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

作者:丘道光 朝代:明代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

東風榆柳雁飛斜,寒食年年不在家。

解道逢僧間半日,莫將僧舍比官衙。

詩詞問答

問: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作者是誰?答:丘道光
問: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丘道光的名句有哪些?答:丘道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麻韻

2. 以上清康熙《埔陽志》卷五

參考注釋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榆柳

榆樹與柳樹。《周禮·夏官·司爟》“四時變國火” 漢 鄭玄 註:“ 鄭司農 説以 鄹子 曰:‘春取榆柳之火。’” 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一:“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元 鄧學可 《端正好·樂道》套曲:“剗荊棘鑿做沼池,去蓬蒿廣栽榆柳。” 清 李光庭 《鄉言解頤·雜物十事》:“休言磨鐵輸鑽木,榆柳槐檀過眼泡。”

寒食

(1).節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傳 春秋 時 晉文公 負其功臣 介之推 。 介 憤而隱於 綿山 。 文公 悔悟,燒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樹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約於其忌日禁火冷食,以為悼念。以後相沿成俗,謂之寒食。按,《周禮·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則禁火為 周 的舊制。 漢 劉向 《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 介之推 死事無關; 晉 陸翽 《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 唐 韓翃 《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臨行,﹝ 竹子 ﹞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明 張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 介子 ,年年寒食臥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 《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介推寒食》、 清 袁枚 ,《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 晉 陸翽 《鄴中記》:“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麥為酪,杏仁煮作粥。”《北堂書鈔》卷一四三引 晉 孫楚 《祭介子推文》:“ 太原 鹹奉 介君 之靈,至三月清明,斷火寒食,甚若先後一月。”

(3).猶冷食。指寒食節吃的冷的食物。《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煑豚肉並汁露頓,候其凍取之,謂之薑豉,以薦餅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調以薑豉,故名焉。”《歲時廣記·寒食上·凍薑豉》引 宋 呂原明 《歲時雜記》:“寒食以糯米合採蒻葉裹以蒸之。或加以魚鵝肉鴨卵等。又有置艾一葉於其下者。”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時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葉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在家

(1) 在家裡

你媽媽在家嗎?

(2) 對出家人而言,一般人都算在家

在家人

解道

(1).懂得;知道。 唐 張籍 《涼州詞》:“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 涼州 。” 宋 陳師道 《老柏》詩之二:“解道庭前柏,何曾識 趙州 。” 清 納蘭性德 《如夢令》詞:“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聞一多 《紅燭·李白之死》:“啊‘澄江淨如練’,這種妙處誰能解道?”

(2).猶能吟,會吟。 唐 李白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練,令人長憶 謝玄暉 。” 宋 楊萬里 《謝譚德稱國正惠詩》:“君不見 李 家 謫仙 吟掉頭,解道 蛾眉 山月半輪秋。”

(3).講述,訴說。 郭沫若 《瓶》詩之二九:“這無限的焦情向誰解道?”

半日

(1) 一天之半

(2)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頗久

僧舍

(1).僧人的住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暖香滿室如春》:“ 寶雲溪 有僧舍,盛冬若客至,則燃薪火,暖香一炷,滿室如春。”

(2).指寺院。 宋 真山民 《曉行山間》詩:“僧舍在何許?隔林鐘磬清。” 清 閻爾梅 《錦屏山》詩:“漁林烏柳圍金橘,僧舍香楠蔭鐵蕉。”

官衙

舊時對政府機關的通稱。 元 劉詵 《野人家》詩:“州符昨夜急如火,馬蹄踏月趨官衙。”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二:“官衙遠市無兼味,烹得池中兩鯽魚。”

詩詞推薦

  • 雪夜獨宿柏仙庵

    蘇軾宋代〕晚雨纖纖變玉霙,小庵高臥有餘清。夢驚忽有穿窗片,夜靜惟聞瀉竹聲。稍壓冬溫聊得健,未濡秋旱若為耕。天公
  • 讀文山詩藁

    汪元量宋代〕一朝禽瘴海,孤影落窮荒。恨極心難雪,愁濃鬢易霜。燕荊歌易水,蘇李泣可梁。讀到難難際,梅花鐵石腸。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題畫十首

    唐寅明代〕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陽柳綠菸絲。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醉花陰(送夏立夫)

    王灼宋代〕平生五色江淹筆。合占金閨籍。桃李滿城春,恨□屏□,只作三年客。畫船暫系河橋側。一醉分南北。惆悵酒醒時
  • 羅隱唐代〕天賜胭脂一抹腮,盤中磊落笛中哀。雖然未得和羹便,曾與將軍止渴來。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園晚沐

    錢起唐代〕黃卷在窮巷,歸來生道心。五株衰柳下,三徑小園深。倒薤翻成字,寒花不假林。龐眉謝群彥,獨酌且閒吟。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范掌書

    丘葵宋代〕出佐繡衣使,八州人共歡。一句司光筆,六計問周官。雁鶩手持進,豺狼膽自寒。豈惟重台省,風采動朝端。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

    方回宋代〕生紅一簇海榴枝,慚愧虛翁兩鬢絲。久客湖山何足戀,□□父子自相知。江南江北千鍾酒,身後身前萬首詩。連□
  • 湖上夜坐二首

    黎廷瑞宋代〕露坐空庭竹四圍,夜深更不掩柴扉。茫茫雲海月未上,蒼耳滿園螢亂飛。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偈六首

    釋慧勤宋代〕至道無難,唯嫌選擇。桃華紅,李花白,誰道融只一色。燕子語,黃鶯鳴,誰道關關只一聲。不透祖師關捩子,空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慧遠宋代〕道大兮功不立,隅無兮方莫存。跨鰲頭兮歸巨海,挾月角兮出天門。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游虎丘

    趙彥橚宋代〕文書窮日幾時休,得得尋幽到虎丘。望處平蕪迷遠近,林端飛鳥去夷猶。吳王事古遺人恨,西子名存逝水流。從昔
  • 寄謝李雪林

    顧逢宋代〕日本僧高誼,勞君序拙吟。名雖傳海外,價不及雞林。白髮消豪氣,青燈見苦心。豈無鍾子耳,但欠伯牙琴。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崧高

    佚名先秦〕崧高維岳,駿極於天。維岳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於蕃。四方於宣。亹亹申伯,王纘之事。
  • 嘉州守宅舊無後圃因農事之隙為種花築亭觀甫

    陸游宋代〕吾州山水西州冠,正欠雄樓並傑觀。奇峰秀嶺待彈壓,明月清風須判斷。三峨舊不到郡齋,創為詩人供几案。煙雲
  • 丹霞岩

    張自明宋代〕玉玲瓏外玉崔巍,曾與三賢識面來。自有此山才有此,遊人於此合裴回。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宜城歌

    劉禹錫唐代〕野水繞空城,行塵起孤驛。荒台側生樹,石碣陽鐫額。靡靡度行人,溫風吹宿麥。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 廬陵劉兄焱袖詩編稿相訪借所和施從可唱酬韻

    程公許宋代〕拙與時乖勿誤謀。可能騎鶴更揚州。翹英似子寧終困,玉帛何時來蹇修。
  • 初秋露坐作短歌

    陸游宋代〕房星縱,心星橫,鬥牛闌乾河漢明。青天露坐性所樂,不覺庭樹秋風生。秋風搖落君勿悲,明年花開還滿枝。人生
  • 到梅山弟家見瑞香盛開醉書

    陳著宋代〕地因勝境閒中見,花為騷人分外香。數步出山何世界,一春無事是風光。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
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原文_寒食偕同寅集北山寺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