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珠歌

作者:寰普 朝代:唐代

心珠歌原文

山僧自達空門久,淬鍊心珠功已構。

珠迥玲瓏主客分,往往聲如師子吼。

師子吼,非常久,皆明佛性真如理。

有時往往自思惟,豁然大意心歡喜。

或造經,或造論,或說漸兮或說頓。

若在諸佛運神通,或在凡夫興鄙吝。

此心珠,如水月,地角天涯無殊別。

祇因迷悟有參差,所以如來多種說。

地獄趣,餓鬼趣,多種輪迴無暫住。

此非諸佛不慈悲,豈非閻王配交做。

勸時流,深體悉,見在心珠勿浪失。

五蘊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後何處覓。

詩詞問答

問:心珠歌的作者是誰?答:寰普
問:心珠歌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全唐詩續補遺

2. 見《景德傳燈錄》卷三十。

參考注釋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自達

(1).自己勉力以顯達。《晉書·王裒傳》:“鄉人 管彥 少有才而知名, 裒 獨以為必當自達,拔而友之。” 宋 歐陽修 《舉梅堯臣充直講狀》:“雖知名當時,而不能自達。” 宋 曾鞏 《祭董君文》:“君能自達,可以無悲;親戚念君,能不歔欷!”

(2).表達自己的意思。 唐 元稹 《蟲豸詩》序:“又 荊州 樹木洲渚處,晝夜常有翅羽百族鬧,心不得閒靜,因為《有鳥》二十章以自達。” 宋 蘇轍 《上皇帝書》:“則其思報之誠,沒世而不能自達。” 清 侯方域 《王猛論》:“﹝ 王猛 ﹞志不肯輕出,而又無以自達於 晉 ,故寧隱焉。”

(3).自然顯達。《列子·力命》:“自壽自夭,自窮自達,自貴自賤,自富自貧。”

空門

佛教教義認為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因指佛教

莫向空門悲物理,吾世從來多滄桑

心珠

佛教語。喻指清淨如明珠的心性。 南朝 梁簡文帝 《釋迦文佛像銘》:“心珠可瑩,智流方普。” 唐 寒山 《詩》之二七七:“寒巖深更好,無人行此道……形容寒暑遷,心珠甚可保。”《景德傳燈錄·僧那禪師》:“既不墮有無處所,則心珠獨朗,常照世間。”

玲瓏

(1) 精巧細微

小巧玲瓏

(2) 靈活敏捷

嬌小玲瓏

(3) 形容玉相撞擊的聲音

主客

(1).官名。 戰國 時已有此官, 秦 及 漢 初稱典客,為九卿之一。 武帝 時稱大鴻臚。 漢 成帝 尚書置客曹,主管外交及處理民族間的事務。 東漢 光武 分為南北主客二曹, 晉 分左右南北四主客, 南朝 單有主客, 唐 宋 因之。 明 置主客郎中員外郎,為禮部的屬司,掌諸藩的朝貢,接待給事等事。 清 末廢。 漢 時 匈奴 亦置此官。《漢書·匈奴傳上》:“而使 郭吉 風告單于。既至匈奴,匈奴主客問所使, 郭吉 卑體好言曰:‘吾見單于而口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一·六足龜》:“予在主客時見之。”

(2).主人與賓客。 唐 杜甫 《遣懷》詩:“舟車半天下,主客多歡娛。”《新唐書·食貨志二》:“戶無主客,以居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 老舍 《老張的哲學》十:“主客坐齊,不點菜飯,先唱二簧。”

(3).接待賓客。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梁太祖優侍文士》:“ 荀鶴 ( 杜荀鶴 )為主客者引入,令趨驟至階陛下。”《二程語錄》卷十六:“ 程子 葬父,使 周恭叔 主客。”

(4).貨主與顧客。 清 顧張思 《土風錄》:“貿易相與曰主客。”

(5).猶主顧。《何典》第四回:“若另尋主客,也終非久長之計。”

(6).主要的客人。 劉剛 《跟隨朱副主席的日子》:“客人共有四個,上午就請來了,主客是敵兩個團長,並無團副或副團長。”

(7).主要與次要。 清 楊倫 《杜詩鏡銓·凡例》:“ 杜 集諸人酬唱詩附載集中者,向與本文平列,未免主客不辨,今改用低一格寫。” 潘天壽 《聽天閣畫談隨筆·布置》:“畫事之布置,須注意畫面內之安排,有主客,有配合,有虛實,有疏密,有高低上下,有縱橫曲折。”

(8).軍事術語。指作戰雙方。 唐 李華 《弔古戰場文》:“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孫子·謀攻》“倍則分之” 何 氏註:“主客力均,善戰者勝也。” 清 夏爕 《中西紀事·朱貴廟碑》:“主客之地形既異、聲援之犄角無聞。”

(9).文章的章法之一。又稱主賓論。以本題主旨為主,以他物相襯為客。

往往

(1) 每每;時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處處;到處

往往山出棋置。——《史記·貨殖列傳》

卒中往往語。——《史記·陳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3) 紛紛

吳王之棄其軍亡也,軍遂潰,往往稍降太尉、梁軍。——《史記·吳王濞列傳》

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漢書·司馬遷傳》

師子吼

(1).獅子吼。佛教語。謂佛祖在大眾中講決定之說而無所畏懼,如獅子大吼。《維摩經·佛國品》:“演法無畏,猶如師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竊以釋門 義林法師 明大小乘,通內外學,靈山嶺岫,苦海津梁,於大眾中能師子吼。” 宋 黃庭堅 《贈王環中》詩:“囊中收得劫初鈴,夜靜月明師子吼。”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六:“ 龍樹 馬鳴 齊現身,我聞大地師子吼。”

(2). 宋 陳慥 自稱 龍丘先生 ,好賓客,然其妻 柳氏 極凶妒, 蘇東坡 因有詩云:“ 龍丘居士 亦可憐,談空説有夜不眠,忽聞 河東 師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事見 宋 洪邁 《容齋三筆·陳季常》。後即以“師子吼”比喻悍婦的怒罵聲。參見“ 河東獅吼 ”。

師子

(1).獅子。亦稱狻麑。《漢書·西域傳上·烏弋山離國》:“ 烏戈 地暑熱莽平……而有桃拔、師子、犀牛。” 唐 元稹 《和李校書·西涼伎》:“師子搖光毛彩豎,胡姬醉舞筋骨柔。” 章炳麟 《漢土始知歐洲各國略說》:“ 開元 七年,因 吐火羅 大酋獻師子、羚羊。”

(2).佛家用以喻佛,指其無畏,法力無邊。 前蜀 貫休 《寄大願和尚》詩:“自憐亦是師子子,未逾三載能嚬呻。”參見“ 師子吼 ”。

(3).指古 師子國 ,即今 斯里蘭卡 。《南史·宋紀中·文帝》:“ 倭 、 百濟 、 呵羅單 、 林邑 、 呵羅他 、 師子 等國並遣使朝貢。”《新唐書·西域傳下·師子》:“ 師子 居西南海中,延袤二千餘里……能馴養師子,因以名國。”

非常

(1) 不同尋常的

非常會議

非常行為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非常之謀難於猝發。——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仆與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2) 突然,意外的事變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史記·項羽本紀》

佛性

(1).佛教名詞。謂眾生覺悟之性。《涅槃經》卷二七:“我常宣説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北齊書·杜弼傳》:“聞卿精學,聊有所問,經中佛性、法性,為一為異?”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此迺泥土瓦礫合成,安得有佛性耶?” 清 龔自珍 《法性即佛性論》:“宗--今立法性即佛性。”

(2).借指禮佛修行之心性。參見“ 佛性禪心 ”。

真如

佛教語。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謂永恆存在的實體、實性,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與實相、法界等同義。 南朝 梁 蕭統 《謝敕賚制旨大集經講疏啟》:“同真如而無盡,與日月而俱懸。”《成唯識論》卷九:“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明 屠隆 《曇花記·西遊淨土》:“霞幢被,寶座趺,靈光隨處現真如。”《紅樓夢》第八七回:“屏息垂簾,跏趺坐下,斷除妄想,趨向真如。” 范文瀾 《唐代佛數·佛教各派》:“事物生滅變化,都不離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事物),萬法即真如。真如與萬法,無礙融通。”

有時

(1).有時候。表示間或不定。《周禮·考工記·序》:“天有時以生,有時以殺;草木有時以生,有時以死。” 唐 張喬 《滕王閣》詩:“疊浪有時有,閒雲無日無。”《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滿生 心裡反悔 鳳翔 多了 焦 家這件事,卻也有時念及,心上有些遣不開。”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從一個遊樂場帶到另一個遊樂場,有時坐下來看一陣,有時站在那裡停一會。”

(2).謂有如願之時。 唐 李白 《行路難》詩之一:“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唐 劉雲 《婕妤怨》詩:“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思惟

亦作“ 思維 ”。1.思量。《漢書·張湯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國志·魏志·荀攸傳》:“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維,自謂無以易。” 唐 李德裕 《與黠戛斯書》:“每欲思維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誠。” 魯迅 《而已集·反“漫談”》:“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維,終於決定貢獻一點意見。”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王奴》:“ 馬嵬 變後, 明皇 朝夕思維。”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要是大家都成錄音機,我們就用不著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腦子也成了多餘的了。”

豁然

(1) 一下子徹底曉悟;開闊;頓時通達

(2) 坦蕩

待人豁然

大意

不經意、不仔細、疏忽

千萬不可粗心大意

歡喜

(1) 喜愛、愛好

她歡喜拉手風琴

(2) 喜歡、喜愛

歡喜滑水

運神

〈方〉∶集中精神進行思索、思考

凡夫

平常的人;平庸的人

凡夫俗子

鄙吝

亦作“ 鄙恡 ”。1.形容心胸狹窄。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擕手流風在,開襟鄙吝祛。” 清 李漁 《意中緣·借兵》:“不知幾時同來湖上,把臂談心,消我近來的鄙吝也呵。” 清 馮班 《鈍吟雜錄·遺言》:“夫山水之文,使人蕭遠無鄙恡。”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半夏小集》:“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

(2).過分愛惜錢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素鄙吝者,欲其觀古人貴義輕財。” 明 馬愈 《馬氏日抄·胡宗伯》:“豈鄙吝邪?不欲過享其福耳。” 明 李贄 《與城老書》:“ 友山 鄙吝不堪,此處不曾捨半分。”

水月

(1).水和月。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宋 楊萬里 《夜離零陵留二絕簡諸友》:“思歸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間。”

(2).指明淨如水的月亮。 唐 鄭谷 《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詩:“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飲偶然邀水月,謫居猶得住 蓬萊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淨。 唐太宗 《大唐三藏聖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唐 李白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詩:“觀心同水月,解領得明珠。”

地角天涯

比喻相隔很遠

地角天涯外,人號鬼哭邊。——唐· 僧貫休《塞上曲》

殊別

(1).差異;不同。 漢 王充 《論衡·道虛》:“馳走不能飛升,飛升不能馳走,稟性受氣,形體殊別也。”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古語與今殊別。”《景德傳燈錄·七佛》:“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2).區分。 清 劉大櫆 《內閣學士前工部侍郎張公墓志銘》:“其視學 江蘇 ,務殫竭精力,以殊別高下。”

迷悟

迷惑與覺悟。《景德傳燈錄·富那夜奢》:“迷悟如隱顯,明闇不相離。” 明 袁宗道 《讀<論語>》:“憂樂之機,係一念迷悟間耳。” 朱自清 《毀滅》詩:“在我對著黑毧毧又白漠漠的將來,不知取怎樣的道路,卻盡徘徊於迷悟之糾紛的時候,那時候她和他便隱隱地顯現了。”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如來

佛的別名。梵語意譯。“如”,謂如實。“如來”即從如實之道而來,開示真理的人。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金剛經·威儀寂靜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仰弘如來,宣揚法雨;俯授法師,威儀允舉。”《西遊記》第七回:“眾神隨至 寳蓮臺 下啟知, 如來 召請。” 清 趙翼 《大石佛歌》:“是誰鑿破山骨裂,幻出如來身半截。”

地獄

(1) 某些宗教的說法,指人死後靈魂在地下受折磨的地方,跟“天堂”相對

(2)

(3) 比喻受苦受難的地方

(4) 黑暗、喧鬧、混亂和壞人無法無天的地方

鬼趣

(1).即鬼道,佛教六道之一。 宋 宋□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懶瓚垂訓》:“伏願天回南矚,澤賜下臨。免至邊城,白日便同於鬼趣;得歸中夏,黃泉亦感於聖恩。”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藉金經懺悔,已脫離鬼趣。”《醒世姻緣傳》第三十回:“録離鬼趣之因,急就人間之樂。”參見“ 鬼道 ”。

(2).鬼界之氣氛。 葉聖陶 《倪煥之》二五:“暈黃的電燈光照著從缺口間憧憧往來的人影,歷亂,促迫,頗呈鬼趣。”

(3).謂崇尚怪譎的志趣。 清 錢謙益 《<南遊草>敘》:“自近世之言詩者……鬼趣勝,人趣衰,變聲數,正聲微,識者之所深憂也。”

輪迴

佛家認為世間眾生,莫不輾轉生死於六道之中,生死像輪子旋轉的過程

慈悲

謂給人快樂,將人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

豈非

難道不是…?用於反問

豈非咄咄怪事?

閻王

同“閻羅”

時流

世俗之輩。《晉書·阮裕傳》:“諸人相與追之, 裕 亦審時流必當逐己,而疾去。” 前蜀 韋莊 《絳州過夏留獻鄭尚書》詩:“因循每被時流誚,奮發須由國士憐。”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凡暗轉、暗接、暗提、暗頓,必須有大氣真力,斡運其間,非時流小蕙之筆能勝任也。”

體悉

(1).體念而知其衷曲。《北齊書·神武帝紀下》:“ 子昇 乃為勑曰:‘前持心血,遠以示王,深冀彼此共相體悉,而不良之徒坐生間貳。’”《隋書·東夷傳·百濟》:“相去雖遠,事同言面,何必數遣使來相體悉。”《宋史·度宗紀》:“八年春正月庚申,詔:‘朕惟崇儉必自宮禁始,自今宮禁敢以珠翠銷金為首飾服用,必罰無貸。臣庶之家,鹹宜體悉。’”

(2).猶體恤。《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 申徒泰 聽罷,纔曉得令公體悉人情,重賢輕色。”

在心

放在心上;用心

這事我一定在心去辦

五蘊

佛教指人的色、受、想、行、識五種剎那變化的成分,由這五種成分的暫時結合而形成了個我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百骸

指人的各種骨骼或全身。《莊子·齊物論》:“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吾誰與為親?” 成玄英 疏:“百骸,百骨節也。” 唐 白居易 《何處堪避暑》詩:“從心至百骸,無一不自由。” 清 金農 《橫山舊廬獨吟》:“松下百骸輕,清風勝 和 扁 。” 姚華 《曲海一勺》:“然而兩間氣化,皆有定則;百骸勤動,皆有定數。”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詩詞推薦

  • 秋江

    齊己唐代〕兩岸山青映,中流一棹聲。遠無風浪動,正向夕陽橫。島嶼蟬分宿,沙洲客獨行。浩然心自合,何必濯吾纓。
    心珠歌原文_心珠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荼蘼)

    趙彥端宋代〕千種繁春,春已去、翩然無跡。誰信道、荼枝上,靜中留得。曉鏡洗妝非粉白,晚衣弄舞餘衫碧。粲寶鈿、珠珥不
  • 二月十五日過薊州即事書懷·其四

    乾隆清代〕幾年來往薊州道,不覺髭鬚換少顏。天外遠山常住體,白雲蒼樹只閒閒。
  • 魏奉禮昭文知吉州龍泉縣

    楊億宋代〕平昔登龍坂,因緣識玉人。庭中華轂滿,膝下彩衣新。少列悲先露,高堂泣累茵。嘉賓碣館閉,遺業寢邱貧。弓冶
  • 題老學庵壁

    陸游宋代〕此生生計愈蕭然,架竹苫茆只數椽。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太平民樂無愁嘆,衰老形枯少睡眠。喚得
  • 浪淘沙

    葛勝仲宋代〕步屧對東風。細探春工。百花堂下牡丹叢。莫恨使君來便去,不見鞓紅。霧眼一衰翁。無意芳穠。年來結習已成空
  • 聖恩洗雪鎮州寄獻裴相公

    楊巨源唐代〕天借春光洗綠林,戰塵收盡見花陰。好生本是君王德,忍死何妨壯士心。曾賀截雲翻柵遠,仍聞劚凍下營深。井陘
  • 落葉二首·其一

    李應徵明代〕西風蕭颯戰初降,吹落長門淚共雙。暗雜繁霜沉曉角,亂扶疏雨入秋江。迷離空徑深留屐,約略寒山遠到窗。掃盡
  • 寶鼎現

    范周宋代〕夕陽西下,暮靄紅隘,香風羅綺。乘麗景、華燈爭放,濃焰燒空連錦砌。睹皓月、浸嚴城如畫,花影寒籠絳蕊。漸
  • 送張養正

    張嵲宋代〕脫巾造朝市,委轡即田廬。雖雲懷素尚,出處亦自如。吾宗信端諒,憲憲為世儒。頃以才令選,來司中秘書。光榮
  • 浯溪圖

    黃庭堅宋代〕成子寫浯溪,下筆便造極。空濛得真趣,膚寸已千尺。只今中宮寺,在昔漫郎宅。更作老夫船,檣竿插蒼石。
  • 安平樂(聖節)

    曹勛宋代〕聖德如堯,聖心如舜,欣逢出震昌期。中興繼體,撫有寰瀛,三陽方是炎曦。萬國朝元,奉崇嚴宸扆,咫尺天威。
  • 題永新吳景蘇主簿梯雲樓

    楊萬里宋代〕誰道青雲不可梯,君家樓閣與雲齊。諍臣內相名垂日,諫草詞頭字印泥。我昔曾為禾水客,夢中猶憶義山西。仇香
    心珠歌原文_心珠歌的賞析_古詩文
  • 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台為韻·其三

    戴炳宋代〕蔚蔚空明山,古號仙人居。神秀髮虹氣,瑞孕真璠璵。潔白外難染,堅剛中不枯。勿逐鼠璞價,韞櫝姑藏諸。
  • 夢遊仙詩·其二

    周思得明代〕玉扉雙啟爛金鋪,樓閣玲瓏湛玉壺。一曲《霓裳》看未了,又隨白鶴下玄都。
  • 歲暮直舍感懷

    姜特立宋代〕歲暮坐公館,永懷時序遷。雪消殘臘外,春到蚤梅邊。夜色侵烏鵲,年光送管弦。無人同晤語,輸寫賴詩篇。
    心珠歌原文_心珠歌的賞析_古詩文
  • 上牛頭山

    李流謙宋代〕馬首多經歷,牛頭到未嘗。平川成岌頁,諸剎寄微茫。像設尊千古,香燈走四方。來陪僧粥飯,此願幾時償。
    心珠歌原文_心珠歌的賞析_古詩文
  • 江城子

    賀鑄宋代〕麝熏微度繡芙容。翠衾重。畫堂空。前夜偷期,相見卻匆匆。心事兩知何處問,依約是,夢中逢。坐疑行聽竹窗風
  • 效堯夫體寄仲兄(大防微仲)

    呂大臨宋代〕治非知務功何有,見必先幾義始精。飯放不應論齒決,水來安可病渠成。高才況自當名世,大業終期至太平。可惜
  • 依韻和蕭惟申檢法同年

    陸佃宋代〕老驥如龍久屈盤,追風消得用金鞍。即今將相多同榜,自古神仙有法官。病起縱驚秋鬢改,詩成猶伴夜珠寒。他時
心珠歌原文_心珠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