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聖門教人法,進學在致知。
誠正與修齊,治平亦由茲。
謬哉佛與老,要求捷路岐。
面壁只端坐,外此無一為。
明心只自快,與世何所裨。
今慕聖賢學,乃佛老是師。
身雖一室坐,心卻萬里馳。
不踐鄒魯實,惟習鄒魯儀。
或至不家食,與時同阿依。
鳥戀腐鼠味,日暮還高飛。
先生數千言,足洗多士疵。
寄語共學徒,勿謂吾言非。
詩詞問答
問:《何時矩作振蒙論並詩一章示余因次其韻一首及作古詩一章復其意》的作者是誰?答:吳璉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聖門
(1).謂進入聖道之門。 漢 揚雄 《法言·修身》:“天下有三門:由於 * ,入自禽門;由於禮義,入自人門;由於獨智,入自聖門。”
(2).謂 孔子 的門下。亦泛指傳 孔子 之道者。 漢 班固 《幽通賦》:“游聖門而靡救兮,雖覆醢其何補?”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惟我朝諸公為義理之學,髣彿聖門氣象爾。”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余近得《顏子》三卷,亦國朝人裒集,雖謂有功聖門,可也。” 清 曾國藩 《聖哲畫像記》:“ 周 、 張 、 程 、 朱 ,在聖門,則德行之科也。”
進學
(1) 明清兩代指童生考取生員,進入府、縣學讀書
(2) 使學業上有進步
致知
儒家哲學用語。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歷代儒家學者對此有不同解釋。 漢 鄭玄 認為“致知”是使人“知善惡吉凶之所終始”; 宋 朱熹 認為“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 明 王守仁 則認為“致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參見“ 致良知 ”。
誠正
謂心意真誠,思想端正。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一》:“ 宋 人硜硜守其所學,必欲強人主以從己,若 哲 、 徽 、 寧 、 理 ,皆昏庸下愚之資,而嘵嘵以正心誠意強聒之。彼且不知心意為何物,誠正為何事,若數歲童蒙,即以《左》、《國》、 班 、 馬 讀之,安得不厭棄也。” 清 王筠 《菉友肊說》:“其人有格致之功,乃辨德之大小;有誠正之功,乃能不踰。”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湯公》:“帝君檢名曰:‘汝心誠正,宜復有生理。’”
修齊
同“脩齊”。
謂修身齊家。
治平
(1).治國平天下。語本《禮記·大學》:“身脩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之三:“太子異日有天下之責者也。但得青宮讀書,辨古今興亡,識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謂政治清明,社會安定。《晏子春秋·諫上七》:“故明所愛而賢良眾,明所惡而邪僻滅,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蘇軾 《晁錯論》:“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清 薛福成 《籌洋芻議·變法》:“自 唐 虞 訖 夏 、 商 、 周 ,最稱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績。《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孝文皇帝 初立,聞 河南 守 吳公 治平為天下第一。” 清 李漁 《奈何天·隱妒》:“自齠齔之年,出來應試,早登甲第之先;從學仕之日,出去臨民,便擢治平之最。”
要求
所提出的具體願望或條件
達到質量要求
提出領土要求
路岐
亦作“ 路歧 ”。1.歧路;岔道。《初學記》卷十六引 晉 王廙 《笙賦》:“發千里之長思,詠別鶴於路歧。” 唐 劉駕 《相和歌辭·賈客詞》:“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一》:“將今夜伺之於路歧,與決生死。”
(2).指路歧人。 宋 無名氏 《錯立身》戲文第一出:“為路岐,戀佳人,金珠使盡沒分文。” 元 無名氏 《藍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專,這的是才人書會剗新編。”《平妖傳》第三一回:“眾位在上!媳婦不是路岐,也不會賣藥打卦。”參見“ 路岐人 ”。
面壁
佛教用語。面對牆壁默坐靜修
面壁而坐。——《五燈會元》
端坐
端正地坐著
端坐讀書
外此
除此之外。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歌館》:“ 平康 諸坊,如上下 抱劍營 …… 薦橋 ,皆羣花所聚之地。外此諸處茶肆: 清樂茶坊 、 八仙茶坊 、 珠子茶坊 、 潘家茶坊 、 連三茶坊 、 連二茶坊 及 金波橋 等兩河以至瓦市,各有等差。”
明心
(1).謂使心思清明純正。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一:“學必明心,記問辨説皆餘事。” 張通典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賦》詩:“明心致良知,斯文幸未喪。”
(2).表明心跡。 柳青 《狠透鐵》:“我在你像前明心,我肚裡沒草屎渣渣!”
自快
自己尋得快樂。《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我寧遊戲污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後漢書·鄧禹傳》:“諸將皆庸人屈起,志在財帛,爭用威力,朝夕自快而已。”
何所
何處。《史記·孝武本紀》:“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聽我語:我所思兮在何所?”
聖賢
聖人與賢人的合稱;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老是
副詞。一直,總是。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文人相輕”》:“老是說著同樣的一句話是要厭的。” 茅盾 《子夜》三:“他的老是帶幾分開玩笑似的笑嘻嘻,和 孫吉人 的沉默寡言是很相反的。”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丁老九 老是還你一個不理。”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鄒魯
(1). 鄒國 、 魯國 的並稱。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里為冠蓋,門成 鄒 魯 。” 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碑》:“國成 陶 唐 ,家成 鄒 魯 。”
(2). 鄒 , 孟子 故鄉; 魯 , 孔子 故鄉。後因以“鄒魯”指文化昌盛之地,禮義之邦。 清 錢謙益 《河南河南府永寧縣知縣孫志元授文林郎制》:“具官某服 鄒 魯 之遺教,作 江 漢 之名儒。”
(3).借指 孔 孟 。
家食
(1).賦閒,不食公家俸祿。《易·大畜》:“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孔穎達 疏:“‘不家食吉’者,已有大畜之資,當使養順賢人,不使賢人在家自食,如此乃吉也。”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下:“後 仲遠 作相, 宗卿 家食十年。” 明 宋濂 《同公塔銘》:“今家食多暇,據狀所書,推原傳授行業之詳而為銘文。”《醒世恆言·馬當神風送滕王閣》:“子有如此清才,何不進取,身達青雲之上;而因於家食,受此旅況之淒涼乎?”
(2).家中之食。 漢 焦贛 《易林·無妄之訟》:“不耕而獲,家食不給。” 明 李東陽 《祭孔氏女文》:“我有官酒,汝不復觴;我有家食,汝不復嘗;吁其逝也,何日而忘?”
與時
追逐時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貢 好廢舉,與時轉貨貲。” 裴駰 集解:“與時,謂逐時也。”
腐鼠
腐爛的死老鼠,喻毫無價值的東西
視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清· 黃宗羲《原君》
日暮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日暮時分,炊煙裊裊
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高飛
(1).高高飛翔。《詩·小雅·菀柳》:“有鳥高飛,亦傅於天。” 漢 王逸 《九思·悼亂》:“玄鶴兮高飛,曾逝兮青冥。”
(2).比喻遠遁。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緝捕》:“即傳該房寫票僉差,而胥捕故為延挨,潛馳報信,則已高飛遠蹈,難於追獲矣。”
(3).樹名。即唐棣。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扶栘》:“栘乃白楊同類,故得楊名。按《爾雅》:‘唐棣,栘也。’ 崔豹 曰:‘栘楊, 江 東呼為夫栘。圓葉弱蔕,微風則大搖,故名高飛,又曰獨搖。’”
生數
謂五行相生之數。《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孔 傳:“皆其生數。” 孔穎達 疏:“《易·繫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數。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此其生數也。如此則陽無匹,陰無耦,故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於是陰陽各有匹偶而物得成焉。故謂之成數也。”《舊唐書·禮儀志二》:“﹝明堂﹞方衡,一十五重。按《尚書》,五行生數一十有五,故置十五重。” 宋 陸九淵 《三五以變錯綜其數》:“所謂十、五者,五即土之生數,十即土之成數。”
多士
古指眾多的賢士。也指百官。《書·多方》:“猷告爾有方多士,暨 殷 多士。”《詩·大雅·文王》:“濟濟多士, 文王 以寧。” 晉 盧諶 《答魏子悌》詩:“多士成大業,羣賢濟弘績。”《北齊書·慕容紹宗傳》:“公既身控神兵,心執忠義,忽欲殲夷多士,謂非長策,深願三思。” 唐 白行簡 《李娃傳》:“當礱淬利器,以求再捷,方可以連衡多士,爭霸羣英。” 清 黃遵憲 《陸軍官學校開校》詩:“廣廈千萬間,多士宅爾宅。”
寄語
傳話給某人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寄語故人
學徒
從師受業的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清流楊水部,德與我為鄰
- 風流何處最多情杜安世《朝玉階/朝天子》
- 酒力未醒雙眼纈趙崇嶓《謁金門》
- 青溪道士人不識,上天下天鶴一隻高駢《步虛詞·青溪道士人》
- 滌胃無全功,徒薪有上策晁公溯《病中一首簡陳行之》
- 簫鼓聒川岳,滄溟涌濤波
- 力甦憒憒徒,若障狂瀾川趙孟堅《上習庵陳先生》
- 晚來妝面勝荷花
- 石樓峰下寄吟身,靜掩桑樞琢楚珍樂雷發《寄李伯輝》
- 如今霜塵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