昌作》詩:“高齋今夜雨,獨臥 武昌 城。”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書》:“ 天梅居士 侍者:昨歲自 江戶 歸國,擬於桂花香里,趨叩高齋,而竟不果。”

(2). 唐 杜甫 書齋名。 唐 杜甫 《宿江邊閣》詩:“暝色延山逕, 高齋 次水門。” 宋 陸游 《東屯高齋記》:“ 少陵先生 晚游 夔州 ,愛其山川不忍去。三徙居皆名 高齋 。質於其詩,曰‘次水門’者, 白帝 城之 高齋 也;曰‘依藥餌’者, 瀼西 之 高齋 也;曰‘見一川’者, 東屯 之 高齋 也。故其詩又曰:‘ 高齋 非一處。’”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詩詞推薦

  • 雜曲歌辭。思歸樂

    張祜唐代〕晚日催弦管,春風入綺羅。杏花如有意,偏落舞衫多。萬里春應盡,三江雁亦稀。連天漢水廣,孤客未言歸。
  • 劉仙岩

    吳旦明代〕裹舄去何勒,靈蹤在白雲。穿林樵徑逗,過壟石泉分。古溜空春色,孤根剝玉紋。嵐霏行處薄,花氣坐來熏。谷靜
  • 送呂雅寺丞

    劉摯宋代〕玉府文華異俗氓,丹山毛羽盡祥珍。伊皋相業光前史,王謝家風世有人。好學少年忘貴胄,摛詞奇藻敵陽春。如今
  • 酬秦壽之見贈三首

    王之道宋代〕誰能胸次澆今古,老去蓬茅雜榛莽。朴遫已甘無足數。品題忽及乃君余,頓覺焦枯得時雨。
  • 景陽井

    楊備宋代〕擒虎戈矛滿六宮,春花無樹不秋風。蒼惶益見多情處,同穴甘心赴井中。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病中觀辛夷花

    陸游宋代〕餘生垂九十,一病理一衰;旬月不自保,敢作期歲期?粲粲女郎花,忽滿庭前枝,繁華雖少減,高雅亦足奇。持杯
  • 冷泉觀放水

    史衛卿宋代〕溪流平地響晴雷,石上生風捲雪來。醉拍闌乾衣袖濕,十分身在白雲堆。
  • 上元前四日宣召賞梅

    曹勛宋代〕冉冉東風春乍回,睿思宣入禁中來。忽參鼻觀清香徹,殊喜一庭都是梅。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詩境樓觀月

    劉克莊宋代〕人世應無第二樓,暮雲飛不到簾鉤。未開寶鑑青冥里,先涌冰輪碧海頭。白似雪濤翻赤壁,壯如夜日出羅浮。酒醒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送王左丞五絕

    蔡肇宋代〕三堅真得象,九師遂亡羊。寥寥千載余,煥發天地藏。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雜詠一百首季主

    劉克莊宋代〕宋賈兩名士,茫然立下風。信知古賢聖,多隱卜醫中。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懷六首

    洪邁宋代〕市朝富危機,匹夫死馮河。何如狎鷗子,煙雨同一波。行藏各有趙,不在相詆訶。我師陋巷人,千古冠四科。
  • 颶風

    張撝元代〕火雲夾日已西馳,驟雨驚風此一時。萬里怒濤泛斷梗,千家矮屋失疏籬。懸炊破釜侵飄屋,護圃枯榽壓嫩枝。最是
  • 秋晚途中作

    張祜唐代〕落日馳車道,秋郊思不勝。水雲遙斷緒,山日半銜棱。遠吠鄰村處,計想羨他能。
  • 次韻康總管慶之和碑字韻二首

    方回宋代〕周頌岐陽鼓,秦銘泰岳碑。覽觀明古鏡,推測妙神蓍。真復登三事,何如賦萬詩。江湖頻作郡,棠蔭有人知。
  • 黃子實宋代〕剩攜尊酒斟藍尾,惜不杯羹薦墨頭。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與楊秀才話別

    齊己唐代〕庾信哀何極,仲宣悲苦多。因思學文賦,不勝弄乾戈。自古有如此,於今終若何。到頭重策蹇,歸去舊煙蘿。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古琴吟

    邵雍宋代〕長隨書與棋,貧亦久藏之。碧玉琢為軫,黃金拍作徽。典多因待客,彈少為求知。近日僮奴惡,須防煮鶴時。
  • 遣興勉友人

    張詠宋代〕人生三萬六千日,二萬日中愁苦身。惟有無心消遣得,有心到了是痴人。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
  • 桃花壇下望龜峰

    范成大宋代〕石壇無土謾嶔岑,何自能生小柏林?擬擘蛤蜊龜殼上,病來不殺懶登臨。
驟雨原文_驟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