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原文

靖端肅王程,驅車向西騖。

既愜游梁情,亦適歸歟趣。

豈復憚倭遲,孤征昔所屢。

晨徂每侵星,兼途輕薄暮。

時序如崩波,黽勉促脩路。

朔風剝我膚,寧論衣改素。

詩詞問答

問:《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遇韻

參考注釋

靖端

使順服聽命。《國語·晉語八》:“子為正卿,若能靖端諸侯使服聽命於 晉 , 晉國 其誰不為子從,何必 和 ?”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靖端肅有命,假檝越江潭。”

王程

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唐 岑參 《送江陵黎少府》詩:“王程不敢住,豈是愛 荊州 ?”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九:“ 珙 勃然作色曰:‘給事王程有限,不敢淹留。’俄而罷宴。” 清 宋琬 《舟中即事》詩之八:“鳥道王程速,猿啼鄉信疎。”

驅車

乘車或駕車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

游梁

(1).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司馬相如 ﹞以貲為郎,事 孝景帝 ,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 景帝 不好辭賦,是時 梁孝王 來朝,從游説之士 齊 人 鄒陽 、 淮陰 枚乘 、 吳 莊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見而説之,因病免,客游 梁 。”後以“游梁”謂仕途不得志。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賦》:“游 梁 之客,徒馬疲而不能去; 兔園 之女,雖蠶飢而不自禁。” 宋 晏殊 《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詩:“游 梁 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明 何景明 《答雷長史》詩之三:“ 賈誼 功名終負 漢 , 馬卿 辭賦尚游 梁 。” 清 張問陶 《獨樹店》詩:“ 宋玉 有懷仍憶 楚 , 相如 多病更游 梁 。”

(2).指斗拱結構中的樑上之梁。詳“ 游極 ”。

適歸

往歸;歸向。《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毛 傳:“適,之也。” 鄭玄 箋:“今政亂國,將有憂病者矣。曰此禍其所之歸乎?言憂病之禍,必自之歸為亂。”《史記·伯夷列傳》:“ 神農 虞 夏 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 唐 韓愈 《上賈滑州書》:“周流四方,無所適歸。”

倭遲

紆迴歷遠貌。《詩·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毛 傳:“倭遲,歷遠之貌。” 朱熹 集傳:“倭遲,回遠之貌。”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韓幼深》詩:“不逢眼中人,調苦車倭遲。”

孤征

單身遠行。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唐 陳子昂 《晚次樂鄉縣》詩:“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賜環》:“奉母而孤征,奔父喪於僻壤。逢人問信,覩物傷懷。”

侵星

拂曉。此時星尚未落,故云。 南朝 宋 鮑照 《上潯陽還都道中》詩:“侵星赴早路,畢景逐前儔。” 聞人倓 註:“侵星,猶戴星也。” 唐 杜甫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征途乃侵星,得使諸病入。” 宋 王禹偁 《寄金鄉張贊善》詩:“北堂侍膳侵星起,南畝催耕冒雨歸。”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火燒潮音街。——《廣州軍務記》

時序

季節變化的次序;先後的順序

草木隨著時序的變化而枯榮

時序剛剛過了秋分,就覺得突然增加了一些涼意。——《秋色賦》

崩波

(1).奔騰的波浪。《文選·鮑照<還都道中作>詩》:“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呂向 註:“崩波,猶奔波也。” 李善 註:“言客行既惜日月,兼崩波之上,不可少留。” 唐 杜甫 《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詩:“飄飄適 東周 ,來往若崩波。”

(2).比喻日趨敗壞的風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後驚》:“於時,名遂功成,才高位顯,務乎矯俗,以遏崩波。”

黽勉

(1) 勉力;努力

黽勉同心。——《詩·邶風·谷風》

伏乞黽勉,並候捷音。——清· 黃世仲《洪秀全演義》

(2) 另見 měng

脩路

長路;遠道。《楚辭·九章·懷沙》:“脩路幽蔽,道遠忽兮。” 漢 蔡邕 《釋誨》:“闇謙盈之效,迷損益之數,騁駑駘於脩路,慕騏驥而增驅。” 晉 陸雲 《答張士然》詩:“脩路無窮跡,井邑自相循。” 唐 楊炯 《送徐錄事詩序》:“兩鄉風月,萬里江山,脩路為下泣之思,長天非寄愁之所。”

朔風

北風

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三國 魏· 阮籍《詠懷》

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詩詞推薦

  • 瑞岩仰老見和復酬前韻七首

    曹勛宋代〕雲英兩鳳跨煙扉,收盡詩才坐翠微。相國題評為攜挈,一方蓮社似公稀。
  • 減字木蘭花

    向滈宋代〕多情被惱。枉了東君無限巧。真箇愁人。一片輕飛減卻春。闌乾憑暖。目斷彩雲腸也斷。兩岸青山。隱隱孤舟浪接
  • 江館會別

    戴叔倫唐代〕離亭一會宿,能有幾人同。莫以回車泣,前途不盡窮。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五首

    秦觀宋代〕裌衣新著倦琴書,散策池塘返照初。翠碧黃鸝相續去,荇絲深處見游魚。
  • 呈劉子後趙行之司理舅二首

    趙蕃宋代〕忽忽江頭往一旬,敢疏請謁恐煩人。肯敦宿昔論交舊,更辱殷勤枉句新。已向清澌看流水,更從高節撫霜筠。白醪
  • 初六日呈明叔

    趙蕃宋代〕冷澹清明節,蕭疎斑白翁。不知春事減,但見綠陰重。坐臥書窗書,陰晴啼鳥中。年齡故爾似,貧病亦應同。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雙調】湘妃曲

    邵元長〔元代〕贈鍾繼先高山流水少人知,幾擬的十鑄子期。繼光賢既解其中意。恨相逢何太遲,示佳編古怪新奇。想達士無地事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前之十首次詩

    釋行海宋代〕十五遊方今五十,翻思四十九年非。守株林下頭添雪,掩卷燈前淚滴衣。過隙寸陰真可惜,流芳百世不笤歸。沐蘭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送歸使絕句七首

    羅公升宋代〕目斷歸帆急,無身可得追。親庭如有問,依說鬢成絲。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枯木詩辭召命作

    翁洮唐代〕枯木傍溪崖,由來歲月賒。有根盤水石,無葉接煙霞。二月苔為色,三冬雪作花。不因星使至,誰識是靈槎?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即事

    乾隆清代〕即事多欣我底然,火蛾玉蕊又韶年。那無對景懷偏感,尚有吟詩癖未悛。靜聽六街喧爆竹,強教小部按冰弦。宵分
  • 泛月三首·其一

    乾隆清代〕山古湖寬列仙地,氣澄雲斂好秋時。御園漫惜啟蹕早,塞苑端欣泛舸宜。
  • 水亭舒眺

    釋文珦宋代〕秋風水上亭,獨坐望郊坰。佛寺山偏好,漁家地亦腥。桑枯因抱蠍,草腐自生螢。踏月歸林下,柴扉尚未扃。
  • 秋思

    陸游宋代〕弊衣但故絮,糲食惟黃齏。餘年如登山,步步勤攀躋。從子念寂寞,千里致鹿麑。秋風石帆下,伴我扶青藜。
  • 唐縣懷古

    乾隆清代〕萬年祠宇溯初封,並祀光華協帝重。風雨晦明神近接,危微精一法開宗。望山南北傳徒舛,𣸦水東西辨底庸。巍盪
  • 蔡老有志好學識面於京師作此示之

    釋德洪宋代〕道人西嶽來,氣與秋爭曉。讀書如壁月,罅隙必委照。當從賢俊游,運斤端得妙。儻明句中眼,王良控騕裊。嗟余
  • 品令(新秋)

    卓田宋代〕立秋十日,早露出新涼麵。斜風急雨,戰退炎光一半。月上紗窗,疑是廣寒宮殿。無端宋玉,撩亂生悲怨。一年好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教子吟

    邵雍宋代〕為人能了自家身,千萬人中有一人。難用知如未知說,在乎行興不行分。該通始謂才中秀,傑出方名席上珍。善惡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 馬嵬

    高有鄰宋代〕事去君王不奈何,荒墳三尺馬嵬坡。歸來枉為香囊泣,不道生靈淚更多。
  • 玩丹砂

    馬鈺元代〕物外修持物外圓。搜玄搜妙認根源。牢擒意馬與心猿。先把虎龍收在鼎,自然鉛汞得歸元。神凝氣結性團圓。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