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癸卯·其一原文
報國空懷策,思鄉懶上樓。
家山千里遠,湖海二年秋。
世態須青眼,羈棲自白頭。
倚門思子淚,應寄浙江流。
詩詞問答
問:感懷癸卯·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朱同
問:感懷癸卯·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感懷癸卯·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報國
為國家竭誠效力
精忠報國
空懷
適齡母畜在交配或人工授精之後沒有懷孕
家山
謂故鄉。 唐 錢起 《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詩:“蓮舟同宿浦,柳岸向家山。” 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傳>》詩:“舊市 越溪 陰,家山 鏡湖 畔。”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十二欄桿,無事閒憑遍。悶來把湘簟展,夢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風驚斷。”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五二:“踏徧中華窺兩戒,無雙畢竟是家山。”
千里
指千里馬
先王之千里。——《呂氏春秋·察今》
湖海
(1).湖泊與海洋。《南齊書·王敬則傳》:“ 會 土邊帶湖海,民丁無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韋應物 《登重玄寺閣》詩:“山川表明麗,湖海吞大荒。”
(2).指湖泊。《明一統志·應天府·形勝》:“ 長江 千里,險過湯池,外連 江 淮 ,內控湖海。”
(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頎 《送綦毋三謁房給事》詩:“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萊 書。”《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小人雖在湖海飄零,自信有此絶藝,不甘輕配凡女。” 郁達夫 《乘車赴東京過天龍川橋》詩:“十年湖海題詩客,依舊青衫過此橋。”
(4).指浪跡江湖,不與朝政。 清 陳濟生 《懷友》詩:“頗憶 元龍 久湖海,近來風雅復何如?”
世態
指社會上人與人相處的人情世故
也索氫世態炎涼心中暗忖。——佚名《凍蘇秦》
青眼
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跟“白眼”相對)
羈棲
亦作“羇棲”。淹留他鄉。 唐 杜甫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詩:“消渴游 江 漢 ,羇棲尚甲兵。” 金 元好問 《得侄摶信》詩之一:“隔闊家仍遠,羈棲食更艱。” 鄭觀應 《盛世危言·墾荒》:“ 中國 之邊境苦無人以實之,而忍聽吾民之逼迫羈棲,飃零海外。”
白頭
(1) 白頭髮,多指年老
少白頭
白頭到老
(2) 老年
(3) 不署名的
白頭帖子(不署名的字帖兒)
白頭材料
倚門
(1).《戰國策·齊策六》:“ 王孫賈 年十五,事 閔王 。王出走,失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後因以“倚門”或“倚閭”謂父母望子歸來之心殷切。 唐 張說 《岳州別姚司馬紹之制許歸侍》詩:“天從扇枕願,人遂倚門情。” 宋 曾鞏 《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竊計臣老母之心,聞臣而來,倚門之望,固已深切。” 清 錢謙益 《母劉氏仍前贈制》:“古之賢母,望倚門而辭伏劍者,無不教其子以作忠也。”
(2).靠著門。 唐 溫庭筠 《菩薩蠻》詞:“時節慾黃昏,無憀獨倚門。”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輦下市肆有丐者不得乞,因倚門大駡。”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翁蓼野》:“﹝ 蓼野 兄弟﹞流離 楚 粵 間,其伯姊遣人要歸,倚門哭之。”
(3).舊指妓女接客。 清 唐孫華 《維揚舟中作》詩之二:“空谷未聞傾國貌,褰帷都作倚門妝。” 清 汪中 《經舊苑吊馬守真文》:“婉孌倚門之笑,綢繆鼓瑟之娛,諒非得已。”參見“ 倚門賣笑 ”。
浙江
(1).水名。即 錢塘江 。《莊子》作 制河 ,《山海經》、《史記》、《越絕書》、《吳越春秋》作 浙江 ,《漢書·地理志》、《水經》作 漸江水 。古人所謂 浙 漸 ,實指一水。參閱 王國維 《浙江考》。
(2).省名。簡稱 浙 。在我國東部沿海。以境內 錢塘江 舊稱 浙江 得名。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感懷癸卯·其一原文_感懷癸卯·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