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郊罷合圍,六轡駐騑騑。
令日開佳宴,康衢敞御幃。
輸誠悅藩翰,布澤錫恩輝。
千二百軍校,驅馳聽指揮。
遍教沾湛露,同得被陽暉。
執役今時切,和親歲幣非。
歡嘩權弛禁,犒勞底從威。
懷肉無嘲朔,轒轀滿載歸。
詩詞問答
問:《賜宴蒙古王公及行圍諸軍校因遣各歸部落》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微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十二
2. 蒙古人受賜所食餘肉率懷之以歸且以為敬雲
參考注釋
合圍
(1) 四周環圍。多指作戰或打獵時從四面包圍
(2) 合抱
六轡
轡,韁繩。古一車四馬,馬各二轡,其兩邊驂馬之內轡繫於軾前,謂之軜,御者只執六轡。《詩·秦風·小戎》:“四牡孔阜,六轡在手。” 孔穎達 疏:“四馬八轡,而經傳皆言六轡,明有二轡當繫之。馬之有轡者,所以制馬之左右,令之隨逐人意。驂馬欲入,則偪於脅驅,內轡不須牽挽,故知納者,納驂內轡繫於軾前,其繫之處以白金為觼也。”後以指稱車馬或駕馭車馬。《漢書·韋玄成傳》:“繹繹六轡,是列是理,威儀濟濟,朝享天子。” 宋 蘇軾 《賀韓丞相啟》:“付八音於 師曠 ,孰敢爭能;捐六轡於 王良 ,坐將致遠。” 清 鄂爾泰 《昭陵石馬歌恭和御製元韻》:“自來房駟無虛生,六轡乘時應乾九。”
騑騑
馬行走不止貌。《詩·小雅·四牡》:“四牡騑騑。” 毛 傳:“騑騑,行不止之貌。” 唐 張說 《破陣樂》:“百里火幡焰焰,千行雲騎騑騑。” 明 汪廷訥 《種玉記·捷報》:“騑騑駟馬,愁他道長。紛紛矢石,愁他戰場。” 清 李調元 《送吳壽庭觀察伴送魁制軍解任進京》詩:“暫送褰帷上帝京,騑騑四牡又遄征。”
令日
吉日。《戰國策·趙策二》:“ 趙燕 再拜稽首曰:‘前吏命胡服,施及賤臣,臣以失令過期,更不用侵辱教,王之惠也。臣敬循衣服,以待令日。’” 鮑彪 註:“令,善也。”一本作“ 今日 ”。《漢書·韋玄成傳》:“即以令日遷 太上 、 孝惠 廟, 孝文太后 、 孝昭太后 寢,將以昭祖宗之德,順天人之序,定無窮之業。” 顏師古 註:“令,善也。謂吉日也。”《晉書·后妃傳上·左貴嬪》:“爰定宅兆,克成玄室,魂之往矣,於以令日。”
康衢
指四通八達的大路
誠悅
見“ 誠説 ”。
藩翰
(1).《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 毛 傳:“藩,屏也;翰,乾也。”後因以“藩翰”喻捍衛王室的重臣。《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宗子藩翰,心存國家,念在弭亂。” 宋 蘇舜欽 《祭滕子京文》:“改麾於 吳 ,忽此凶變。人亡師保,國失藩翰。”《清史稿·世祖紀二》:“宗室諸子貝勒等,皆太祖、太宗子孫,為國藩翰,理宜優遇。”
(2).喻指藩國。《晉書·張方傳》:“ 晉氏 之禍難,實始藩翰。” 唐 吳兢 《貞觀政要·安邊》:“且 光武 居 河南 單于於內郡,以為 漢 藩翰,終於一代,不有叛逆。”《水滸傳》第八九回:“於戲!敬事大國,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職也。”
(3).指布政使。 清 吳敏樹 《湖北按察使貴陽唐子方先生哀辭》:“公往以名舉人,為縣令 湖北 。以才能發聞,洊陟藩翰。”
(4).猶藩籬。比喻界域。 唐 元稹 《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序》:“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宋 秦觀 《魏景傳》:“如 同叟 者雖不足以窺 老 莊 之藩翰,亦 葛稚川 之流乎?” 清 薛雪 《一瓢詩話》三二:“ 溫飛卿 、 段柯古 諸君,雖與﹝ 李玉溪 ﹞併名,不能歷其藩翰。”
恩輝
猶恩光。 唐 王昌齡 《送鄭判官》詩:“東 楚 吳 山驛路微,軺車銜命奉恩輝。” 唐 劉禹錫 《謝端午賜衣及器物等表》:“恩輝既盈,喜懼交集。”
軍校
(1)
(2) 訓練軍官的軍事學校
黃埔軍校
(3) 學生們在這裡將習慣穿制服和以後的軍事工作的預備學校
驅馳
(1) 策馬快奔
軍中不得驅馳
(2) 盡力奔走效勞
逐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出師表》
(3) 驅使
驅馳氈裘之長。——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指揮
(1) 發令調度
指揮圍攻
(2) 指導樂曲或樂隊的演奏
(3) 發令調度的人
樂隊指揮
湛露
(1).《詩·小雅》篇名。《左傳·文公四年》:“昔諸侯朝正於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後因喻君主之恩澤。 唐 陳子昂 《為建安王獻食表》:“策勛飲至,頻承湛露之恩。”《舊唐書·后妃傳上·太宗賢妃徐氏》:“願陛下布澤流人,矜弊恤乏,減行役之煩,增湛露之惠。”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賜完》:“光天所覆,鹹沾湛露之仁。”
(2).喻丈夫之恩惠。《文選·江淹<雜體詩·效張華“離情”>》:“願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 呂延濟 註:“湛露能潤澤於物,喻夫之恩惠。”
(3).濃重的露水。《楚辭·九章·悲迴風》:“吸湛露之浮涼兮,漱凝霜之雰雰。” 朱熹 集註:“湛,厚也。” 晉 陸機 《為周夫人贈車騎》詩:“日月一何速,素秋墜湛露。” 清 徐芳 《立春日賦示武陵諸友》詩:“湛露沾花曉,長天照眼新。”
陽暉
日光。 唐 楊衡 《游陸先生故岩居》詩:“深林無陽暉,幽水轉鮮碧。”
執役
(1).服役的人;工作人員。 漢 崔瑗 《司隸校尉箴》:“使臣司隸,敢告執役。”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鐵道論》:“各職之下,以站之等第定執役之名數。”
(2).服役;擔任勞役。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放歸》:“願主公夫人勿圖歡樂,要報大仇,三年執役之羞,不可忘也。”《清史稿·食貨志一》:“甚有兩姓丁口村莊相等,而此姓為彼姓執役,有如奴隸,亦諭開除。” 廖仲愷 《答胡適論井田書》:“ 歐洲 中古封建時代人民對於君主有執役的義務。”
今時
現在;此時。《孟子·公孫丑上》:“今時則易然也。”《史記·魏世家》:“今時 韓 、 魏 ,與始孰彊?” 唐 萬楚 《五日觀妓》詩:“ 西施 漫道浣春紗, 碧玉 今時鬭麗華。” 宋 曾鞏 《上歐陽舍人書》:“今時謂之恥且格焉。”
和親
封建君主為了免於戰爭與邊疆異族統治者通婚和好
與漢和親。——《漢書·李廣蘇建傳》
歲幣
(1).舊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輸納的錢物。 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賈昌 朝館伴,不許割地而許增歲幣。” 清 黃遵憲 《馮將軍歌》:“何物島夷橫割地,更索黃金要歲幣。”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 唐 對 回紇 的援助如此重視,報酬如此優厚, 回紇 如果再攻掠 唐 邊境,就會喪失歲幣。”
(2).指地方每年向國家繳納的錢物。《明史·武宗紀》:“夏五月丙申,減 蘇 、 杭 織造歲幣。”
弛禁
解除禁令,放寬禁令
緩刑弛禁
犒勞
用酒食慰勞
犒勞將士
懷肉
漢武帝 一次賜從官肉, 東方朔 先拔劍割肉,揣進懷裡,擬歸遺其妻。 武帝 責之, 朔 再拜曰:“受賜不待詔,何無理也!拔劍割肉,壹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武帝 嘉其言,復賜酒一石,肉百斤,歸遺其妻。見《漢書·東方朔傳》。後用宴享不忘眷屬之典。 宋 陸游 《村飲》詩:“叢祠懷肉有歸遺,官道橫眠多醉人。”
轒轀
古代用於攻城的大型木製戰車。上蒙牛皮,下面可容十數人,往來運土以填平敵人的城壕
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後成。——《孫子·謀攻》
滿載
裝滿、滿負荷
汽船滿載貨物與乘客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賜宴蒙古王公及行圍諸軍校因遣各歸部落原文_賜宴蒙古王公及行圍諸軍校因遣各歸部落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