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鄧慎思初入試院

作者:餘干 朝代:宋代

和鄧慎思初入試院原文

江南嘗應檄書行,多向西風拂露英。

薄暮解裝融祖寺,侵晨揮策楚王城。

明蟾又見中秋色,哀雁仍聞半夜聲。

懷舊感新搔短髮,歸時應有二毛生。

詩詞問答

問:和鄧慎思初入試院的作者是誰?答:餘干
問:和鄧慎思初入試院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和鄧慎思初入試院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2. 自註:去年八月檢潦,嘗宿牛頭山祖堂寺,法融禪師坐禪處也。

參考注釋

江南

(1)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春風又綠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2) 泛指長江以南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檄書

檄文。《六韜·分合》:“ 太公 曰:‘凡用兵之法,三軍之眾必有分合之變,其大將先定戰地戰日,然後移檄書與諸將吏。’”《後漢書·寇恂傳》:“檄書至, 恂 即勒軍馳出,並移告屬縣,發兵會於 溫 下。” 唐 劉長卿 《行營酬呂侍御》詩:“ 孔璋 才素健,早晚檄書成。” 宋 劉過 《水龍吟·寄陸放翁》詞:“想見鸞飛,如椽健筆,檄書親草。”參見“ 檄 ”。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露英

(1).露水,露珠。《漢書·揚雄傳上》:“噏清雲之流瑕兮,飲若木之露英。” 顏師古 註:“露英,言其英華之露。” 唐 元稹 《薔薇架》詩:“風蔓羅裙帶,露英蓮臉淚。”

(2).花卉。喻美女。 宋 張先 《少年游》詞:“帽檐風細馬蹄塵,常記探花人。露英千樣,粉香無盡,驀地酒初醒。”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火燒潮音街。——《廣州軍務記》

解裝

卸下行裝。《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天子乃輟駕迴慮,息徒解裝。” 李周翰 註:“解息徒卸裝具。” 宋 蘇轍 《次韻子瞻游徑山》:“解裝投錫不復去,紛紛四合來烏鳶。” 清 錢謙益 《瑞光寺興造記》:“先君停舟解裝,與 遠公 逢迎笑言之狀,顯顯然在心目間。”

祖寺

佛教語。指曾為祖師所居的佛寺。 唐 常達 《山居八詠》之一:“身閒依祖寺,志僻性多慵,少室遺真旨,層樓起暮鐘。” 梵輝 《隱元禪師和中日兩黃檗山的因緣》:“此後,在 中 日 禪僧中即以 福建 的祖寺稱為‘古黃檗’, 日本 的新寺稱為‘新黃檗’。”

侵晨

(1) 黎明;早晨初現光亮

侵晨未及梳洗,就出門了

(2) 天快亮的時候

侵晨起來,在書房裡收拾禮物

楚王城

古城名。又名 楚城 。故址在今 河南 信陽 西北。 戰國 時 楚襄王 曾遷都於此,故名。 宋 以後古城堙廢。

明蟾

古代神話稱月中有蟾蜍,後因以“明蟾”為月亮的代稱。 唐 舒元輿 《坊州按獄蘇氏莊記室二賢自鄜州走馬相訪》詩:“陽烏忽西傾,明蟾掛高枝。” 明 劉基 《次韻和十六夜月再次韻》:“永夜涼風吹碧落,深秋白露洗明蟾。”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日

會中秋。——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半夜

(1) 夜的中間;特指夜裡12點鐘

(2) 一夜之半

清風半夜鳴蟬。——宋· 辛棄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復甦。——《聊齋志異·促織》

懷舊

懷念往事和故人

短髮

(1).稀少的頭髮。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僕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隨肩趨刻漏,短髮寄簪纓。”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宛新彬 等註:“短髮,稀髮。”

(2).短頭髮。

(3).斷髮。剪短頭髮。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寧寺》:“短髮之君,無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稟蕞陋之質。” 周祖謨 校釋:“短髮者,即斷髮也,與文身為對文。”

應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聞狀》:“自今已後,應有進奉,並不用申報御史臺,如有人勘問,便仰録名奏來者。”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一折:“將 江 上應有戰舡,盡行拘收,不放 關公 渡 江 回去。”《水滸傳》第一回:“應有民間稅賦悉皆赦免。”

(2).應當具有。《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姑娘一進洞房,早看見擺滿一分妝奩,凡是應有的,公婆都給辦得齊齊整整。”

二毛

(1).斑白的頭髮。常用以指老年人。《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 杜預 註:“二毛,頭白有二色。” 晉 葛洪 《抱朴子·遐覽》:“二毛告暮,素志衰頽。” 宋 蘇軾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詩:“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 胡韞玉 《春日寄懷馬一浮》詩:“病餘人事懶,愁畏二毛侵。”

(2). 晉 潘岳 《秋興賦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見二毛”。後因以“二毛”指三十餘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 信 年始二毛,即逢喪亂。” 倪璠 註:“以 滕王逌 序‘己亥,年六十七歲’逆數之,逢亂之歲, 子山 時年三十有六。” 宋 李宗諤 《先公談錄》:“ 宗諤 二毛之年,丁先公憂。”按:先公 李昉 死於公元九六六年, 宗諤 生於公元九 * 年,時年三十三歲。

(3).即二毛子。 清 黃遵憲 《三哀詩》:“讙譁殺二毛,萬頭相傾擠。” 錢仲聯 箋註:“ 袁昶 《亂中日記》:‘見洋人呼曰大毛子,見教民呼曰二毛子。’”《中國歌謠資料·義和團歌謠·砍二毛》:“洋人進 中國 ,二毛直起腰。狗仗人勢,橫行霸道。”參見“ 二毛子 ”。

(4).方言。謂皮毛短。 謝覺哉 《孔夫子與老農》:“他又縫了許多衣服:狐皮桶子、羔皮桶子、二毛桶子,大毛桶子。” 李季 《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一封信》詩:“身穿二毛皮大衣,聽問路忙答話跳下牲靈。”

詩詞推薦

和鄧慎思初入試院原文_和鄧慎思初入試院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