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姝媚·秋陰原文
輕寒微暝里,費西風商量,菊花天氣。
乍淡還濃,是雁從何處,帶來愁意。
似霧如煙,偏愛傍畫闌低墜。
瘦卻遙峰,鏡里纖娥,暗塵遮翠。
簾內添衣人起,愛待月桐陰,課晴蟲砌。
算近題糕,怕釀成風雨,誤人歸計。
錯認斜陽,一片是、楓林如醉。
向曉霜笳吹徹,痴雲醒未?
詩詞問答
問:三姝媚·秋陰的作者是誰?答:杜貴墀
問:三姝媚·秋陰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輕寒
微寒。 南朝 梁簡文帝 《與蕭臨川書》:“零雨送秋,輕寒迎節。江楓曉落,林葉初黃。” 明 劉基 《春曉》詩:“踈雨隨風過,輕寒薄暮歸。” 胡懷琛 《春日寄家兄閩中》詩:“薄酒成孤坐,輕寒悵遠離。”
西風
(1) 從西方吹來的風
溫帶的盛行西風
(2)
(3) 指秋風
(4) 比喻腐朽沒落的力量或氣勢
商量
(1) 交換意見
和他家裡的人商量過此事
(2) 商討
他總是蹲在草地上和別人商量
(3) 購買,問價
終日價無人商量。——《宣和遺事》
菊花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形有柄,邊緣有缺刻或鋸齒,秋季開花。由於人工培育,增加了很多品種,顏色、形狀和大小變化很大。有的品種可入藥
天氣
在較短時間內特定地區的大氣狀況;氣象情況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帶來
隨身拿著、隨身攜帶。
例句:EXO的到來,給這個商場帶來了很多冬粉。
偏愛
(1) 在幾件事物 * 別喜愛其中的一件
(2) 在幾個人 * 別喜愛其中的一個
弟兄兩個都很聽話,奶奶誰都不偏愛
畫闌
見“ 畫欄 ”。
暗塵
積累的塵埃。 前蜀 薛昭蘊 《小重山》詞:“思君切,羅幌暗塵生。”
簾內
科舉考試時,負責考校之官員。詳“ 簾外 ”、“ 簾官 ”。
題糕
見“ 題餻 ”。
成風
形成潮流;成為風氣
經商成風
誤人
貽害於人。《佛本行集經》卷四三:“自行邪道復誤人, * 愚痴何所別。” 毛 * 《改造我們的學習》二:“謬種流傳,誤人不淺。”
歸計
(1).聽從計策。《史記·淮陰侯列傳》:“僕委心歸計,願足下勿辭。”《漢書·陳湯傳》:“願歸計彊 漢 ,遣子入侍。” 顏師古 註:“歸計,謂歸附而受計策也。”
(2).回家鄉的打算、辦法。 宋 陸游 《行在春晚有懷故隱》詩:“歸計已栽千箇竹,殘年合掛兩梁冠。”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移防》:“吾兄日圖歸計,路阻難行,何不隨營前往。” 郭沫若 《創造十年續篇》二:“只領到一年前畢業回國時所應領的歸國費,結局是仍然不能不作歸計。”
錯認
錯誤地分辨、認識。《唐律疏議·雜律·錯認良人為奴婢》:“諸錯認良人為奴婢者,徒二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名子謗議》:“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 顏標 作 魯公 。”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仲仙 詞有‘悔當初錯認你心同竝蒂蓮,到今朝方知你心不同如其面’之句。”
斜陽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一片
(1).數量詞。用於平而薄的東西。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五》:“﹝ 李陵 ﹞令軍士人持三升糒、一片冰。”《後漢書·周燮等傳序》:“﹝ 閔仲叔 ﹞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 元 張養浩 《游香山》詩:“寶剎千間窮土木,殘碑一片失 遼 金 。”
(2).數量詞。用於地面、水面。 宋 王安石 《出郊》詩:“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蕩寇志》第八六回:“只見 永清 的後面一層人霍地分開,前面乃是一片白地。”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 秦皇島 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楊朔 《中國人民的心》:“嶺腳下有一片大水塘,叫 龍潭池 。”
(3).數量詞。用於呈片狀或連線成片的景物。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銘》:“瑞雪一片,仙童兩人。” 唐 王之渙 《涼州詞》之一:“ 黃河 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宋 陸游 《春日游鏡湖鄉人請賦山陰風物遂作四絕句》之二:“東風忽送笙歌近,一片樓臺泛水來。”
(4).數量詞。用於瀰漫散布的景色、氣象。 北周 庾信 《游山》詩:“澗底百重花,山根一片雨。”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三:“ 長安 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宋 方岳 《山居》詩:“我愛山居好,林梢一片晴。”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遠方的天邊有一片紅光在昏暗的夜色中跳動,那是 南京路 一帶霓虹燈光的照耀。”
(5).數量詞。用於集聚在一起的聲音。 宋 朱淑貞 《元夜》詩之一:“一片笑聲連鼓吹,六街燈火麗昇平。”《水滸傳》第三三回:“ 花榮 一片聲叫道:‘我得何罪?’”《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慌慌張張爬到牆上,踹的那瓦一片山響。” 劉賓雁 《在橋樑工地上》:“水下, * 加快了鑿岩速度,響聲連成一片。”
(6).數量詞。用於人的心情、心地、心意。 宋 潘希白 《大有·九日》詞:“一片 宋玉 情懷,十分 衛郎 清瘦。”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則你那浮生空自忙。他一片黑心腸,在這功名之上。”《西遊記》第八五回:“但要一片志誠, 雷音 只在眼下。” 顧笑言 《你現在想什麼》十三:“老伴還真沒有辜負了 烏長青 的一片心愿。”
(7).數量詞。用於文字、語言。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然亦多是推衍文義,自做一片文字。”《兒女英雄傳》第十九回:“ 十三妹 聽了 鄧九公 要拉那先生幚著勸解,又不知惹出他那一片什麼談吐來。”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二回:“ 樺林霸 隨手研墨蘸筆,鋪開一張大紙,寫了一片字交給 康順風 。”
(8).整片;整體。《陸象山語錄》卷上:“又下工夫十年,方渾然一片。”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斂,遇事又斷了,旋起箇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 毛 * 《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民眾》:“在戰時,要密切聯繫民眾,要官兵打成一片,軍民打成一片。”
楓林
楓樹林。楓葉至秋而變紅,甚美。詩文中常以楓來表現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學士林居》詩:“赤葉楓林百舌鳴,黃花野岸天雞舞。” 元 周文質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蓮塘上醉。秋登高,菊徑楓林下醉。” 郁達夫 《杭江小曆紀程·金華北山》:“到 華溪橋 ,就已經入了山口,右手一峰,於竹葉楓林之內,時露著白牆黑瓦。”
向曉
拂曉。《晉書·陸雲傳》:“﹝ 雲 ﹞至一家,便寄宿,見一年少,美風姿,共談《老子》,辭致深遠。向曉辭去。” 唐 王昌齡 《宿裴氏山莊》詩:“西峰下微雨,向曉白雲收。” 宋 柳永 《受恩深》詞:“助秀色堪餐,向曉自有真珠露。”
霜笳
霜天笳聲。 唐 李乂 《陪幸韋嗣立山莊應制》詩:“雲罕明丹谷,霜笳徹紫虛。” 宋 陸游 《舟中夜賦》詩:“城上霜笳入霄漢,煙中漁火耿汀洲。” 明 何景明 《九日夜過劉以正別士奇》詩:“霜笳沉海月,風鴈起 滹河 。”
痴雲
亦作“痴雲”。停滯不動的雲。語本 唐 李商隱 《房中曲》:“嬌郎痴若雲,抱日西簾曉。” 宋 陸游 《芒種後經旬無日不雨偶得長句》:“痴雲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三姝媚·秋陰原文_三姝媚·秋陰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