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還鐘山

作者:李琛 朝代:明代

送僧還鐘山原文

歸去來兮鐘山中,鐘山萬仞盤蒼龍。

御爐香靄隨天風,方今混一四海同。

何用祝髮歸禪宗,松楸寂寞霜露濃。

送君之去月墮空,浩浩大化何終窮。

詩詞問答

問:送僧還鐘山的作者是誰?答:李琛
問:送僧還鐘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2. 梁溪詩鈔卷三

參考注釋

歸去來兮

歸:返回。回去吧。指歸隱鄉里。

鐘山

(1).山名。在 昆倉 西北。一說即 崑崙 。其地多產美玉。《呂氏春秋·士容》:“故君子之容純乎其若 鐘山 之玉,桔乎其若陵上之木。”《淮南子·俶真訓》:“譬若 鐘山 之玉,炊以鑪炭,三日三夜而色澤不變。” 高誘 註:“ 崑崙 也。”《楚辭·嚴忌<哀時命>》:“願至 崑崙 之 懸圃 兮,采 鐘山 之玉英。” 王逸 註:“ 鐘山 ,在 崑崙山 西北。”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絃以 園客 之絲,徽以 鐘山 之玉。”

(2).神話傳說中的山名。地處極北,為苦寒之地。《山海經·海外北經》:“ 鐘山 之神,名曰 燭陰 ,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 袁珂 校註:“ 鐘山 以其不見日,故常寒,此《大招》之所謂‘魂乎無北,北有 寒山 , 逴龍 ( 燭龍 )艷只’之‘寒山’也。” 唐 楊炯 《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 燭龍 晝夜於 鐘山 ,鵬雲南北於溟海。”

(3).山名。即 紫金山 。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北。 三國 吳 孫權 避祖諱,更名 蔣山 。至 宋 復名 鐘山 。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中:“ 王荊公 退居 鐘山 ,切切以 呂吉甫 為恨。” 清 陳維崧 《醉太平·江口醉後作》詞:“ 鐘山 後湖, 長乾 夜烏。”

蒼龍

(1)

(2) 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稱

(3) 太歲星,古時以為凶神,今比喻極其兇惡的人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毛 * 《清平樂·六盤山》

御爐

亦作“ 御鑪 ”。御用的香爐。 唐 柳宗元 《省試觀慶雲圖詩》:“抱日依龍袞,非煙近御爐。” 前蜀 薛昭蘊 《小重山》詞之二:“憶昔在 昭陽 ,舞衣紅綬帶,繡鴛鴦,至今猶惹御爐香。” 宋 黃庭堅 《乞姚花》詩之二:“乞取好花天上看,宮衣黃帶御鑪風。”

香靄

雲氣;焚香的煙氣。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困迷無語思猶濃,小屏香靄碧山重。” 元 張翥 《小遊仙詞》之六:“五嶽真官立帳前,露蕪香靄落瓊筵。”《白雪遺音·馬頭調·宇宙無塵》:“夜深香靄,萬籟無聲。”

天風

風。風行天空,故稱。 漢 蔡邕 《飲馬長城窟行》:“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唐 韓愈 《辛卯年雪》詩:“波濤何飄揚,天風吹旛旂。” 明 鄭若庸 《玉玦記·賞春》:“好趁天風,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時古調》九:“天風吹,海浪流。滿懷悲憤事,聊以寄箜篌。”

方今

現今;而今

方今之世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庖丁解牛》

混一

(1) 不同事物混雜成一體

(2) 統一,也指統一天下

混一諸侯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祝髮

(1).斷髮。指中原以外地區少數民族的習俗和裝束。《列子·湯問》:“南國之人,祝髮而裸。” 晉 張協 《雜詩》之五:“昔我資章甫,聊以適諸 越 。行行入幽荒, 甌 駱 從祝髮。”《新唐書·西域傳上·焉耆》:“﹝ 焉耆國 ﹞俗,祝髮氈衣。” 宋 司馬光 《交趾獻奇獸賦》:“旃裘之長,頓顙而讋服;祝髮之渠,回面而奔走,靡不投利兵而襲冠帶,焚僭服而請印綬。”

(2).削髮出家為僧尼。《新唐書·楊元琰傳》:“ 敬暉 等為 武三思 所構, 元琰 知禍未已,乃詭計請祝髮事浮屠,悉還官封。” 宋 王明清 《揮麈後錄》卷五:“ 巢 既遁免,祝髮為浮屠。”《遼史·道宗紀贊》:“一歲而飯僧三十六萬,一日而祝髮三千。”《天雨花》第五回:“還是半路出家,還是從幼祝髮?”

禪宗

大乘佛教在中國的一個宗派,著重以靜慮和高度冥想作為超度救世的法門。相傳如來以心印付囑迦葉為禪宗初祖。二十八傳至達摩,來中國,為東土初祖

松楸

(1).松樹與楸樹。墓地多植,因以代稱墳墓。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陳象設於園寢兮,映輿鍐於松楸。” 唐 劉禹錫 《酬樂天見寄》詩:“若使吾徒還早達,亦應簫鼓入松楸。”《舊五代史·梁書·趙犨傳》:“祖先松楸,去郭數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兵燹難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劍無人葬。”

(2).特指父母墳塋。 宋 洪邁 《容齋續筆·思潁詩》:“﹝ 歐陽修 ﹞逍遙於 潁 ,蓋無幾時,惜無一語及於松楸之思。”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霜露

霜和露水,兩詞連用常不實指,而比喻艱難困苦的條件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宋· 蘇洵《六國論》

送君

鼓的別稱。 宋 無名氏 《致虛雜俎》:“瑟曰文鵠,笙曰采庸,鼓曰送君,鐘曰華由,磬曰洗東,皆仙樂也。”

浩浩

(1) 廣闊宏大

浩浩的宇宙

(2) 水勢很大

浩浩湯湯。——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浩浩長江水,奔流向東海

大化

(1).謂化育萬物。《荀子·天論》:“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

(2).謂人生的重要變化。《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

(3).指生命。 晉 陶潛 《還舊居》詩:“常恐大化盡,氣力不及衰。” 明 唐寅 《劉太僕墓志銘》:“大化奄忽,投軌泉途。”

(4).指宇宙,大自然。 三國 魏 曹植 《九愁賦》:“嗟大化之移易,悲性命之攸遭。” 晉 陶潛 《神釋》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清 周亮工 《歲暮遠為客嘉平廿四日賦》:“昭昭大化內,豈有私陽春。”

(5).廣遠深入的教化。《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孔穎達 疏:“故我大為教化,勸誘我所友國君,共伐叛逆。”《新唐書·陳子昂傳》:“陛下方興大化,而太學久廢,堂皇埃蕪,《詩》《書》不聞,明詔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傅尃 《擬城南讀書》詩:“樂靜可言仁,大化浩穹宇。”

(6).佛教語。指佛的教化。《法華玄義》:“説教之綱格,大化之筌蹄。”

終窮

(1).終極;窮盡。《莊子·大宗師》:“相忘以生,無所終窮。”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一:“天下之事無終窮也,而亦無盡也。” 清 顧炎武 《勞山歌》:“宣氣生物理則同,旁薄萬古無終窮。”

(2).終身窮苦。《楚辭·九章·涉江》:“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楚辭·嚴忌<哀時命>》:“舉世以為恆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王逸 註:“言舉世不識賢愚以為常俗,我固當終身窮苦而已。”

標籤:鐘山

詩詞推薦

送僧還鐘山原文_送僧還鐘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