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范天章

作者:張方平 朝代:宋代

吳范天章原文

詔起東山對紫庭,清風蕭灑動階蓂。

讜言幾為忠邪發,大用須憑廟社靈。

武庫神兵羅斧戟,大宮禮器列籩鉶。

願公早入當鈞軸,重演三篇相武丁。

詩詞問答

問:吳范天章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吳范天章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吳范天章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青韻

參考注釋

東山

(1).《詩·豳風·東山》:“我徂 東山 ,慆慆不歸。” 朱熹 集傳:“ 東山 ,所征之地也。”後因以代指遠征或遠行之地。 宋 葉夢得 《石林詩話》卷上:“ 玉汝 有愛妾 劉氏 ,將行,劇飲通夕…… 劉貢父 , 玉汝 姻黨,即作小詩寄之以戲云:‘ 嫖姚 不復顧家為,誰謂 東山 久不歸。’”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 東山 又 北山 ,鏡中強半尚紅顏。”

(2).《孟子·盡心上》:“ 孔子 登 東山 而小 魯 。” 趙岐 註:“ 東山 ,蓋 魯 城東之高山。”後因以代指 魯 地。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嫠家父祖生 齊 魯 ,位下名高人比數……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 東山 一抔土。”

(3).據《晉書·謝安傳》載, 謝安 早年曾辭官隱居 會稽 之 東山 ,經朝廷屢次徵聘,方從 東山 復出,官至司徒要職,成為 東晉 重臣。又, 臨安 、 金陵 亦有 東山 ,也曾是 謝安 的遊憩之地。後因以“東山”為典。指隱居或遊憩之地。 唐 王維 《戲贈張五弟諲》詩之一:“吾弟 東山 時,心尚一何遠!” 宋 沉遘 《吳正肅公輓歌辭》之一:“暫作 東山 去,還期 宣室 來。” 清 趙翼 《秋帆制府輓詩》:“南國烽煙悲遠道, 東山 絲竹渺前塵。”

(4).代指 謝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想像 東山 姿,緬懷 右軍 言。” 清 顧炎武 《上吳侍郎暘》詩:“ 征虜 投壺暇, 東山 賭墅優。”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趙翼 《唐荊川先生讀書處》詩之一:“並世文章無北地,當年聲望此 東山 。” 趙朴初 《何滿子·東山》詞:“悄悄非關多病,三年不見 東山 。花事綢繆風又雨,更兼蜂妒鶯讒。”按,《人民文學》1977年第一期發表時附註云:“時見 * 爪牙講話,矛頭指向 周總理 ,賦此書憤。”

(6).泛指東面的山。 宋 蘇軾 《赤壁賦》:“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 清 鄭燮 《道情》之一:“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楊朔 《雪浪花》:“那外國人想雇我的驢去逛東山。”

(7). 春秋 時少數民族 赤狄 別種 東山 皋落氏 的省稱。《國語·晉語一》:“﹝ 晉獻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東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韋昭 註:“ 東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別稱。《南史·何胤傳》:“初, 胤 二兄 求 點 並棲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隱。世號 點 為‘大山’, 胤 為‘小山’,亦曰‘東山’。”

紫庭

(1).帝王宮庭。《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生長邊遠,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盡心。” 晉 左思 《悼離贈妹》詩之二:“以蘭之芳,以膏之明,永去骨肉,內充紫庭。” 唐 白居易 《驃國樂》詩:“ 德宗 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嘉祐八年》:“今陛下已御正殿,臣謂何惜紫庭數步之地,使之稽首拜伏,瞻仰清光。”

(2).神仙所住宮闕。 三國 魏 嵇康 《代秋胡歌詩》:“受道 王母 ,遂升紫庭。” 唐 李康成 《玉華仙子歌》:“溶溶紫庭步,渺渺 瀛臺 路。”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仙之來兮 峨眉 扃,曳素衣兮游紫庭。”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蕭灑

言行人品超逸而不同流俗

階蓂

即蓂莢。瑞草名,夾階而生,故名。《竹書紀年》卷上:“﹝ 帝堯 ﹞在位七十年……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 唐 趙彥昭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庭樹千花發,階蓂七葉新。”

讜言

正直之言,直言。《漢書·敘傳上》:“吾久不見 班生 ,今日復聞讜言!” 顏師古 註:“讜言,善言也。” 唐 白居易 《唐河南元府君夫人滎陽鄭氏墓志銘》序:“不數月,讜言直聲,動於朝廷。”

忠邪

忠正與奸邪。 晉 殷仲文 《罪釁解尚書表》:“宜其極法,以判忠邪。”《舊唐書·李嶠傳》:“今忠邪既辨,具物惟新,賞罰倘乖,下人安勸?”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哼,我是問心無愧,我是視死如歸,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斷。”

大用

重用

皇上欲大用康先生。——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廟社

(1).宗廟和社稷。《魏書·城陽王鸞傳》:“古者,軍行必載廟社之主,所以示其威惠各有攸歸。”《宋史·寇準傳》:“奈何棄廟社,欲幸 楚 蜀 遠地?”

(2).以喻國家。 宋 文天祥 《議糾合兩淮復興》詩:“而今廟社存亡決,只看元戎進退間。”

武庫

(1) 軍械庫,貯存武器和軍事裝備的地方

(2) 舊時也比喻富有才能的人

神兵

(1).猶天兵。謂秉承天意有天神為助之兵。常用以稱王師。《後漢書·皇甫嵩傳》:“旬月之間,神兵電埽。” 晉 陸機 《辯亡論上》:“神兵東驅,奮寡犯眾。”《魏書·張袞傳》:“今若鑾輿親動,賊必望麾崩散,寧容仰挫神兵,坐而縱敵。” 唐 徐堅 《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至德撫遐荒,神兵赴朔方。”

(2).神奇的兵器。謂寶劍。 晉 張協 《七命》:“揮之者無前,擁之者身雄……此蓋希世之神兵,子豈能從我而服之乎!” 唐 白居易 《李都尉古劍》詩:“勸君慎所用,無作神兵羞。” 宋 范仲淹 《靈鳥賦》:“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

大宮

帝王諸侯的祖廟。《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伯 將伐 許 。五月甲辰,授兵於大宮。” 杜預 註:“大宮, 鄭 祖廟。”《左傳·哀公二十六年》:“大尹立 啟 ,奉喪殯於大宮,三日而後國人知之。”

禮器

古時祭祀用的各種器物,如鼎、簋、觚、鍾等

籩鉶

籩和鉶。古代祭事所用的兩種盛器名。 唐 韓愈 《袁氏先廟碑》:“孝孫來享,來拜廟庭。陟堂進室,親登籩鉶。” 明 李東陽 《大行皇帝輓歌辭》之二:“聖朝偃武修文日,共道王言似六經。 宋 史重施新袞鉞, 孔 庭增飾舊籩鉶。”

鈞軸

(1).鈞以制陶,軸以轉車。比喻國家政務重任。 唐 韓愈 《酒中留上襄陽李相公》詩:“知公不久歸鈞軸,應許閒官寄病身。” 元 陳天祥 《論盧世榮奸邪狀》:“往者 阿合馬 ,以梟獍之資,處鈞軸之重。”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於文襄之敏》:“當時 傅文忠 、 劉文正 諸公相繼謝事,秉鈞軸者唯公一人。”

(2).喻指擔負國家政務重任的人。 唐 白居易 《和夢遊春一百韻》:“危言詆閽寺,直氣忤鈞軸。”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四:“且賢者器業,本不在於文藻,而國之鈞軸,實藉此而進用。”

重演

再度上演,比喻舊景重現

老戲重演,花樣翻新

武丁

(1). 商 代國王名。後世稱為 高宗 。 盤庚 弟 小乙 之子。相傳少時生活在民間,即位後,重用 傅說 、 甘盤 為大臣,力求鞏固統治。在位五十九年。《詩·商頌·玄鳥》:“ 商 之先後,受命不殆,在 武丁 孫子。”《楚辭·離騷》:“ 説 操築於 傅巖 兮, 武丁 用而不疑。” 唐 許渾 《和淮南王相公與賓僚同游瓜州別業題舊書齋》:“賓御莫辭嚴下醉, 武丁 高枕待為霖。”

(2).古代傳說中仙人名。姓 成 ,名 武丁 。 南朝 梁 吳均 《續齊諧記》:“ 桂陽 成武丁 ,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 織女 當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停,與爾別矣。’弟問曰:‘ 織女 何事渡河?去當何還?’答曰:‘ 織女 暫詣 牽牛 ,吾復三年當還。’明日失 武丁 。至今雲 織女 嫁 牽牛 。” 唐 劉憲 《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殿上呼 方朔 ,人間失 武丁 。” 鄭澤 《七夕赴城》詩:“自昔悲塵世,由來有上仙。 武丁 亦多事,輸與恨 * 。”

詩詞推薦

吳范天章原文_吳范天章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