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靖端肅王程,驅車向西騖。
既愜游梁情,亦適歸歟趣。
豈復憚倭遲,孤征昔所屢。
晨徂每侵星,兼途輕薄暮。
時序如崩波,黽勉促脩路。
朔風剝我膚,寧論衣改素。
詩詞問答
問:《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遇韻
參考注釋
靖端
使順服聽命。《國語·晉語八》:“子為正卿,若能靖端諸侯使服聽命於 晉 , 晉國 其誰不為子從,何必 和 ?”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靖端肅有命,假檝越江潭。”
王程
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唐 岑參 《送江陵黎少府》詩:“王程不敢住,豈是愛 荊州 ?”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九:“ 珙 勃然作色曰:‘給事王程有限,不敢淹留。’俄而罷宴。” 清 宋琬 《舟中即事》詩之八:“鳥道王程速,猿啼鄉信疎。”
驅車
乘車或駕車
驅車來到國賓館,首相已在迎門口迎候
游梁
(1).典出《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司馬相如 ﹞以貲為郎,事 孝景帝 ,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 景帝 不好辭賦,是時 梁孝王 來朝,從游説之士 齊 人 鄒陽 、 淮陰 枚乘 、 吳 莊忌夫子 之徒, 相如 見而説之,因病免,客游 梁 。”後以“游梁”謂仕途不得志。 南朝 梁 江淹 《青苔賦》:“游 梁 之客,徒馬疲而不能去; 兔園 之女,雖蠶飢而不自禁。” 宋 晏殊 《假中示判官張寺丞王校勘》詩:“游 梁 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 明 何景明 《答雷長史》詩之三:“ 賈誼 功名終負 漢 , 馬卿 辭賦尚游 梁 。” 清 張問陶 《獨樹店》詩:“ 宋玉 有懷仍憶 楚 , 相如 多病更游 梁 。”
(2).指斗拱結構中的樑上之梁。詳“ 游極 ”。
適歸
往歸;歸向。《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 毛 傳:“適,之也。” 鄭玄 箋:“今政亂國,將有憂病者矣。曰此禍其所之歸乎?言憂病之禍,必自之歸為亂。”《史記·伯夷列傳》:“ 神農 虞 夏 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 唐 韓愈 《上賈滑州書》:“周流四方,無所適歸。”
倭遲
紆迴歷遠貌。《詩·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遲。” 毛 傳:“倭遲,歷遠之貌。” 朱熹 集傳:“倭遲,回遠之貌。”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韓幼深》詩:“不逢眼中人,調苦車倭遲。”
孤征
單身遠行。 晉 陶潛 《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詩:“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唐 陳子昂 《晚次樂鄉縣》詩:“故鄉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賜環》:“奉母而孤征,奔父喪於僻壤。逢人問信,覩物傷懷。”
侵星
拂曉。此時星尚未落,故云。 南朝 宋 鮑照 《上潯陽還都道中》詩:“侵星赴早路,畢景逐前儔。” 聞人倓 註:“侵星,猶戴星也。” 唐 杜甫 《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詩:“征途乃侵星,得使諸病入。” 宋 王禹偁 《寄金鄉張贊善》詩:“北堂侍膳侵星起,南畝催耕冒雨歸。”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火燒潮音街。——《廣州軍務記》
時序
季節變化的次序;先後的順序
草木隨著時序的變化而枯榮
時序剛剛過了秋分,就覺得突然增加了一些涼意。——《秋色賦》
崩波
(1).奔騰的波浪。《文選·鮑照<還都道中作>詩》:“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呂向 註:“崩波,猶奔波也。” 李善 註:“言客行既惜日月,兼崩波之上,不可少留。” 唐 杜甫 《別唐十五誡因寄禮部賈侍郎》詩:“飄飄適 東周 ,來往若崩波。”
(2).比喻日趨敗壞的風氣。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其人不稱才試而後驚》:“於時,名遂功成,才高位顯,務乎矯俗,以遏崩波。”
黽勉
(1) 勉力;努力
黽勉同心。——《詩·邶風·谷風》
伏乞黽勉,並候捷音。——清· 黃世仲《洪秀全演義》
(2) 另見 měng
脩路
長路;遠道。《楚辭·九章·懷沙》:“脩路幽蔽,道遠忽兮。” 漢 蔡邕 《釋誨》:“闇謙盈之效,迷損益之數,騁駑駘於脩路,慕騏驥而增驅。” 晉 陸雲 《答張士然》詩:“脩路無窮跡,井邑自相循。” 唐 楊炯 《送徐錄事詩序》:“兩鄉風月,萬里江山,脩路為下泣之思,長天非寄愁之所。”
朔風
北風
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三國 魏· 阮籍《詠懷》
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原文_既出都門望西路發有作·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