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驪山

作者:孫漸 朝代:宋代

游驪山原文

曉促零口征,晚留華清宿。

彌月倦紛埃,晞髮蓮湯浴。

夜雨鬧庭梧,漏長秋睡足。

平明徑欲西,霽色開林麓。

遂作朝元游,聊放千里目。

嵯峨北來橫,渭水東轉曲。

坡田散牛羊,沙岸翔鳧鶩。

爽氣襲衣裘,青煙生井屋。

憶昔唐天子,承天溺愛1-1欲。

翠輦拂行雲,鉤陳裹幽谷。

遺址今尚存,繚垣半頹覆。

玉像暗真仙,石槽標飲鹿。

羯鼓寂無聲,連理空餘木。

長生豈難求,有道書丹籙。

淚未忘馬嵬,恨已悲金粟。

往事寄冥冥,芳草依然綠。

詩詞問答

問:游驪山的作者是誰?答:孫漸
問:游驪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孫漸的名句有哪些?答:孫漸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五部

2. 按:詩刻於政和四年十月。

參考注釋

華清

(1).指 華清池 。 清 洪昇 《長生殿·傳概》:“自 華清 賜浴,初承恩澤; 長生 乞巧,永訂盟香。” 郭沫若 《念奴嬌·小湯山》詞:“ 華清 何似?令人高下難説。”參見“ 華清池 ”。

(2).指 華清宮 。 唐 薛能 《折楊柳》詞之一:“ 華清 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 宋 蘇軾 《驪山絕句》之一:“辛苦 驪山 山下土, 阿房 纔廢又 華清 。” 明 敖英 《輞川謁王右丞祠》詩:“ 華清 風雨蕭蕭夜,愁絶 江 南 庾子山 。”參見“ 華清宮 ”。

(3).猶太清。指太空。 明 陳所聞 《念奴嬌序·雲住閣為歐陽平林青林長林題》套曲:“驀地雲開,皎然月出,恍疑騎鶴上華清。”

彌月

小兒初生滿一月;指新婚滿一月;足月,懷孕滿十個月

晞髮

曬發使乾。常指高潔脫俗的行為。《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 鹹池 ,晞女髮兮陽之阿。” 晉 陸雲 《九愍·行吟》:“朝彈冠以晞髮,夕振裳而濯足。” 宋 蘇軾 《留別金山寶覺圓通二長老》詩:“艤舟北岸何時渡?晞髮東軒未肯忙。” 清 屈大均 《登浴日亭》詩:“誰與同晞髮,蒼涼若木東。”

湯浴

洗熱水澡。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四章:“把嬰兒剪結好臍帶,洗過湯浴之後,就把嬰兒交還給 阿艾 。”

長秋

指 長秋宮 。《三輔黃圖·漢宮》:“﹝ 長樂宮 ﹞有 長信 、 長秋 、 永壽 、 永寧 四殿。 高帝 居此宮,後太后常居之。”後亦用為皇后的代稱。《晉書·武帝紀》:“八月,以長秋將建,權停婚姻。”《北史·后妃傳上·孝文廢皇后馮氏》:“長秋未建,六宮無主。”

明徑

明白直截。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卜教》:“其字無所附……猶言神所告於颺擲乎見之也。此説最為明徑也。”

霽色

一種藍色,與雨後天晴的天空一樣的顏色

林麓

猶山林。《周禮·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計林麓而賞罰之。”《文選·張衡<西京賦>》:“林麓之饒,於何不有。” 薛綜 註:“木叢生曰林。” 李善 註:“《穀梁傳》曰:‘林屬於山曰麓。’”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結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圍於山澤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詩:“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游道場山》詩:“逶迤步崇岡,奔迫下林麓。”

朝元

(1).古代諸侯和臣屬在每年元旦賀見帝王。《樂府詩集·燕射歌辭·周朝饗樂章》:“歲迎更始,節及朝元。” 唐 羅鄴 《歲仗》詩:“玉帛朝元萬國來,雞人曉唱五門開。”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詩:“一人正位山河定,萬國朝元日月明。”參見“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號 老子 李耳 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尋郭道士不遇》詩:“郡中乞假來相訪,洞裡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韋莊 《玉真觀尋趙尊師不遇》詩:“羽客朝元晝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張孝祥 《望江南·南嶽銓德觀作》詞:“朝元去,深殿扣瑤鐘。”《封神演義》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淺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養生法。謂五臟之氣匯聚於天元(臍)。 唐 呂岩 《別詩》之一:“朝朝煉液歸瓊壠,夜夜朝元養玉英。”參見“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稱朝元。參閱《清會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第三章第四節。

(5).見“ 朝元閣 ”。

千里目

謂遠望之目。 晉 孫楚 《之馮翊祖道詩》:“舉翮撫 三秦 ,抗我千里目。” 唐 王之渙 《登鸛鵲樓》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宋 蘇軾 《和王晉卿》詩:“醒來送歸鴈,一寄千里目。”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坡田

坡地。

沙岸

(1).用沙石等築成的堤岸。《吳越備史》卷一:“初定其基,而江濤晝夜衝激,沙岸板築不能就。”《宋史·河渠志七》:“去歲海水泛漲,湍激橫衝,沙岸每一潰裂,常數十丈。” 元 黃溍 《佘山》詩:“春雲牢落鴈無聲,沙岸參差石有稜。”

(2).沙灘。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去郡》詩:“野曠沙岸浄,天高秋月明。” 清 黃景仁 《後觀潮行》:“海風捲盡江頭葉,沙岸千人萬人立。”

鳧鶩

鴨子。《爾雅·釋鳥》:“舒鳧鶩。” 郭璞 註:“鴨也。”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野曰鳧,家曰鶩。”《藝文類聚》卷六十引 漢 李尤 《彈銘》:“丸彈之利,以弋鳧鶩。”

襲衣

(1).屍衣。《禮記·士喪禮》“子羔之襲也” 唐 孔穎達 疏:“此明大夫死者襲衣稱數也。”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士喪禮褖衣》:“男子殊衣裳為之,謂之玄端。惟既死之襲衣,連衣裳為之,謂之褖衣。”

(2).古代行禮時,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禮記·曲禮下》“無藉者則襲” 唐 孔穎達 疏:“凡衣,近體有袍襗之屬;其外有裘,夏月則衣葛;其上有裼衣;裼衣上有襲衣;襲衣之上有常著之服,則皮弁之屬也。”

(3).成套衣服。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 太祖 ﹞賜 去華 襲衣、銀帶,為右補闕。”《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詔尚書左司郎中 汪應辰 宴 國 於 玉津園 ……加賜襲衣、金帶、器、幣有差。”

井屋

農舍,村落。 唐 杜甫 《奉送王信州崟北歸》詩:“井屋有煙起,瘡痍無血流。” 唐 韋應物 《園林晏起寄昭應韓明府盧主簿》詩:“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煙。”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承天

(1).承奉天道。《易·坤》:“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後漢書·郎顗傳》:“夫求賢者上以承天,下以為人。”

(2). 唐 代樂舞名。《新唐書·禮樂志十一》:“舞者二十人。分四部:一景雲舞,二慶善舞,三破陣無,四承天舞……承天樂,舞四人,進德冠、紫袍、白袴。”

(3). 唐 代宮城南中門叫 承天門 。《舊唐書·睿宗紀》:“兵部尚書 郭元振 從上御 承天門 樓,大赦天下。”

溺愛

對自己的孩子過分寵愛

翠輦

飾有翠羽的帝王車駕。《北史·突厥傳》:“ 啟人 奉觴上壽,跪伏甚恭。帝大悅,賦詩曰:‘ 鹿塞 鴻旗駐, 龍庭 翠輦回。’” 唐 李賀 《追賦畫江潭苑》詩之一:“行雲霑翠輦,今日似 襄王 。” 元 虞集 《和馬侍御西山口占》:“岧嶢宮殿水西頭,春日時聞翠輦游。” 清 洪昇 《長生殿·冥追》:“這不是羽蓋飄揚,鸞旌蕩漾,翠輦嵯峨!”

行雲

流動的雲;亦用以比喻女子頭髮

鉤陳

亦作“鉤陳”。1.星官名。《文選·揚雄<甘泉賦>》:“詔招搖與太陰兮,伏鉤陳使當兵。”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鉤陳,神名也。紫微宮外營陳星也。” 唐 李嶠 《奉和拜洛應制》:“日暮鉤陳轉,清歌上帝臺。” 清 錢謙益 《答越卓凡憲副》詩:“我欲為君歌督護,夜闌酹酒向鉤陳。”

(2).指後宮。《文選·班固<西都賦>》:“周以鉤陳之位,衛以嚴更之署。” 李善 注引《樂葉圖》:“鉤陳,後宮也。”《隋書·高祖紀上》:“任掌鉤陳,職司邦政。” 清 錢謙益 《吳祖洲八十序》:“身雖引退,其聲光氣象尤映望於鉤陳閣道之間。”

(3).一種用於防衛的儀仗。《北史·藝術傳下·何稠》:“帝復令 稠 造戎車萬乘,鉤陳八百連。”《隋書·禮儀志七》:“八年征 遼 ,又造鉤陳,以木板連如帳子。”《續資治通鑑·宋太宗淳化二年》:“巡幸則有大駕法從之盛,御殿則有鉤陳羽衛之嚴。”

幽谷

幽靜、深邃的山谷

遺址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

古城遺址

尚存

現在還存在

辦事處的遺蹟尚存

繚垣

圍牆。 漢 張衡 《西京賦》:“繚垣緜聯,四百餘里。”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己:“ 驪山 華清宮 ,毀廢已久,今所存者唯繚垣耳。” 清 曹寅 《和些山詠東軒竹見寄》之二:“ 吳 竹 冬郎 手自栽,繚垣周胠網莓苔。”

玉像

玉雕的像。亦以敬稱神像。《南史·夷貊傳上·南海諸國》:“ 晉 義熙 初,始遣使獻玉像,經十載乃至。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潔潤,形制殊特,殆非人工。” 唐 王建 《題應聖觀》詩:“空廊鳥啄花磚縫,小殿蟲緣玉像塵。”《宋史·樂志十五》:“金輿玉像下瑤京,綵仗擁霓旌。” 元 張憲 《舉幾行》:“ 含章殿 前玉像毀,畫輪車發宮門起。”

真仙

仙人。《舊唐書·裴潾傳》:“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姓。” 前蜀 杜光庭 《錄異記》卷一:“ 鬼谷先生 者,古之真仙也。”《雲笈七籤》卷一○六:“或有拜謁者,真仙彌日盈座。” 宋 洪邁 《鬼國記》:“真仙邀迎國母,請赴瓊室。”

石槽

(1).石制的水槽。《三國志·魏志·華佗傳》“ 成 病竟發,無藥可服,以至於死” 裴松之 注引 晉 常璩 《華佗別傳》:“有婦人長病經年,冬十一月中, 佗 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寒水汲灌,雲當滿百。”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樂寺》:“ 義井裡 北門外有叢樹數株,枝條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鐵罐,供給行人,飲水庇廕,多有憩者。”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景》:“今舟中女校書度曲,動輒亂撥石槽,以倚和其韻,雖有巧者時變新聲,究不足與言樂也。”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有無名子贈 福來 云:‘石槽一曲奏新聲,彈向江天月正明。淚濕青衫緣底事,兒家前歲學初成。’”參閱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

(2).琵琶上架弦用的石格子。亦借指琵琶。

羯鼓

我國古代一種鼓。腰部細。據說起源於羯族

無聲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連理

(1) 不同根的草木、枝幹連生在一起

東平陸上言木連理。——《後漢書·安帝紀》

(2) 比喻恩愛夫妻

結為連理

連理枝:象徵至死不渝的愛情

長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壽命很長。《老子》:“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莊子·在宥》:“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 唐 杜甫 《月》詩:“入河蟾不沒,擣藥兔長生。”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三三:“且莫空山聽雨去,有人花底祝長生。”

(2).指道家求長生的法術。 南朝 宋 鮑照 《代淮南王》詩:“ 淮南王 ,好長生,服食鍊氣讀仙經。” 宋 蘇軾 《過大庾嶺》詩:“仙人拊我頂,結髮授長生。”

(3). 唐 宮 長生殿 的省稱。 明 無名氏 《解三酲·詠馬嵬事》曲:“再不見鬭草龍池春晝暖,再不見私語 長生 秋夜迢。”參見“ 長生殿 ”。

道書

道家或佛家的典籍。《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三國志·魏志·張魯傳》:“祖父 陵 ,客 蜀 ,學道 鵠鳴山 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 宋 惠洪 《贈鬍子顯》詩:“想見豐登民訟少,長官行摺道書看。” 清 金鎮 《臨江仙·寄汪蛟門舍人》詞:“手把道書慵自起,暗來小閣斜憑,畫圖心事忒分明。”

丹籙

道教的名冊、簿籍。《舊唐書·隱逸傳·司馬承禎》:“言念高烈,有愴子懷,宜贈徽章,用光丹籙。” 清 龔自珍 《紫雲迴三迭》詩:“上清丹籙姓名訛,好夢留仙夜夜多。”

馬嵬

地名。在 陝西省 興平縣 。 唐 安 史 之亂, 玄宗 奔 蜀 ,途次 馬嵬驛 ,衛兵殺 楊國忠 , 玄宗 被迫賜 楊貴杞 死,葬於 馬嵬坡 。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一:“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 馬嵬 。”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 不守,翠華南幸,出 鹹陽 ,道次 馬嵬亭 ,六軍徘徊,持戟不進,從官郎吏伏上馬前,請誅 晁錯 以謝天下, 國忠 奉氂纓盤水,死於道周。” 元 馬祖常 《楊妃墓》詩:“ 馬嵬 坡上棠梨樹,猶占 秦 原幾日春。” 清 洪昇 《長生殿·埋玉》:“來此已是 馬嵬驛 了,請萬歲爺暫住鑾駕。”

金粟

(1).錢和糧谷。《商君書·去強》:“國好生金於竟(境)內,則金粟兩死,倉府兩虛,國弱;國好生粟於竟(境)內,則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築之用,金粟與城齊矣。” 清 龔自珍 《阮尚書年譜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則有其名,關市之榷,摭實盡無其物。”

(2).“ 金粟如來 ”的省稱。 南朝 齊 王屮 《頭陀寺碑文》:“ 金粟 來儀, 文殊 戾止。” 前蜀 貫休 《和韋相公見示閒臥》:“堂懸 金粟 像,門枕御溝泉。” 宋 張元乾 《西江月·和蘇庭藻》詞:“且作大真遊戲,未甘 金粟 龍鍾。”

(3).桂花的別名。因其色黃如金,花小如粟,故稱。 宋 范成大 《中秋後兩日自上沙回聞千岩觀下岩桂盛開復檥石湖留賞一日賦兩絕》之一:“金粟枝頭一夜開,故應全得小詩催。” 明 徐霖 《繡襦記·聞信增悲》:“看繁英金粟亂開,美人玉纖輕折采。” 清 捧花生 《畫舫餘談》卷一:“不多金粟散天香,應共荷花斗靚妝。”

(4).黃色花蕊。 宋 梅堯臣 《梅花》詩:“墜萼誰將呵在鬢,蕊殘金粟上眉蟲。”

(5).比喻燈花、燭花。 唐 韓愈 《詠燈花同侯十一》:“黃里排金粟,釵頭綴玉蟲。” 明 劉基 《正月十五夜燈花大開作》詩:“夜寒衾冷漏聲遲,臥看瓊枝綻金粟。” 清 許光治 《閱金經·燭花》曲:“絳蠟銀荷擁,翠盤金粟叢。”

(6).首飾名。 唐 楊炯 《老人星賦》:“晃如金粟,燦若銀燭。” 唐 溫庭筠 《歸國遙》詞:“鈿筐交勝金粟。” 華鍾彥 註:“鈿筐、金粟,皆頭飾也。”

(7).山名。在 陝西省 蒲城縣 東北。 唐玄宗 泰陵 在此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 玄宗 嘗謁 橋陵 ,至 金粟山 ,覩崗巒有龍盤鳳翔之勢,謂左右曰:‘吾千秋後,宜葬此地。’”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三·蒲城縣》:“ 金粟山 ,在縣東北三十里,山有碎石,若金粟然, 唐玄宗 葬此,曰 泰陵 。”

(8).後世泛指帝王陵墓。 明 李東陽 《中元謁陵遇雨》詩之十:“ 鼎湖 龍作雨, 金粟 鳥呼風。”

事寄

猶言職權範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內閣三·兩殿兩房中書》:“至 正德 、 嘉靖 間,則兩房事寄已踞 文華 上矣。” 明 沉德符 《內監·東廠印》:“自方印頒行之外,事寄稍關錢糧及軍務機要者,俱得給關防。”

冥冥

(1) 不明亮

天色冥冥

杳以冥 冥。——《楚辭·屈原·涉江》

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2) 指人不明事理

(3) 形容高遠;深遠

鴻飛冥冥

(4) 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依然

照往常,依舊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

標籤:驪山

詩詞推薦

  • 陽江環翠堂中留題四首·其四

    王弘誨明代〕庭前松竹翠交加,隱几悠然草白麻。九轉未能論出世,只憑虛室寄煙霞。
  • 隔浦蓮 水檻晚晴 以上四印齊本術詞選卷之二

    邵亨貞元代〕冰紈光映素手。竹簟醒殘酒,滿院梅風起,疏雲薄、斜陽漏。蘭棹歸去後,詩人瘦。夢繞瀟湘柳。屢回首。開簾傍
  • 晁公溯宋代〕樹合春城暗,江鳴夜硤喧。艱難猶此地,漂泊更何言。冉冉輕煙集,輝輝列宿繁。巡檐望南斗,無路入修門。
  • 霜天曉角

    王錂明代〕淨拄拐上:命途困窘。殘疾誰憐憫。天網恢恢真可信。須知禍福由人。
  • 贈從弟

    劉楨魏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淒,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 戲題郡齋水墨坐屏二首

    楊萬里宋代〕荊溪四面四無山,不是荒林即野田。忽有石崖天半出,飛泉落處稍人煙。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科漏新成

    程師孟宋代〕台門新漏一聲聞,從此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須談及葉參軍。風雨雖昏漏不移,百年應未失毫釐。須知
  • 曉涼

    乾隆清代〕昨晚陣雨濃,四山生曉涼。涼熱奚不定,不定原其常。設非熱以烜,苗那助長長。使恆燠無爽,茅屋誰能當。省時
  • 石舫三首·其二

    乾隆清代〕由來木石異浮沈,浮可為舟沈弗任。朱雀而今藏塢好,青牛依舊漾波心。
  • 挽趙丕振

    李孫宸明代〕相思隔穗石,蹤跡轉堪疑。仙去騎羊後,書傳賦鵩時。還丹君術誤,逝水我心悲。欲策素車去,寒江阻後期。
  • 北山三詠其三——道光泉

    王安石宋代〕籜龍將雨繞山行,注遠投深靜有聲。雲涌浴槽朝自暖,虹垂齋鑊午還晴。銅瓶各滿幽人意,玉甃因高正士名。神力
  • 小酌元衛弟聽雨

    樓鑰宋代〕小閣臨流暑氣清,藕花的的照人明。移床更近欄邊坐,要聽棋聲雜雨聲。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雨歇池上

    白居易唐代〕檐前微雨歇,池上涼風起。橋竹碧鮮鮮,岸移莎靡靡。蒼然古苔石,清淺平流水。何言中門前,便是深山裡。雙僮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回黃通詩篇

    李覯宋代〕老杜沒已久,嗟哉吾子心。時人任詬病,獨自革浮淫。美玉寧須琢,朱絃豈在音。鍾期如未見,慎勿待閒吟。
  • 過呂仙洞四首

    陳造宋代〕神遊八極此焉歸,紫府天寬石作扉。倦客重來炷沉燎,轉頭六十七年非。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聲聲慢(府判生辰)

    趙長卿宋代〕金風玉露,綠橘黃橙,商秋爽氣飄逸。南斗騰光,應是間生賢出。照人紫芝眉宇,更仙風、誰能儔匹。細屈指,到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發紹興

    劉宰宋代〕留滯青春晚,經行此日初。柔條桑著眼,短穗麥生須。竹外雲埋屋,花邊水繞渠。箇中容我老,肯遺子公書。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馮戡〔唐代〕桃花浪里成龍去,竹葉山頭退鷁飛。
  • 中秋無月

    樓鑰宋代〕涼意秋將半,深期月影清。昨宵雲點綴,今夜雨縱橫。睡久何曾著,更闌喜暫晴。起來聊曠望,終欠十分明。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感夢口占二絕·其一

    倪昱宋代〕誰謂仙家隔一方,神遊原不閉毫芒。歸來謾話長年事,老不饒人白鬢蒼。
游驪山原文_游驪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