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燕文貴夏山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燕文貴夏山圖原文

古秀芸芬歲月多,錦贉珍重印宣和。

即看與物開生面,渾是臨池寫擘窠。

如滴夏山常罨翠,欲鳴晴峽漸增波。

高樓百尺軒而敞,試一憑欄快若何。

詩詞問答

問:題燕文貴夏山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燕文貴夏山圖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燕文貴夏山圖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一

參考注釋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錦贉

書冊或字畫捲軸卷頭上貼的綾。 清 趙翼 《題肅本淳化帖》詩:“錦贉繡褫白玉匣,重逾介圭緑綟緺。”

珍重

(1) 重視;愛惜

珍重兩國的團結

(2) 保重身體

臨別時互道珍重

負載珍重。——唐· 李朝威《柳毅傳》

宣和

(1).疏通調和。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序:“余少好音聲,長而翫之,以為物有盛衰,而此無變,滋味有猒,而此不勌,可以導養神氣,宣和情志。處窮獨而不悶者,莫近於音聲也。” 唐 白居易 《為人上宰相書》:“如此,則相公得不匡輔其政,緝熙其令,宣和其風乎?然則,匡輔、緝熙、宣和之道,某雖不敏,嘗聞於師焉。”

(2).借稱 宋 徽宗 趙佶 。 宣和 為其年號。 金 元好問 《俳體雪香亭雜詠》之五:“御屏零落 宣和 筆,留得 華清 《按樂圖》。” 明 吳寬 《大房金源諸陵》詩之一:“卻是 宣和 解亡國,穹廬黃屋恐非心。” 清 趙翼 《讀史》詩之十九:“ 伯時 擅丹青,神到秋毫顛; 宣和 愛遺筆,幅值數百千。”

開生面

(1).展現新的面目。 唐 杜甫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凌煙 功臣少顏色,將軍下筆開生面。” 趙次公 註:“ 貞觀 中 太宗 畫 李靖 等二十四人於 凌煙閣 ,至 開元 時,顏色已暗,而 曹將軍 重為之畫,故云開生面。蓋因 左氏 : 狄 人歸 先軫 之元面如生也。”

(2).指在內容、形式、風格等方面有所創新。 清 劉廷璣 《在園雜誌》卷二:“ 杭永年 一倣 聖嘆 筆意批之,似屬效顰,然亦有開生面處。”參見“ 別開生面 ”。

臨池

《晉書·衛恆傳》:“ 漢 興而有草書…… 弘農 張伯英 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後因以“臨池”指學習書法,或作為書法的代稱。 唐 杜甫 《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詩:“有練實先書,臨池真盡墨。” 宋 蘇軾 《石蒼舒醉墨堂》詩:“不須臨池更苦學,完取絹素充衾裯。” 明 沉德符 《敝帚軒剩語·名臣通畫學》:“前代名臣能臨池者多矣,鮮有以畫名者。” 清 葉名灃 《橋西雜記·黃忠端書孝經卷》:“夫人善臨池,代公作行草,幾奪真。” 呂叔湘 《漢字和拼音字的比較》:“書法一項,確是一種藝術。但是這是要有寫字的天分的人,再加上十年臨池的工夫,才會有成就的。” 孫犁 《秀露集·耕堂讀書記》三:“日記抄得很工整,字型遒勁,也可作臨池之用。”

擘窠

(1).寫字、篆刻時,為求字型大小勻整,以橫直界線分格,叫“擘窠”。擘,劃分;窠,框格。 唐 顏真卿 《乞御書放生池碑額表》:“前書點畫稍細,恐不經久。臣今謹據石擘窠,大書一本,隨表奉進。” 宋 趙希鵠 《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 漢 印多用五字,不用擘窠。”

(2).指大字。 清 趙翼 《岣嶁碑歌》:“想見摩崖作擘窠,六丁下照火光赤。” 清 曹寅 《尚中索書真州東園予有愧焉作詩留別情見乎辭》:“請我書綽楔,擘窠當門前。”參見“ 擘窠大字 ”。

高樓

高層的住宅大樓或辦公大樓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憑欄

身倚欄桿

憑欄遠眺

若何

如何;怎樣

人馬若何分撥,自由軍師定奪

使歸就戮於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詩詞推薦

題燕文貴夏山圖原文_題燕文貴夏山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