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偶作三首·其二

作者:釋清遠 朝代:宋代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

舊事成空莫可追,舊心將把再思惟。

古今不隔絲毫許,會得如斯也大奇。

詩詞問答

問: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山中偶作三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參考注釋

舊事

已往的事;從前的事

舊事重提

舊心

猶舊情。《三國志·蜀志·法正傳》:“舊心依依,實無薄意。” 五代 齊己 《早鶯》詩:“曉來枝上千般語,應共桃花説舊心。”

思惟

亦作“ 思維 ”。1.思量。《漢書·張湯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國志·魏志·荀攸傳》:“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維,自謂無以易。” 唐 李德裕 《與黠戛斯書》:“每欲思維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誠。” 魯迅 《而已集·反“漫談”》:“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維,終於決定貢獻一點意見。”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王奴》:“ 馬嵬 變後, 明皇 朝夕思維。”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要是大家都成錄音機,我們就用不著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腦子也成了多餘的了。”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絲毫

比喻數量極小或很小;一點點

愈為相公官屬五年,辱知辱愛,伏念曾無絲毫事為報答效。—— 唐· 韓愈《為河南令上留守鄭相知啟》

魯迅是一個徹底的現實主義者,他絲毫也不妥協,他具備堅決的心。——《論魯迅》

會得

(1).猶言能理會,懂得。 唐 元稹 《嘉陵驛》詩之二:“無人會得此時意,一夜獨眠西畔廊。” 清 李漁 《比目魚·改生》:“我們這一班兄弟,學了箇把月戲文,還不曾會得一兩本。” 魯迅 《且介亭雜文·連環圖畫瑣談》:“這也不能謂之失真,因為觀者既經會得了內容,便是有了藝術上的真。”

(2).能夠。《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晚婆﹞也會得使人喜,也會得使人愁。”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記蘇聯版畫展覽會》:“我想,倘沒有十月革命,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們見面,也未必會得出現的。”

如斯

如此。《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苟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詩詞推薦

  •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

    裴達唐代〕勝游經小苑,閒望上春城。御路韶光發,宮池柳色輕。乍濃含雨潤,微澹帶雲晴。冪歷殘煙斂,搖揚落照明。幾條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_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過九江

    寧楷清代〕琵琶亭外好風催,十幅蒲帆快溯洄。春水倒流三峽去,夕陽斜渡九江來。小孤翠黛波心出,彭澤煙光鏡里開。眼底
  • 鷓鴣天(怨別)

    張震宋代〕寬盡香羅金縷衣。心情不似舊家時。萬絲柳暗才飛絮,一點梅酸已著枝。金底背,玉東西。前歡贏得兩相思。傷心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_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寄趙賓暘二首

    方回宋代〕秀亭山下舊吾廬,十二年鄰長者居。近別復經三換歷,相疏不寄一行書。諸郎已了婚姻未,所至堪憐盜賊余。老我
  • 奉同顏使君真卿開元寺經藏院會觀樹文殊碑

    皎然唐代〕萬國布希私,千年降祖師。雁門傳法至,龍藏立言時。故實刊周典,新聲播魯詩。六銖那更拂,劫石盡無期。
  • 沁園春

    謝應芳元代〕憶昔移家,著處偷生,*有餘霜。遭幾番驚怕,青天霹靂,滿懷愁悶,蒼海汪洋。故步全非,新知誤喜,襪線初無
  • 感遇

    岑參唐代〕五花驄馬七香車,雲是平陽帝子家。鳳凰城頭日欲斜,門前高樹鳴春鴉。漢家魯元君不聞,今作城西一古墳。昔來
  • 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

    釋延壽宋代〕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石磴嵌空神匠出,瀑泉雄壯雨聲來。景強偏感高僧住,地勝能令遠思開。一等
  • 喜劉伯宣尚書至五首

    方回宋代〕所至無嚬蹙,當今亦鮮哉。名譽非易致,悅服有從來。漢令更泉幣,吳儂告水災。忽聞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 雜題

    陸游宋代〕松肪釀酒石根醉,槲葉作衣雲外行。指點人間一長嘆,秋風又到洛陽城。
  • 寄婺州趙尚書產夫二首

    王邁宋代〕憶昔京畿人幕時,游從日淺辱深知。每誇得士如溫造,幾度逢人說項斯。親見登瀛應擊節,近聞去國為攢眉。江乾
  • 紫薇花

    白居易唐代〕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_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聞王慥常侍卒三首

    貫休唐代〕世亂君巡狩,清賢又告亡。星辰皆有角,日月略無光。金柱連天折,瑤階被賊荒。令人轉惆悵,無路問蒼蒼。宗社
  • 大庾山嶺別友人

    李群玉唐代〕篔簹無子鴛雛飢,毛彩凋摧不得歸。誰念火雲千嶂里,低身猶傍鷓鴣飛。
  • 和粹伯七夕韻

    曾協宋代〕常時淚雨久漣洳,準擬晴窗叫勃姑。報答月華思善畫,便和風露入新圖。
  • 百字令 贈彈一弦子張文秀

    張可久元代〕一行琴秋思,記琴孫登當日,山中琴趣。誰識吾宗,父老子、自製寸金皮鼓。*截孤篁,絲抽獨繭,替盡琵琶譜。
  • 憶秦娥(雪、梅二闋懷張敬夫)

    朱熹宋代〕雲垂幕。陰風慘澹天花落。天花落。千林瓊玖,一空鸞鶴。徵車渺渺穿華薄。路迷迷路增離索。增離索。剡溪山水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_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朱水鄉韻

    趙必象宋代〕何處著詩豪,白雲高更高。山中別天地,門外自波濤。夜雨荒園菊,春風媚觀桃。歸來懷故宇,招隱愧離騷。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_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
  • 擬阮公夜中不能寐詩

    鮑照南北朝〕漏分不能臥。酌酒亂繁憂。惠氣憑夜清。素景緣隟流。鳴鶴時一聞。千里絕無儔。佇立為誰久。寂寞空自愁。
  • 過宿遷縣

    乾隆清代〕大堤臨運水,宿預過名城。煙火隔堤庶,倉箱際歲亨。殷勤詢吏治,親切愛民情。花柳遲何礙,寧因攬勝行。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_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