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山頭水道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

忽見山頭水道堙。鴛鴦環甲被金鞍。

馬上彎弓搭箭射。塞門看。

為報乞寒王子大。胭脂山下戰場寬。

丈夫兒出來須努力。覓取策三邊。

詩詞問答

問:浣溪沙·山頭水道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浣溪沙·山頭水道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七部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補遺

參考注釋

山頭

(1) 山的頂部

(2) 山峰

(3) 比喻獨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頭

水道

(1) 水流的通道,包括溝渠、江河等

(2) 水路

打水道去的廣州

鴛鴦

(1) 亞洲一種亮斑冠鴨(Aix galericulata),它與西半球的林鴨關係較近,常被人工飼養。比鴨小,雄的羽毛美麗,頭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黃褐色;雌的全體蒼褐色;棲息於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為鴛鴦。——《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愛夫妻

馬上

(1) 立刻;立即

大家坐好,電影馬上要開映了

我馬上就和你在一起

(2) 在馬背上

馬上比武

彎弓

(1).挽弓;拉弓。 漢 賈誼 《過秦論》上:“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唐 崔融 《擬古》詩:“拔劍斬長榆,彎弓射小棘。” 明 李夢陽 《豆莝行》:“彎弓值凍不敢發,昔何猛毅今何懦?” 毛 * 《沁園春·雪》詞:“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2).謂原相友善者反目成仇。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十一:“初, 舒 為縣尉,坐手 * 停廢, 無盡 為御史,言其才可用,乃得改官,至是乃爾,士論惡之……彎弓成俗,亦何足多怪。”《古今小說·吳保全棄家贖友》:“酒肉弟兄千箇有,落難之中無一人。還有朝兄弟,暮仇敵,纔放下酒杯,出門便彎弓相向。”

(3).彎曲成弓形。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老頭把飯端了上來, 余敬唐 就彎弓著背走出去了。”

塞門

(1).屏,影壁。《論語·八佾》:“邦君樹塞門, 管氏 亦樹塞門。” 邢昺 疏:“塞猶蔽也。《禮》:天子外屏,諸侯內屏,大夫以簾,士以帷是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你每日倚著塞門樁子使喚俺,今以後叫你聞著俺的風聲腦子疼。”

(2).閉門。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 敬通 見抵,罷歸田裡,閉關卻掃,塞門不仕。”《新唐書·食貨志二》:“每中官出,沽漿賣餅之家皆徹肆塞門。”

(3).謂門戶阻塞。形容登門之人眾多。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王彥伯 自言醫道將行,時列三四灶煮藥於庭。老少塞門而請。”

邊關。《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簡偉塞門,獻狀絳闕。旦刷 幽 燕 ,晝秣 荊 越 。” 李善 註:“塞,紫塞也。有關,故曰門。” 宋 曾鞏 《邊將》詩:“汛掃沙磧無纖埃,塞門千里常夜開。” 明 李夢陽 《送李中丞赴鎮》詩:“塞門蕭蕭風馬鳴, 長城 雪殘春草生。”

乞寒

亦作“ 乞寒胡 ”。亦作“ 乞寒潑胡 ”。古代外來雜戲。《周書·宣帝紀》:“御 正武殿 ,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妓樂,又縱 胡 人乞寒,用水澆沃為戲樂。”《新唐書·韓朝宗傳》:“今乞寒胡非古不法,無乃為狄?”《新唐書·張說傳》:“乞寒潑胡,未聞典故,裸體跳足,汩泥揮水,盛德何觀焉。”

王子

(1) 帝王的兒子

王子皇孫。——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古時也泛指貴族子弟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

胭脂山

亦作“臙脂山”。1.即 燕支山 。古在 匈奴 境內,以產燕支(胭脂)草而得名。 匈奴 失此山,曾作歌曰:“失我 燕支山 ,使我婦女無顏色。”因水草豐美,宜於畜牧,向為塞外值得懷念的地方。 清 納蘭性德 《滿江紅》詞:“ 代 北 燕 南,應不隔月明千里,誰想念 臙脂山 下,悲哉秋氣。”

(2).古代 閩中郡 北 蓮花峰 下的一座小山,因土色紅如胭脂而得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 閩中郡 北 蓮花峯 下有小阜,土色殷紅,俗謂之 胭脂山 ,相傳 閩 越王 女棄脂水處也。”

戰場

交戰的場所

開赴戰場

身外即戰場。——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丈夫兒

猶言男子漢。 宋 嚴羽 《滿江紅·送廖叔仁赴闕》詞:“丈夫兒,富貴等浮雲,看名節。”

出來

(1) 用在動詞後,表示動作朝著說話人所在地

(2)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從裡向外

小伙子,拿點幹勁出來

(3)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由隱蔽到顯露

民眾的積極性都煥發出來了

我認出他來了

(4) 表示動作完成,兼有使一種新的事物產生或從無到有的意思

辦法已經研究出來了

一定想得出好主意來

(5) 也可以表示動作使人或物在某一方面獲得了某種好的能力或性能

他的嗓子練出來了

努力

儘量將力量使出來

努力鑽研業務

覓取

仔細尋找而得到

野雞到處覓取食物

三邊

(1). 漢 時指 匈奴 、 南越 、 朝鮮 。《史記·律書》:“ 高祖 有天下,三邊外畔。”

(2).指東、西、北邊陲。《後漢書·楊震傳》:“ 羌 虜鈔掠,三邊震擾。”《資治通鑑·漢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邊,東、西、北也。”

(3). 明 時指 延綏 、 甘肅 、 寧夏 三地區。《明史·憲宗紀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總制 延綏 、 甘肅 、 寧夏 三邊,駐 固原 。”

(4).原 安邊 及 定邊 、 靖邊 三縣的合稱。抗日戰爭時期為 陝 甘 寧 邊區的行政分區,簡稱 三邊 。 毛 * 《組織起來》:“我希望你們回到 關中 去,回到 隴東 去,回到 三邊 去……領導人民,領導民眾,把工作做得更好。”

(5).泛指邊境,邊疆。 唐 辛常伯 《軍中行路難》詩:“但令一被君王知,誰憚三邊征戰苦。” 宋 劉克莊 《漢宮春·丞相生日乙丑》詞:“但管取,三邊無警,活他百萬生靈。”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一折:“可憐死戰三邊上,不得生封萬戶侯。”

詩詞推薦

  • 完顏巾歌

    袁華明代〕完顏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鐵厓先生。先生賦長歌以謝,率余同作。混同江流長白東,完顏虎踞金源雄。身如長松
  • 生朝有感

    吳芾宋代〕每恨生朝天一涯,今年卻喜得還家。漸看寒谷回春律,愈使衰翁感歲華。客至寧辭傾竹葉,老來能醉幾梅花。餘生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風州郡樓上書所見

    邵雍宋代〕楊柳垂青帶,風動如飛蓋。危樓思不窮,盡日閒相對。鳥去林自空,雲移山不礙。情隨雙燕還,意與孤鴻會。晚角
  • 宿蔣帝廟,明日游山南諸寺

    徐鉉唐代〕便返城闉尚未甘,更從山北到山南。花枝似雪春雖半,桂魄如眉日始三。松蓋遮門寒黯黯,柳絲妨路翠毿毿。登臨
  • 橫溪驛感懷

    范成大宋代〕行偏天涯與地隅,筋骸那此十年初。朱顏有酒且留住,白髮無方能掃除。未得歸田先作賦,專攻種樹已成書。祗今
  • 次韻蕭同年古意

    方岳宋代〕春拜有耕夫,扣角臥林麓。朝飢不能忍,肯受世薰沐。脫身從牛衣,入耳皆狗曲。何如一蓑寒,風雨立於獨。人言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失題

    唐士恥宋代〕老仙絕鮮尋常外,一笑閩川綠荔枝。坐斷世間滋味徹,阿誰翻欲語凡飴。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喜雨

    滕茂實宋代〕旱暵雨沾渥,豐穰都不疑。商羊應屢舞,布穀強多知。龍見寧非數,雲行自有時。當年班夏令,曾得近丹墀。
  • 江上看晚霞三首·其三·瀟瀟寒雨暗潯陽

    王士禎清代〕瀟瀟寒雨暗潯陽,日日江潮過馬當。東望滄溟天萬里,乘風欲度赤城梁。
  • 再次韻·其四

    李彭宋代〕種葵藝瓠成畦壟,奇貨由來果可居。漢代封君渾未稱,故侯風韻擬相如。
  • 蝶戀花

    王國維〔近現代〕辛苦錢唐江上水,日日西流,日日東海趨。兩岸越山澒洞裡,可能消得英雄氣。說與江潮應不至,潮落潮生,幾換
  • 題玉瀾堂

    乾隆清代〕玻瓈窗戶朗而空,遠近湖山一覽通。暖律漸催曉春盎,元冰都作綠波融。雲容又布淡濃勢,雪意還遲想像中。已是
  • 征怨詩

    江淹南北朝〕盪子從征久。鳳樓簫管閒。獨枕凋雲鬢。孤燈損玉顏。何日邊塵淨。庭前征馬還。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將至地黃灘

    楊萬里宋代〕未到地黃灘,十里先聞聲。檣竿已震掉,未敢與渠爭。舟人各整篙,有如大敵臨。搴篷試一望,濺雪紛淙琤。乃是
  • 燕支行(時年二十一)

    王維唐代〕漢家天將才且雄,來時謁帝明光宮。萬乘親推雙闕下,千官出餞五陵東。誓辭甲第金門裡,身作長城玉塞中。衛霍
  • 好事近

    汪莘宋代〕閬苑夢回時,窗外數聲啼鳥。覺我床前天氣,便清明多少。詩人門戶約花開,宿蝶誤飛了。一段山青水綠,作洞庭
  • 浪淘沙

    佚名宋代〕結客去登樓。誰擊蘭舟。半篙清漲雨初收。把酒留春春不住,柳暗江頭。老去怕閒愁。莫莫休休。晚來風惡下簾鉤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題宋版周髀算經

    乾隆清代〕皇祖精明勾股弦,惜吾未習值髫年。授時以是為要矣,考古亦常有舛焉。設匪敬誠存曰旦,可能容易事占天。而今
  • 泗水行

    張籍唐代〕泗水流急石纂纂,鯉魚上下紅尾短。春冰銷散日華滿,行舟往來浮橋斷。城邊魚市人早行,水煙漠漠多棹聲。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陳次畢劉德欽王才卿赴省

    曾豐宋代〕梅花爭送君出鄉,蘭花爭迎君入場。兩花之意豈不厚,非與喜機適相當。集英對罷燕聞喜,紅迎紫送餘桃李。問燕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
浣溪沙·山頭水道原文_浣溪沙·山頭水道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