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
舊事成空莫可追,舊心將把再思惟。
古今不隔絲毫許,會得如斯也大奇。
詩詞問答
問: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釋清遠
問: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山中偶作三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參考注釋
舊事
已往的事;從前的事
舊事重提
舊心
猶舊情。《三國志·蜀志·法正傳》:“舊心依依,實無薄意。” 五代 齊己 《早鶯》詩:“曉來枝上千般語,應共桃花説舊心。”
思惟
亦作“ 思維 ”。1.思量。《漢書·張湯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國志·魏志·荀攸傳》:“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維,自謂無以易。” 唐 李德裕 《與黠戛斯書》:“每欲思維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誠。” 魯迅 《而已集·反“漫談”》:“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維,終於決定貢獻一點意見。”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王奴》:“ 馬嵬 變後, 明皇 朝夕思維。”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要是大家都成錄音機,我們就用不著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腦子也成了多餘的了。”
古今
古代和現代
古今差異
絲毫
比喻數量極小或很小;一點點
愈為相公官屬五年,辱知辱愛,伏念曾無絲毫事為報答效。—— 唐· 韓愈《為河南令上留守鄭相知啟》
魯迅是一個徹底的現實主義者,他絲毫也不妥協,他具備堅決的心。——《論魯迅》
會得
(1).猶言能理會,懂得。 唐 元稹 《嘉陵驛》詩之二:“無人會得此時意,一夜獨眠西畔廊。” 清 李漁 《比目魚·改生》:“我們這一班兄弟,學了箇把月戲文,還不曾會得一兩本。” 魯迅 《且介亭雜文·連環圖畫瑣談》:“這也不能謂之失真,因為觀者既經會得了內容,便是有了藝術上的真。”
(2).能夠。《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晚婆﹞也會得使人喜,也會得使人愁。”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記蘇聯版畫展覽會》:“我想,倘沒有十月革命,這些作品是不但不能和我們見面,也未必會得出現的。”
如斯
如此。《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三·代死失火》:“苟謂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黃山之歌》:“ 峨眉 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山中偶作三首·其二原文_山中偶作三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