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鹿馬原常有,甡甡看兩三。
器車渾可駕,綠耳底須驂。
豐草群惟適,嘉苹性所耽。
輞川傳鹿柴,視此定增慚。
詩詞問答
問:《靜宜園二十八景詩·其八·馴鹿坡》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覃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三十
2. 東海有使鹿之部產馴鹿勝負戴被鞍服箱兼牛馬之用而性尤馴擾用則呼之使前用畢散走山澤其地習為固然弗之異也寧古塔將軍以之入貢中國服牛乘馬不假為用因放諸長林豐草俾適其性其母以不見用自感耶
參考注釋
鹿馬
(1).鹿和馬。 漢 王充 《論衡·非韓》:“論有益與無益也,比之於鹿馬。馬之似鹿者千金。天下有千金之馬,無千金之鹿。鹿無益,馬有用也。” 宋 劉筠 《大酺賦》:“且觀夫魚龍曼衍,鹿馬騰驤。”
(2).“指鹿為馬”的略語。 晉 葛洪 《抱朴子·君道》:“獨任,則悟鹿馬之作威, 恭 顯 之惡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續黃粱》:“甚且一臂不袒,輒迕鹿馬之奸;片語方乾,遠竄豺狼之地。”參見“ 指鹿為馬 ”。
甡甡
眾多貌。《詩·大雅·桑柔》:“瞻彼中林,甡甡其鹿。” 毛 傳:“甡甡,眾多也。” 北周 衛元嵩 《元包經·仲陽》:“師,溟之濱,地之垠,辟辡辡,醜甡甡。” 蘇源明 傳:“醜甡甡,眾之多也。”
兩三
幾個。表示少量。《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兄弟兩三人,中子為侍郎。” 唐 皎然 《舟行懷閻士和》詩:“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見歸雲兩三片。” 元 薩都剌 《秋詞》:“清夜空車出 建章 ,紫衣小隊兩三行。” 老舍 《駱駝祥子》一:“兩三個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來了。”
器車
謂器與車。器,指銀瓮丹甑之類;車,指山車垂鉤之類。古代認為是盛世出現的祥瑞之物。《禮記·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 鄭玄 註:“器謂若銀瓮丹甑也。” 孔穎達 疏:“按《禮緯斗威儀》云:‘其政太平,山車垂鉤。’注云:‘山車,自然之車;垂鉤,不揉治而自圓曲。’” 漢 班固 《 * 通·封禪》:“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陵出異丹,阜出萐莆,山出器車,澤出神鼎。”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天瑞降,地符升,澤馬來,器車出。”
底須
何須;何必。 元 許有壬 《摸魚子·和明初韻》詞:“傾緑醑,底須按樂天池上《霓裳》譜!”《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 清 孫致彌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園居即事抒懷》詩:“遮莫文章供齒頰,底須愁病減腰圍。”
豐草
茂密的草。《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豐草。” 漢 劉向 《說苑·叢談》:“茂木豐草,有時而落。” 宋 歐陽修 《浮槎山水記》:“至於蔭長松,藉豐草,聽山溜之潺湲,飲石泉之滴瀝,此山林者之樂也。” 清 孫枝蔚 《平原君》詩:“豐草猶能斃豫章,高才多困眾人旁。”
輞川
(1).水名。即 輞谷水 。諸水會合如車輞環湊,故名。在 陝西省 藍田縣 南,源出 秦嶺 北麓,北流至縣南入 灞水 。 唐 詩人 王維 曾置別業於此。《新唐書·文藝傳中·王維》:“別墅在 輞川 ,地奇勝,有 華子岡 、 欹湖 、 竹里館 、 柳浪 、 茱萸沜 、 辛夷塢 ,與 裴迪 游其中,賦詩相酬為樂。” 宋 陳亮 《青玉案》詞:“黃犬書來何日許 輞川 輕舸, 杜陵 尊酒,半夜燈前雨。” 清 曹爾堪 《金魚池歌仿杜樂遊園體》:“名園豈似 金谷 奢,福地真如 輞川 爽。”
(2).指《輞川圖》。 清 魏源 《富陽董文恪山水屏風歌》:“ 摩詰 《輞川》難獨步, 郭熙 《清明》何足道。”參見“ 輞川圖 ”。
(3).借指 唐 詩人 王維 。 宋 張元乾 《跋<山居圖>》:“後十二年, 青社 趙無量 通守 晉安 ,出示 叔毅 所圖《山居》,開卷恍然,殆前身 輞川 、今代 龍眠 歟!”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四:“ 王半山 ‘山中十日雨,雨晴門始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後二語全用 輞川 ,已是下乘。”
鹿柴
(1).地名。 唐 王維 《輞川集》詩序:“余別業在 輞川 山谷,其游止有 孟城坳 、 華子岡 、 文杏館 、 斤竹嶺 、 鹿柴 ……與 裴迪 閒暇,各賦絶句云爾。”
(2).籬落。比喻隱居之處。 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生違鹿柴居,死欠狐丘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