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翰傅先生蒙恩簡署司寇詩以賀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一紙宣麻特進班,虞廷弼教典秋官。

平情早識懸冰鑒,紏惡仍然領豸冠。

階秩頻膺八座貴,絲綸榮錫五雲端。

從知刑措襄王化,台斗星明傍日看。

詩詞問答

問:《龍翰傅先生蒙恩簡署司寇詩以賀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出處:御製樂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八

參考注釋

一紙

一張紙。多用於書信或檔案等。《三國志·蜀志·呂凱傳》:“都護 李嚴 與 闓 書六紙,解喻利害, 闓 但答一紙。”《宣和遺事》前集:“天子倚著懶架兒暫歇坐間,忽見粧盒中一紙文書,用手取來看時,卻是小詞一首。”《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那時一紙呈兒,掛冠林下,倒是一樁樂事。” 巴金 《探索集·懷念烈文》:“這以後又過了兩個月,在 上海 出版的十三種期刊,被 * 政府一紙禁令同時查封了。”

宣麻

唐 宋 拜相命將,用白麻紙寫詔書公布於朝,稱為“宣麻”。後遂以為詔拜將相之稱。《新唐書·百官志一》:“ 開元 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別置學士院,專掌內命。凡拜將相,號令征伐,皆用白麻。” 宋 張元乾 《醉花陰》詞:“春殿聽宣麻,爭喜登庸,何似今番喜。” 元 貢師泰 《送壽宏毅應奉赴興國路經歷》詩:“絳蠟夜深催視草,紫泥春蚤聽宣麻。”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 濰縣 相國大拜時,太夫人猶無恙,宣麻日,公喜詠云:‘更無朝士稱前輩,尚有慈親喚小名。’”

特進

(1).官名。始設於 西漢 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東漢 至 南北朝 僅為加官,無實職。 隋 唐 以後為散官。 明 以特進光祿大夫為正一品。 清 廢。參閱《後漢書·和帝紀》“賜諸侯王、公、將軍、特進” 李賢 注引 漢 應劭 《漢官儀》、《宋書·百官志上》、《通典·職官十六》、《明史·職官志一》。

(2).特予晉升。《宋史·選舉志一》:“ 九成 以類試、廷策俱第一,命特進一官。” 明 單本 《蕉帕記·相逢》:“茲特進爾都招討使 胡章 為兵部尚書。”

虞廷

亦作“ 虞庭 ”。指 虞舜 的朝廷。相傳 虞舜 為古代的聖明之主,故亦以“虞廷”為“聖朝”的代稱。 明 李東陽 《揭曉後次韻答何穆之等》:“極知君命如山重,親向 虞 廷拜往哉。” 明 唐順之 《跋李懷琳書<絕交書>後》:“大則 虞 庭、 禹 水、 稷 穡、 皋 刑以至 夔 石、 益 獸,各致其能而相資以成治。” 明 何景明 《寄贈張方伯》詩:“行見 虞 廷咨岳典,共看 商 室濟川材。” 清 陳確 《柬同志》:“今學者相聚言格致之學,窮極微妙,雖 虞 廷精一之旨,幾無以過之。” 朱彭壽 《安樂康平室隨筆》卷三:“禮部之設,肇端於 虞 廷之秩宗,至 成周 設為春官,職掌始備,厥後時有因革。”

弼教

輔助教化。多指以刑輔教。語出《書·大禹謨》:“汝作士,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 孔 傳:“弼、輔,期、當也。嘆其能以刑輔教,當於治體。” 唐 一行 《起義堂頌》:“天輔 皋繇 ,明刑弼教。”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規贊》:“維天降衷,維聖立極,維賢弼教,維民從式。”《清史稿·刑法志一》:“且夫國之有刑,所以弼教。一國之民有不遵禮教者,以刑齊之。”

秋官

(1).古官名。《左傳·昭公十七年》“ 大暤氏 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孔穎達 疏引 漢 服虔 曰:“ 大暤 以龍名官,春官為青龍氏,夏官為赤龍氏,秋官為白龍氏,冬官為黑龍氏,中官為黃龍氏。” 唐 賈公彥 《<周禮正義>序》:“春官為木正,夏官為火正,秋官為金正,冬官為水正,中官為土正。”

(2).《周禮》六官之一,掌刑獄。《周禮·秋官》 唐 賈公彥 題解:“ 鄭 《目録》雲,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義殺害收聚斂藏於萬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驅恥惡,納人於善道也。”所司與後代刑部相當,故 唐 武則天 曾一度改刑部為秋官。後世常以秋官為掌司刑法官員的通稱。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掌山林於夏典,物得其生;聽獄訟於秋官,人忘其死。” 唐 韓愈 《祭馬僕射文》:“擢亞秋官,朝得碩士。” 明 何景明 《送劉西曹決獄畿內》詩:“日下秋官出,天邊 漢 使分。”

(3). 明太祖 所置四輔官之一。《明史·安然傳》:“先是, 胡惟庸 謀反伏誅,帝以歷代丞相多擅權,遂罷中書省,分其職於六部。既又念密勿論思不可無人,乃建四輔官,以四時為號。”

平情

(1).公允而不偏於感情。 羅惇曧 《文學源流》:“ 莊生 之言,可謂平情以自律矣。” 葉聖陶 《語文隨筆》:“ 江華 先生的一篇‘要努力驅逐使人糊塗的辭彙’很有意思……指出詩人運用‘驅迫’、‘鳴過’、‘尿便’、‘拍撫’這些辭彙,暴露了他們在語言學習的努力中還有缺憾。他的解釋可以說是平情之論。”

(2).猶言衡量。 林學衡 《哭鈍初》詩:“平情功罪足千秋,噩耗遙傳淚忍收。”

懸冰

一種在懸崖或陡坡邊緣突然崩塌的冰體或冰原

仍然

(1) 仍舊,照樣——表示某種情況持續不變;還。修飾動詞、形容詞。多用於書面,口語中多用“還有”

下班以後他仍然在考慮工作中的問題

(2) 恢復原狀;又

傷愈出院之後,仍然擔任車間主任

豸冠

(1).即獬豸冠。《舊唐書·肅宗紀》:“御史臺欲彈事,不須進狀,仍服豸冠。” 宋 黃庭堅 《次韻郭明叔長歌》:“文思 舜 禹 開言路,即看承詔著豸冠。” 清 王韜 《淞濱瑣話·金玉蟾》:“惟監司觀察之尊,豸冠繡衣之榮,或可稍為吐氣。”

(2).借指糾察、執法的官員。

階秩

指官吏的職位和品級。 唐 元稹 《邵常政內侍省內謁者監製》:“或扈從於艱難之際,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資,用優階秩。”《舊唐書·魏玄同傳》:“復患階秩雖同,人才異等,身且濫進,鑒豈知人?” 明 李東陽 《擬楊文懿公謚議》:“而階秩之多寡,年壽之修短,以彼較此,亦有可論。”

八座

亦作“ 八坐 ”。1.封建時代中央政府的八種高級官員。歷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 東漢 以六曹尚書並令、僕射為“八座”; 三國 魏 、 南朝 宋 齊 以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為“八座”; 隋 唐 以六尚書、左右僕射及令為“八座”。 清 代則用作對六部尚書的稱呼。後世文學作品多以指稱尚書之類高官。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但有日官居八坐,位列三台。”《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 廷秀 弟兄俱官至八座之位。”

(2).指八抬轎。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紅白盛事》:“先生( 阮元 )乘八座,行親迎禮。”

絲綸

(1).《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 孔穎達 疏:“王言初出,微細如絲,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漸大,如似綸也。”後因稱帝王詔書為“絲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記》稱絲綸,所以應接羣後。” 唐 楊炯 《為劉少傅謝敕書慰勞表》:“虔奉絲綸,躬親政事。”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折齒》:“奉絲綸來報里閻,訪賢才作楫濟艱。”

(2).釣絲。 唐 無名氏 《漁父》詞:“料理絲綸欲放船,江頭明月向人圓。” 宋 張先 《滿庭芳》詞:“金鉤細,絲綸慢捲,牽動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笑滿船空載明月,下絲綸不愁無處。” 胡惠生 《贈王亦梅》詩:“ 西湖 風景好,何日理絲綸。”

(3).即絲。粗於絲者為綸。 三國 魏 曹植 《車渠椀賦》:“緼絲綸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五雲

(1).青、白、赤、黑、黃五種雲色。古人視雲色占吉凶豐歉。《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以二至二分觀雲色,青為蟲,白為喪,赤為兵荒,黑為水,黃為豐。”《關尹子·二柱》:“五雲之變,可以卜當年之豐歉。”《雲笈七籤》卷四一:“五雲交蔭,六炁扇塵。”

(2).五色瑞雲。多作吉祥的徵兆。《南齊書·樂志》:“聖祖降,五雲集。” 唐 駱賓王 《為齊州父老請陪封禪表》:“瑞開三眷,祥洽五雲。”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三折:“神霄絳闕,麗日五雲浮,開綺讌,待宸游。”

(3).指皇帝所在地。 唐 王建 《贈郭將軍》詩:“承恩新拜上將軍,當值巡更近五雲。”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天書飛下五雲傍,紫陌珂聲夜未央。” 清 陳夢雷 《立秋後一日至都門即事賦感》詩:“遙向五雲深處望,低徊今昔倍辛酸。”

(4).指雲英、雲珠、雲母、雲液、雲沙五種雲母。據稱按五季服用,能壽考乃至成仙。 晉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或聞有曉消五雲,飛八石,轉九丹,治黃白。”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服五雲之法……服之一年,則百病除;三年久服,老公反成童子;五年不闕,可以役使鬼神。”參閱 楊明照 《<抱朴子內篇校釋>補正》。

(5).見“ 五雲體 ”。

刑措

見“ 刑錯 ”。

王化

天子的教化。《詩大序》:“《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後漢書·張酺傳》:“吾為三公,既不能宣揚王化,令吏人從制,豈可不務節約乎?”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五》:“人倫之本,王化之先。爰舉令圖,允資內輔。” 清 吳興祚 《電白縣觀海》詩:“海若知王化,年年效百靈。” 魯迅 《偽自由書·王化》:“ 中國 的王化現在真是‘光被四表,格於上下’的了。”

台斗

比喻宰輔重臣。台,三台星;斗,北斗。 唐 杜甫 《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及乎 貞觀 初,尚書踐台斗。” 明 李東陽 《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地極台斗,望隆冠紳。” 清 陳維崧 《莊椿歲·壽高陽李相國》詞:“緑髩調羹,黑頭補袞,人間台斗。”

詩詞推薦

龍翰傅先生蒙恩簡署司寇詩以賀之原文_龍翰傅先生蒙恩簡署司寇詩以賀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