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胥大夫欣欣堂原文
議郎粹和色無求,繞屋江山秀氣浮。
弱柳嬌眠禽喚起,異花含笑草忘憂。
閉門不放青春去,解榻長令佳客留。
摹寫高情無好句,謾橫詩眼付冥搜。
詩詞問答
問:題胥大夫欣欣堂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題胥大夫欣欣堂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題胥大夫欣欣堂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議郎
官名。 漢 代設定;為光祿勛所屬郎官之一,掌顧問應對,無常事。 漢 秩比六百石。多征賢良方正之士任之。 晉 以後廢。《漢書·百官公卿表上》:“郎掌守門戶,出充車騎,有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皆無員,多至千人。議郎、中郎秩比六百石。”《晉書·山濤傳》:“除議郎,帝以 濤 清儉無以供養,特給日契,加賜牀帳茵褥。” 章炳麟 《東夷詩》之七:“長兄專城居,仲兄為議郎。”
粹和
(1).精純和美。 唐 陸龜蒙 《讀<襄陽耆舊傳>因作五百言寄皮襲美》詩:“不知粹和氣,有得方大受。” 唐 司空圖 《解縣新城碑》:“此府自 大曆 、 貞元 之隆, 郭公 、 渾公 繼臨,雖博厚粹和,本朝實賴,而儉德異政,舊史闕然。”
(2).指純和之氣。 宋 王禹偁 《罔極賦》:“ 後周 廣順 ,太歲甲寅,季秋戊子,實生吾身,稟粹和於兩儀,荷鞠育於二親。”
江山
江河和山嶺,指國家的疆土或政權
江山如此多嬌
江山險固。——《資治通鑑》
江山如畫。——宋·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秀氣
(1) 清秀
這孩子長得越來越秀氣了
(2) 言談文雅,舉止優美
(3) 小巧靈便
這把小刀做得真秀氣
弱柳
柔細的柳條
喚起
(1) 把 從睡夢中叫起
跑到冒著火焰的房子裡喚起了這位老人
(2) 激起回憶、聯想
這個地方喚起了人們對更幸福的年代的回憶
含笑
(1) 面露微笑
含笑不語
(2) 中國的一種常綠灌木( Michelia figo ),枝很密,葉子狹橢圓形,花淡黃色,有香味,可提取芳香油。供觀賞
(3) 這種植物的花
(4) 含笑屬植物的泛稱
川含笑
白花含笑
忘憂
(1).忘卻憂愁。《論語·述而》:“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 唐 張說 《喜度嶺》詩:“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
(2).萱草的別名。 唐 陳子昂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詩:“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 元 錢抱素 《瑣窗寒·題玉山草堂》詞:“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 清 黃宗羲 《小園記》:“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
青春
(1) 青年時代
壯麗的青春
(2) 也用於比喻
百年老廠恢復了青春
(3) 指少年、青年人的年齡
青春幾何
(4) 春天草木茂盛呈青蔥色,所以春天稱青春
青春作伴好還鄉。——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解榻
東漢 陳蕃 任 豫章 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來時特設一榻, 徐稺 走後即懸掛起來。又任 樂安 太守時,亦曾為郡人 周璆 “特為置一榻,去則縣之”。事見《後漢書·徐稺傳》,又《陳蕃傳》。後以“解榻”為熱情接待賓客或禮賢下士之典。 唐 白居易 《敘法書情四十韻上宣歙崔中丞》:“好風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宋 王禹偁 《神童劉少逸與時賢聯句詩序》:“一日 潘生 與之偕行,惠然肯顧,因解榻以延之。” 清 歸莊 《哭張十翰林四十六韻》:“開樽雖 北海 ,解榻必 南州 。”
佳客
嘉賓;貴客。 南朝 梁 沉約 《華陽先生登樓不復下贈呈詩》:“銜書必青鳥,佳客信龍鑣。” 唐 杜甫 《賓至》詩:“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糲腐儒餐。” 宋 王安石 《石竹花》詩之一:“已向美人衣上繡,更留佳客賦嬋娟。” 清 陳夢雷 《友人問疾》詩:“支離臥病空齋里,佳客來過強作歡。”
摹寫
(1) 照原作謄寫或臨摹
(2) 泛指用文字描述;描寫
摹寫人物情狀
高情
(1)
(2) 盛情
高情雅意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誼
詩眼
(1).詩人的賞鑒能力、觀察力。 宋 蘇軾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君雖不作丹青手,詩眼亦自工識拔。” 金 元好問 《繼愚軒和黨承旨雪詩》之四:“ 愚軒 具詩眼,論文貴天然。” 明 袁宏道 《與伯修書》:“近來詩學大進,詩集大饒,詩腸大寬,詩眼大闊。”
(2).指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亦指一篇詩的眼目,即體現全詩主旨的精采詩句。《朱子語類》卷二三:“只用他這一説,便瞎卻一部詩眼矣。” 清 施補華 《峴傭說詩》:“五律須講鍊字法, 荊公 所謂詩眼也。” 秦牧 《藝海拾貝·茅台、花雕瓶子》:“那個‘詩眼’一點上去,就像畫龍點睛似的,通篇詩都突然光采煥發了。”
冥搜
(1).盡力尋找,蒐集。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非夫遠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遙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書籍之厄》:“吾家三世積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負郭之田以供筆札之用。冥搜極討,不憚勞費,凡有書四萬二千餘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而心目耳力俱窮,絶無蹤響,冥搜未已,一癩頭蟆猝然躍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齡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論九疇,簏讀兵書盡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騁懷》曲:“情動魂消,腹稿冥搜,宿恩當受。”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積想,務期周遍而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