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剎禪院

作者:嚴士貞 朝代:元代

淨剎禪院原文

瓣香來禮大唐僧,劈箭機鋒愧未能。

露地古碑封紫蘚,參天老木蔓蒼藤。

粟藏世界三千闊,煙鎖樓台十二層。

見說老禪無一事,猶披破衲讀傳燈。

詩詞問答

問:淨剎禪院的作者是誰?答:嚴士貞
問:淨剎禪院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淨剎禪院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蒸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七十八

參考注釋

瓣香

(1).佛教語。猶言一瓣香。 宋 陳若水 《沁園春·壽游侍郎》詞:“丹心在,尚瓣香歲歲,遙祝 堯 齡。” 清 計東 《再與宋牧仲書》:“乃於郡署旁廢圃中,西向設瓣香,流涕再拜而去。”《紅樓夢》第一一四回:“昨日知老太太仙逝,謹備瓣香至靈前拜奠,稍盡微忱。”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附錄二《庚子送灶即事》詩:“隻鷄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參見“ 一瓣香 ”。

(2).師承;敬仰。 清 洪亮吉 《北江詩話》卷一:“近來 浙中 詩人,皆瓣香 厲鶚 《樊榭山房集》。” 胡適 《西遊記考證》六:“盡登其詩入《山陽耆舊集》。擇其傑出者各體載一二首於此,以志瓣香之意雲。”

(3).喻崇敬的心意。 郭沫若 《參觀劉胡蘭紀念館》詩:“五洲萬國佳兒女,海角天涯獻瓣香。”

唐僧

玄奘 的俗稱。 唐 代著名高僧,民間傳說及《西遊記》等文學作品中稱“唐僧”。參見“ 唐僧取經 ”。

機鋒

佛教禪宗名詞。指機警犀利的話語。也指話語裡的鋒芒

其間有先唱後提,抑揚教法,頓挫機鋒,祖令當施,生殺在手。——文益《宗門十規論》

語多機鋒

露地

佛教語。喻三界(欲界、 * 、無 * )的煩惱俱盡,處於沒有覆蔽的地方。《百喻經·野乾為折樹枝所打喻》:“捨棄而走,到於露地,乃至日暮,亦不肯來。”《法苑珠林》卷一○一:“處中六者:一、阿蘭若處;二、在塚閒;三、在樹下;四、在露地;五是常坐;六是隨坐。”

天老

相傳為 黃帝 輔臣。《韓詩外傳》卷八:“﹝ 黃帝 ﹞乃召 天老 而問之曰:‘鳳象何如?’”《後漢書·張衡傳》:“方將師 天老 而友 地典 ,與之乎高睨而大談。” 李賢 註:“《帝王紀》曰:‘ 黃帝 以 風后 配上台, 天老 配中台, 五聖 配下台,謂之三公。’”後因以指宰相重臣。 唐 杜甫 《奉留贈集賢院崔於二學士》詩:“天老書題目,春官驗討論。”

世界

(1)

(2) 一切事物的總和

世界觀

(3)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全世界

(4) 佛教指宇宙

大千世界

(5) 指社會狀況

現在是什麼世界,還允許你不講理

(6) 領域;活動範圍

內心世界

(7) 江山

金腰帶銀腰帶,趙家世界 朱家壞。——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

(8) 大家,眾人

不看世界面上,一百年不理才好。——《 * 詞話》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樓台

(1) 〈方〉∶涼台

(2) 較高的台榭,泛指樓(多用於詩詞戲曲)

近水樓台

十二層

晉 王嘉 《拾遺記·崑侖山》:“﹝ 崑崙山 ﹞傍有瑤台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臺基。”後因以“十二層”形容仙境中重重迭迭的樓台。 唐 白居易 《酬微之開拆新樓初畢相報末聯見戲之作》:“南臨 贍部 三千界,東對 蓬宮 十二層。” 唐 李商隱 《無題》詩:“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瑤臺十二層。”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 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願兒果得盈。”

一事

(1).一件事。《淮南子·繆稱訓》:“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雲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綱紀總攝,法令明備,郡縣不得以一事自專也。” 清 鄭燮 《贈博也上人書》詩:“獨有老僧無一事,水禽沙鳥聽關關。”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2).同一件事;同一類事。《公羊傳·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為復言 齊 師、 宋 師、 曹 師?不復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後漢書·桓譚傳》:“又見法令決事,輕重不齊,或一事殊法,同罪異論,姦吏得因緣為市。”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歡悅;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淒涼。一座兩情,兩情一事,此其針線之最密者。”

(3).專一其事。《管子·心術下》:“一事能變曰智。” 尹知章 註:“能專一其事,能變而動之謂智也。”

(4).服役一次。《漢書·賈捐之傳》:“ 孝文皇帝 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百,民賦四十,丁男三事而一事。”

(5).方言。業務或組織上有關係的。如:這家藥鋪和 北京 同仁堂 藥鋪是一事。

傳燈

亦作“ 傳鐙 ”。1.佛家指傳法。佛法猶如明燈,能破除迷暗,故稱。 唐 崔顥 《贈懷一上人》詩:“傳燈遍都邑,杖錫游王公。” 唐 劉禹錫 《送僧元暠南遊》詩:“傳鐙已悟無為理,濡露猶懷罔極情。” 五代 李中 《貽毘陵正勤禪院奉長老》詩:“願作傳燈者,忘言學浄名。” 清 薛雪 《一瓢詩話》:“ 杜 詩云:‘毫髮無遺恨,波瀾獨老成’,最為詩家傳燈衣鉢。”

(2).指佛像前或人將死時腳後的長明燈。 唐 杜甫 《望牛頭寺》詩:“傳燈無白日,布地有黃金。” 仇兆鰲 註:“ 趙 曰:‘此長明燈也,借傳燈言之。’”《紅樓夢》第十四回:“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應佛僧正開方破獄,傳燈照亡,參 閻君 ,拘都鬼,延請 地藏王 ,開金橋,引幢旛。” 王闓運 《衡州西禪寺碑》:“見傳燈之欲滅,感大宅之先壞。”

詩詞推薦

  • 次韻宋周臣留別

    李若水宋代〕行旌此去隔關山,頓覺幽齋笑語闌。後夜月明空似水,孤桐橫膝向誰彈。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江沖陶居二十韻

    汪炎昶宋代〕截斷浙東雲,朝昏變奇狀。平生采芝心,復此一惆悵。
  • 春江雨

    張泌唐代〕雨溟溟,風泠泠,老松瘦竹臨煙汀。空江冷落野雲重,村中鬼火微如星。夜驚溪上漁人起,滴瀝篷聲滿愁耳。子規
  • 山居四首·其四

    釋德洪宋代〕負日自然捫虱,看山不覺成詩。快暖啼禽歸去,受風林影參差。
  • 陪仇仁父先生登石頭城

    黃溍元代〕談笑逢諸老,登臨失故亭。薄游成汗漫,高步覺竛竮。峽水通吳白,淮山入楚青。平生一杯酒,及此慰飄零。
  • 秀舉樓

    乾隆清代〕書樓雖小秀鶱然,牆外方方見稻田。此是吾民生計本,對之殷意為祈年。
  • 丙申元日安福寺禮塔

    范成大宋代〕嶺梅蜀柳笑人忙,歲歲椒盤各異方。耳畔逢人無魯語,鬢邊隨我是吳霜。新年後飲屠蘇酒,故事先然窣堵香。石筍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挽宜人趙氏

    程珌宋代〕分胃 * 媛,來嬪相國孫。孝慈山上梓,法度潤濱蘩。鳳去簫沉響,鸞空鏡掩痕。家庭薰沐事,千古鏡南軒。
  • 歸期

    彭汝礪宋代〕歸期元約是花時,曲指花時定可歸。日暖擁雲迎馬首,天寒飄雪點人衣。老胡淚落不忍別,野鵲性靈相近飛。到得
  • 杏園

    徐夤唐代〕杏苑簫聲好醉鄉,春風嘉宴更無雙。憑誰為謔穆天子,莫把瑤池並曲江。
  • 晦日

    張說唐代〕晦日嫌春淺,江浦看湔衣。道傍花欲合,枝上鳥猶稀。共憶浮橋晚,無人不醉歸。寄書題此日,雁過洛陽飛。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吳興李行中秀才見寄並求醉眠亭詩二首

    蘇轍宋代〕是非一醉了無餘,唯有胸中萬卷書。已把人生比蘧傳,更將江浦作階除。欲眠賓客從教去,倒臥氍毹豈暇舒。京洛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杜工部

    劉黻宋代〕禾黍秋深泣亂惱,盡將歲月付於詩。天高有語云霾隔,夜半無眠神鬼知。心抱孤忠生已晚,身逢多難死應遲。自從
  • 相見歡

    朱敦儒宋代〕東風吹盡江梅。橘花開。舊日吳王宮殿、長青苔。今古事。英雄淚。老相催。長恨夕陽西去、晚潮回。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慢

    姬翼元代〕一片頑心,何樓子、無窮生滅。被化機、般弄馳騁,許多顛*。販骨如山成底事, * 似海難超越。痛亘初、靈物
  • 頌十六首

    釋慧暉宋代〕蹈泥運土自參機,收足展掌自到奇。個個須慶曾轉撥,真燈破夜意光微。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金梁之宋代〕寄語月淪朱逸士,他年同賞水仙花。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曾幾宋代〕斫雪流膏乃如許,也容石蟹趁時新。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寒山持經拾得手接

    釋師範宋代〕手持經卷,付與同倫。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 再和

    朱長文唐代〕鄉校叨微祿,家林傍舊峰。散人那適用,逋客拙為容。良友幸不葉,華軒時肯從。早秋須命駕,荷葉露華濃。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
淨剎禪院原文_淨剎禪院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